标题:超硬核神话研究 I 为什么只有孙悟空可以拿得动定海神针? 内容: 孙悟空是一个神话故事,因此本文的分析逻辑是神话逻辑,翻阅的古籍也是被历史化之前的神话资料,如《山海经》、《淮南子》、《天问》等。 请不要用历史化的逻辑来看待。 我先把观点抛在前面:“孙悟空之所以能拿得动大禹的治水神兵(如意金箍棒),是因为孙悟空是大禹的儿子。 ”是与不是,且看我倒查祖孙三代,细细道来。 看完再拍砖,为时亦不晚! 01 关于鲧(鲧音同“滚”)远古时期有一场洪水确凿无疑,因为当时的人对洪水的恐惧或者对洪水认知有限,将洪水解释为神的活动造成的(神罚)。 01 基督教的《旧约》里记录了一次超大洪水,起由解释为来自上帝的惩罚,才有后来的“诺亚方舟”。 02 北欧神话记录的滔天洪水是阿萨神族和巨人族战争,阿萨神族奥丁及其兄弟屠杀巨人伊米尔,伊米尔的血液太多化为漫天洪水。 (只有贝格尔米尔和他的妻子,坐在石臼里躲过一劫,成为后来巨人族的祖先)03 中国两次洪水的神话传说记录:一次是天上神仙争斗,雷公降下洪水,伏羲和女娲躲在葫芦里避过一劫,成为最早的人类祖先。 (西南地区苗、瑶民间传说)04 二是《淮南子·本经篇》:“共工振淘洪水,以薄空桑”。 这次洪水是水深共工一怒之下扬起滔天洪水。 甭管怎样,远古时期华夏先民以自己的方式也记录了两次巨大洪水灾难。 中国汉字“昔”字,意为洪水滔滔的往日,甲骨文如下:关于治水的神话故事,大抵不差。 唯独“鲧”的故事被篡改的面目全非,着实心痛。 关于鲧,我们对他的认识主要有三点:一是他是大禹的父亲。 二是他是治水的失败者,因为他治水的方式主要是靠堵,而不是疏。 后来这个故事还引申为很强烈的政治意味在里面。 很明显这种叙事逻辑是属于历史逻辑,神话也降格为历史人物。 三是鲧是神国的“叛逆者”。 《山海经·海内经》说:“鲧窃帝之息壤以堙(yin)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腹)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大神鲧盗取天帝的息壤平治洪水的神话,和西方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取宙斯的火种非常相似,结局也非常相似。 普罗米西斯被锁在奥林匹斯山上,让宙斯派来的老鹰日夜啄食他的心肝。 而鲧被天帝派来的祝融压杀在羽山,尸体三年不腐(《海内经》:鲧死,三岁不腐),而后其复(腹)生禹。 这两种英雄都是为人类生存牺牲自我、宁死不屈的奋斗精神。 鲧死后化为黄熊,把芦苇和杂草都铲除开,让大家播种黑小米。 (屈原《天问》:徂(cu)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可见鲧爱民如此。 《左转·昭公十七年》:“昔尧殛(诛杀)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一说是化为黄龙),以入于羽渊。 ”那个举着真理火把照亮人们的英雄,被统治者钉在岩石上啄心掏肺。 那个不待帝命治水保民的英雄被诛杀于羽山,剖腹挖肠(《归藏》:鲧殛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是用出禹)。 鲧和普罗米修斯一样都是为了人类生存发展才成了神国的叛逆者,人们对这样的一个神话英雄应该是赞美的,但是赞美的声音已经被全然歪曲的历史的诋毁全然淹没了。 02 关于“大禹”(神格)两位神国的叛逆者,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奥林匹斯山,岩鹰不停啄食心肝,伤口旋啄旋合,论牺牲的惨烈普罗米修斯更惨烈一些;但是如果论斗争精神,鲧表现得更超过普罗米修斯,死后肚子里竟能孕育出继承他事业的禹来。 (《归藏》:鲧殛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是用出禹)。 这种百屈不挠得精神比起希腊神话里得普罗米修斯更进一步。 《山海经·海内经》说:“鲧窃帝之息壤以堙(yin)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腹)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大禹神人也,从死后父亲的肚子里剖出来,即化成虬龙腾空而起。 可以理解为一个枯树根上长了一颗新芽,可以称之为禹,也可以称之为:“鲧·二世或新鲧”。 从这个角度看,禹不仅是鲧平治洪水意志的延续,甚至也是他肉身的延续。 大禹被剖出来以后,《山海经》:“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里的“布土”仍是息壤,经过父子两代的斗争,天帝被迫不得不使用它。 也就是说大禹平治洪水使用的法宝仍然是息壤,去填堵,去堙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个古老的民间谚语,说明很长一段时间内土掩都是治水的第一选择。 疏导这个明智高效的方法的前提是历史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人们的地理视野开阔了,才能明白水流东注归于大海这个真理。 《楚辞·天问:“洪泉极深,何以填之? 。。 。。 。。 鲧何所营? 禹何所成? ”这段话讲的就是禹子承父业,只不过禹更聪明了学会了堙、疏并用的方法。 《淮南》:“禹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 洪水已平,余患未尽。 除了用法宝息壤平治洪水,大禹还需要打败这场洪水的始作俑者,这个人就是共工。 首先,水神共工很威猛。 《海外北经》:“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 ”时人连箭都不敢往北射,是因为北面有共工的之台。 神话里只有轩辕黄帝有如此威名,《海外西经》:“穷山在西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 正是因为共工如此威猛,大禹要打败共工还需要其他神力相助。 《国语·鲁语》:“昔禹致群神与会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 ”召集“群神会”。 一方面体现出了禹的神性,二体现出禹威风凛凛的气势。 《外传记地》:“爵有德,封有功”。 大功告成后德论功行赏。 至于史学家所讲的鲧用堙,禹用疏,所以鲧失败了,禹成功了云云,很明显政治意味很高,如此说法起源已经是唐宋晚期之事了。 03 大禹的儿子“启”《水经注·涑(su)水》:“安邑,禹都也,禹娶涂山氏,思恋本国,筑台以望之。 ”这段很清晰的说明,禹的妻子是涂山氏,那么他的儿子“启”又是怎么诞生的呢? 《楚辞·天问》洪兴祖补注引《淮南子》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 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而来。 禹跳石,误中鼓。 涂山氏往,见禹化为熊,惭而去。 至嵩高山下,化为石。 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这段话翻译过来意思是:“大禹治水,为了凿通轘山,变成一头黄熊(他的父亲“鲧”,死后也幻化成熊)。 告诉他的老婆涂山氏说:“到吃饭的时候,听到鼓声再来。 禹因常年治水足跛,发力不匀,跳石头的时候误跳到鼓上。 他老婆涂山氏闻声而来,看到她老公禹化作一头熊,顿时羞愧难忍(堂堂一神王,为治洪水,幻化成熊,自降身份,妻自然羞愤难当),就离开了。 禹追至嵩山,她为了不理会禹,变成一块石头。 禹说:“把我儿子还给我。 ”石头人朝北破开肚子,石头爆裂,夏启出生。 “启”之所以名为“启”,就有“开”的意思。 晚间六点,赞2结论:梳理一下:大神死后鲧剖腹产,生下其子大禹。 大禹娶涂山氏,涂山氏化为石头,石头崩裂生“启”。 有几点可以证明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启:一是如此奇特而又少见的出生方式,竟然都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西游记》猴王降世: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受制于篇幅所限,启的出生比较简短:“石破北方而生启”。 但是两者明显如出一辙。 二是和鲧、禹和启一样,孙悟空生下来就具有神性。 孙悟空刚生下来就:“五官俱备,四肢皆全。 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三是家族特有的反叛精神。 祖孙三代都有与天地斗的勇气和事迹,鲧窃帝息壤平治洪水,禹致群神伐共工,猴王率群魔大闹天宫。 四是具有家族遗传的英雄气质,鲧窃息壤平洪水,禹化黄熊凿轘山,孙借神兵闹天宫。 五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动大禹治水的神兵定海神针(这个既是原因,又是结果)。 六,如意金箍棒可能就是息壤,本名:天河定底神珍,“针”同“珍”,且更为生动形象,但是属于讹传。 原著《西游记》说天河定底神珍是大禹从天上借下来的,神话并无记载大禹曾上天结果什么宝贝,神话里唯一有记载的是他的父亲“鲧”从天帝那里借过宝贝“息壤”。 另外息壤,就是指能自己生长、膨胀的土壤。 可以无限变大,如意金箍棒也可以。 最后,大禹古书记载禹以息壤填洪水,定海神针也是大禹治水镇海神器,古书并无记载大禹有用“定底神珍”治水,近书也无记载“息壤神器”在哪里? 两者为同一件神器,极有可能。 因此,吴承恩创作孙悟空角色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原型就是“启”。 倘若如此的话,猴王东海龙宫取神兵不算抢也不算借,只能算是物归原主。 这也就是为什么其他人无法撼动定海神针而孙悟空能够轻易拿走定海神针? 定海神珍是他父亲的法宝,轻易解锁自家武器不足为奇! 用现在科学得说法是:“定海神针上有指纹解锁和声音解锁或者其他基因密码,只要能输入正确的家族特有的基因密码,便可随其心意”。 《西游记》书中第三回说道:“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遇此圣也? ”非也,如果如意金箍棒会说话,此时应该正在感叹:“英姿勃然发,疑是故人来。 ”作者:刘大朋 公众号:晚间十点 发布时间:2025-04-09 08:08:18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