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左传》故事看“直合事意”与人生形意 内容: 在《易隐》中提到,如果卦象、卦名或者卦爻辞,所说的情况跟你要问的事情完全符合,你就可以不用再把六亲干支六神等排出来去查生克冲合,因为这个时候是你的卦象在“直合事意而显告”。 所以,有时候,你算卦的时候也要细心,说话先听音,看出对方与卦象的潜台词。 《左传·哀公九年》记载:公元前486年春,郑国对宋国雍丘发动侵犯,宋景公发兵抵抗并在雍丘打败了郑军。 秋天,宋景公又回头反攻郑国。 这时,晋大夫赵鞅担心宋国军队会构成对晋国的威胁,因而打算发兵攻打宋国,来救援郑国。 为此,阳虎用周易占筮,得到的本卦为泰,之卦为需,六五为变爻。 阳虎取用了泰卦变爻(六五爻)辞:六五,帝乙归(嫁出)妹,以祉元吉。 他根据这个解释说:宋国正在吉利的时候,不可与它为敌。 宋国和郑国,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 你看,殷商皇帝乙的长子微子启,当初就是被封在宋国,享有吉利的爵禄,(宋国这么的权势)我们去攻打宋军,哪里能够得到吉祥呢? 于是,晋国的赵鞅就没有发兵。 有人说,阳虎判断吉在宋方,与晋国不利,是因为吉辞在外卦,代表外面的郑国强势,所以不敢去打。 但是这种断法应用的很少,单此一例,不敢执之以法。 如照此说,那用最常见的卦象断法。 内卦的乾卦为我方,代表光明刚健。 外卦的坤卦为彼方,代表卑微弱小,反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所以这个可能是考虑到了对方的现实情况。 他算的是三方的对峙,结果出来一个卦辞提醒:甲方和乙方原来是亲戚,甲方更是大老板的亲戚。 听了后你还揍不揍甲方? 这时,作为丙方的你,从情理、势力都堪忧,自然就乖乖的,暗知其意的,退缩一旁。 如同吃饭的时候,我带一个朋友,当众说,这是我表哥,那其他话还用说吗? 旁边的关系户知道这层关系,肯定该帮忙就帮忙,该通融就通融。 所以就像以前说的周易占卜,其实你并不能只看最后的一个字吉或凶,来当做结论,它都是有条件的。 乾卦讲,自强不息,吉。 那说明你要经过自强不息这个过程,最后才能有好的结果。 坤卦说厚德载物,吉。 那你要经过温和醇厚的态度,才能导致吉祥。 不能遇到乾卦,看到一个吉,你就缩到后面,那就跟卦的教诲完全背道而驰。 如果遇到坤卦的吉,反而又张牙舞爪,把厚德载物的提醒置之一旁,那也不行。 所谓卦来善诱,人去反施,焉能成吉。 所以把别人的话听完,做一个总结,然后有一个联想附会。 在六爻里面有一个卦,打算去复婚,问能不能成功。 占卜者一看,哦,这是六冲变六合,跟你现在的状态一模一样,卦是明明白白显示开始分离,后面重新和好。 这也是一种卦象的指其事而明告。 不过它这个时候用的不是卦爻辞,而用的是冲合的表现。 这个时候你还要考虑所谓的妻财爻的旺衰或者官鬼爻的旺衰,或者世爻与用应爻的组合么? 我觉得都不用了。 不要有那种拿出来一个卦象,规矩一定,几个组合联系在一起,就一定能黑白分明,百预而无误的想法。 你有没有考虑到,卦象在根据他的问事直达连接? 在考虑卦象中,你有没有忽略人事? 既要得其“形”,更要得其“意”。 这里不仅是卦形与卦意,更是人形与人意。 经历生活也一样。 好好修炼吧。 作者:黎光 公众号:指月轩 发布时间:2025-04-14 15:47:38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