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些复杂的鸟人鸟器鸟彝 内容: 清人管青铜器叫彝器,鼎彝。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很多青铜铭文都是自铭为彝。 青铜铭文最常见的结尾就是“某某某作宝尊彝,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所以青铜上写着我是一个彝。 但因为写的太多,啥啥器型的都说我是一个彝,所以可以看出来,彝在周代就已经是一个泛称,不是指一种青铜器。 清人的用法很对,至少很符合周代人的习惯,称青铜器为彝器。 但彝究竟是啥呢? 现代科技真好,一查就查出了一大堆古文字字形。 来看一下这些彝字都是怎么写的。 很复杂看不懂像啥是吗? 其实并不复杂,字形很简单很象形。 我们随便圈画三个。 彝字有两部分组成。 分别是一个鸟和腿下的某种东西组成。 圈出来的就是鸟,下面是某种东西夹着鸟腿。 那某种东西是什么呢? 很像是两只手,但比较了所有的彝字发现并不是,根据后来隶定以后的彝字来看,应该是草。 草和鸟组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鸟趴在草窝里,另一种就是烤鸟了! 彝作为一种器皿,当然不是趴窝的鸟,更不可能是叫花鸡。 所以现实点的可能,彝作为器皿应该是可以架柴草,架火使用的鸟形器。 就像这种。 或者是这种而大量的挖掘出土实物告诉我们下面这种其本源也是鸟。 它的尾巴暴露了它。 这些文物大量出土在山东,我们管这种东西叫陶鬶。 所以这种东西是鬶不是彝,但叫鬶这是汉人的叫法。 汉人距离这东西实际使用年代三千年不止,比我们到汉代的时间距离还长。 并且最重要的是汉人也不过就是说了一句“鬶,三足釜也。 有柄喙”。 翻译一下就是鬶是有柄有喙的三腿锅。 最致命的问题是鬶这个字没有甲骨文没有金文……所以它绝不是在甲金文之前就有的器物的本名。 先把名字放一放,我们看看一些有关联的文物图片。 这算是一个器型演变过程吗? 如果算,那最后一个我认识,它是青铜爵,酒器。 据前人研究,商人以酒为祭,周人以食为祭。 以酒为祭,爵是很重要的,以食为祭鼎很重要。 青铜叫鼎彝! 这个暂时先不扩展,因为这很复杂,还有很多问题。 我们来聊另一个问题。 就是这些鬶出土的山东,古代称这里是夷人生活区域,东夷。 首先,这与彝的发音相同。 其次,夷人尚鸟。 《左传·昭十七》详细讲了少昊以鸟为官的事。 各种鸟各相其德,以鸟名命官。 《大戴礼记·五帝德》也说“东方鸟夷羽民”。 所以夷人跟鸟有很深的渊源。 鸟夷……彝……不还有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嘛,所以很多人觉得商人搞不好都是东夷的一支。 但商人对夷人可不好,商经常打夷人,商纣王大概就是因为打夷人打的穷兵黩武才亡国的。 但这是周人转述的。 一个秘密是商人从来不管那里叫夷,夷是周人对山东鸟族的称呼。 夷好像也带点鄙视的意思,至少后世是有的,金文中是否有我也不知道。 商人管那里叫人方。 称那里住的是人,不是夷。 公众号:揭帝 发布时间:2025-04-17 08:04:29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