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的远古巨兽古蜥鲸,古蜥鲸竟是从树上跑下来的?

2025-04-22 08:15探索发现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地球还没有我们人类的时候,地球上充满着巨大的史前生物,它们凶猛恐怖,比恐龙还要巨大与凶恶。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灭绝的远古巨兽古蜥鲸,古蜥鲸竟是从树上跑下来的?

一、灭绝的远古巨兽古蜥鲸

世界上最早的鲸鱼:古蜥鲸。

古蜥鲸也叫作械齿鲸,是一种肉食性鲸鱼,身长18米,是大白鲨身长的3倍。

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大家伙,祖先竟然会是一种个体很小,身上披毛生活在树上的哺乳动物。

根据最近发现的化石告诉我们,大约在5000万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早的鲸鱼,也是海洋中唯一的哺乳动物。

据推算,鲸鱼的祖先很有可能就是从中兽进化而来的,中兽是生活在溪流边的哺乳动物,它们体长只有2.4米,以鱼为食,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演变之后,进化成步行鲸。

它们的四只脚上还有用于行走的蹄子,但脚很大,可以起到蹼的作用,这个时候可以并不算真正的鲸鱼,真正的鲸鱼是从古蜥鲸开始的。

古蜥鲸竟是从树上跑下来的

古蜥鲸是最原始的鲸鱼之一,也是体型巨大的鲸鱼,但是你无法想象的是,这样一种原始的巨鲸,竟然是从树上跑下来的。

根据考古学家发现,在大约5000万年前,海洋中出现了最早的鲸鱼,也是唯一的哺乳动物,但那个时候的鲸鱼跟如今的并不一样,到了古蜥鲸的时代才真正进化成鲸鱼。

步行鲸之后300万年,洛德鲸出现了,同样也只有2.4米,也是属于水陆两栖哺乳动物,但体型趋于流线型,而且还进化出了像鲸鱼一样适于游泳的大而富有弹性的尾巴。

直到1000万年之后,深海才逐渐变成古蜥鲸的家园,真正的鲸鱼才算是出现。

二、灭绝的远古巨兽

史前巨鱼轻易撕裂鲨鱼

史前巨鱼听名字就知道其有多可怕,约有10米长,生活在4亿年前,能够瞬间将鲨鱼撕成两半。

面对这样的海洋生物,绝对是不择不扣的霸主。

科学家认为史前巨鱼有可能就是地球上第一个百兽之王,统治一个时代。

沧龙顶级掠食者

沧龙生存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的海洋霸主生物,是由陆地上的蜥蜴进化而来,其体长可达21米,并且重达40吨,有巨大的头部以及强大的咬噬能力。

在水中沧龙用肺呼吸,并且视觉较弱,听觉和嗅觉发达。

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乘风破浪,把比它历史早远得多的上龙类赶尽杀绝,是海陆两栖动物。

奇虾地球上第一批霸主

大概是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5亿年前的海中食物链顶端。5.3亿年前的海洋中,最凶猛的捕食者莫过于奇虾了。

这是一种攻击能力很强的食肉动物,它的个体最大可达2米以上,而当时其他大多数动物平均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

奇虾被认为是显生宙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

免责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jiuchisu@foxmail.com

最近更新

  • 古代粮食不够吃土地又多 古人为何不去积极开荒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人种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话说,当今我国耕地处于紧张状态,原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锐减,同时,经济飞速发函各类基建层出不穷,又会占用大量耕地。以至..

  • 古代和尚平时都是吃素的 他们为何大多数都长得很胖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和尚身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便受到了中国老百姓众星捧月般的待遇。由于古代中国常年发生战乱,民不聊生,百姓们只得从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来逃避残酷的..

  • 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是谁呢?

    “飘然昨夜渡黄河,读罢春秋感慨多。汉贼几人逃显戮,宝刀如月不须磨。”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自先秦以来,每逢乱世便会造就一批威名赫赫、名传千古的能臣将士。在这些名臣将士身上,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颇具传奇..

  • 临沂方言宝典

    小雨叫“雾露毛子”口水叫“冽些”馒头叫“膜膜”喝水叫“喝匪”花生叫“果子米”胳肢窝叫“隔了肢”昨天叫“夜来”木棍叫“把棍子”中间叫“当央”灰尘叫“布土”厨房叫“锅屋”不知道叫“知不道”串门叫“溜门子”..

  • 曹叡为什么没能压制司马懿?与当时的时局有关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曹叡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后期,称霸北方,也最有能力一统天下的曹魏最终被司马氏所取代,而司马氏在曹魏的崛起,绝对离不开司马懿的经营,这位深受魏文帝,魏明帝两..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