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曾推出的张晓刚作品
2010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艺术品投资在富豪的理财投资方向上由第8位上升到第4位,相比其他城市,上海富豪更喜欢投资艺术品。大陆千万富豪们的收藏喜好依次是手表和珠宝、中国古代字画以及当代艺术品。在收藏途径方面,近八成的富豪选择自行购买,其次是通过拍卖行。
考虑到如此需求,国内金融机构对艺术品投资的引导作用日益明显,艺术品期权、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投资等与艺术品投资相关的投资产品纷纷上市。目前,国内开展艺术品投资理财项目的中资银行只有民生、招行和建行三家。
艺术品投资完全是新事物,而对于鉴赏力相对欠缺的大陆富豪们,艺术品投资是“锦上添花”甚至“雾里看花”,注定了这一另类高端理财产品的“小众化”特性。在上海帆茂投资管理董事副总经理黄昊杰看来:“这是中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只适合那些于艺术品有所了解、且能承受较长投资期限以及资产价格波动的投资人。”
缪斯的冲动
从统计数据和历史经验来看,艺术品投资和传统的股票、债券投资相比风险也不低,也没有证据表明艺术品投资比传统领域更容易赚钱。但在欧美发达国家,艺术品投资的金融产品已经相对成熟。
最著名的案例是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的业绩。上世纪70年代,他们拿出可支配的总流动资金的5%(相当于500万英镑)与苏富比合作,扣除通货膨胀率因素,最终获得13.1%的平均年收益率。
20世纪下半叶,国外一些著名银行开始悄然参与到艺术品投资领域,并且对艺术品投资市场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其中,一些银行本身就是“收藏家”。如瑞士银行长期在世界各地搜罗着他们认为最好的艺术品,进行收藏与交易,为此还出版了一本名为《移动的地平线――瑞银集团艺术珍藏:1960年代至今》的画册。此外,花旗银行和JP摩根也很早就开始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收藏。
就国际上艺术品投资基金来说,比较著名的有:英国艺术基金(预期年平均收益率10%~15%)、美国艺术基金、瑞士银行下属的中国基金(预期年平均收益率12%~15%)和美国的格雷厄姆基金(预期收益率为10年获得400%)等。据说,有些艺术基金用50%的资金收购艺术品,而把另外的50%用来提升这些艺术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类似于我们今天在艺术品市场所见的“坐庄”。
三“行”演义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目前还没有面向内地客户的艺术品投资产品。而中资银行在这方面也是刚刚起步。
第一家推出艺术品投资产品的中资银行是民生银行。2007年6月18日,民生银行推出“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投资起限为50万,投资期限为2年。作为国内第一只银行系艺术品基金,公开发行一个月后,于当年7月18日进入封闭期。这款投资计划将目标锁定在书画上,其中投资性购藏中国近现代水墨作品10件、当代油画作品6件。在2009年7月产品正常到期时,两年绝对收益25.5%,年化收益率达到12.75%,高于普通的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趁热打铁。2010年1月,民生向其私人银行客户推出了“非凡资产管理――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销售一空,提前近一周结束募集。此款艺术品投资计划分为优先级和劣后级,前者专门面向私人银行客户销售,起点金额50万元,理财期限3年。募集资金将按一定比例标准投资于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艺术品和少量的古代书画作品。
据悉,民生银行之前主要投资当代艺术品,是因为作者往往还在世,出现赝品的几率相对较低。而鉴于去年古代书画市场火热,4幅古代书画均创造“亿元”神话,因此2010年民生开始增加古代书画作品的投资也不足为奇了。
鉴于民生银行“吃螃蟹”的成功,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也于2009年6月相继推出类似产品。招商银行是私人银行客户门槛最高的中资银行,个人金融资产必须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才行。目前招行私人银行客户达到11400多人,在《欧洲货币》“最佳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年度评选中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区最佳私人银行”大奖。
2009年6月9日,招行启动了“私人银行艺术鉴赏计划”,本质上并非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从招行推荐的艺术品中任意选择其喜爱的作品,存入相当于该艺术品现价的保证金,即可拥有该艺术品的鉴赏权益,期限为1年。在1年之内,如果选定的艺术品升值,投资者可随时以原约定价格购入该艺术品。如果不满意,投资者也可退还艺术品,只需支付2%的鉴赏费就可拿回保证金。
“在拍卖会上,我们的客户看的多,下槌的少。”招商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常务副总经理王菁说,“他们往往不知道这件拍品是否值得买下来。毕竟内地客户钱很多,但真正懂艺术品又敢于投资的并不多。”因此,招行推出了“私人银行艺术鉴赏计划”,“除了多提供一种投资方法外,也希望他们真正喜欢收藏艺术品,在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达到精神愉悦。”
相比民生银行和招行,去年6月18日建设银行推出“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就保守得多,被人批评为“假艺术之名,行融资之实”。
该计划的运作模式是,首先由投资顾问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选定一批藏家手中的当代著名画家作品作为投资标的,并对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在评估价格的基础上打折来确定募集资金规模,信托期限为18个月。据悉只有44人购买,募集资金规模4650万元,主要用于购买数名著名画家知名画作的收益权,投资者能享受到7%的预期年收益。藏家可以根据约定对这批艺术品进行回购,并向投资者支付相当于当初定价7%的费用。有信托业内人士表示,这款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实质是一款融资产品。
任重道远
据统计,高收入阶层中有超过20%的人群有收藏艺术品的习惯。其中收藏品价值大约平均相当于其全部资产的5%。这意味着整个高收入阶层大约可以支付超过其财产1%的部分投入到艺术品收藏。
但一位曾参与过2000万元艺术品投资基金运作的詹先生也表示,银行推出艺术品理财产品,不排除是一批画家为了寻找生存出路而找到银行的可能性。“很多东西看起来很美,但做起来很吃力。因为现当代艺术家,95%靠的是炒作,市场认可不到5%,和古代画家正好相反。但对于古典画家,由于中国一些富豪艺术文化水平低,又容易被蒙。”詹先生说。
艺术品市场的不确定性也让银行的相关投资理财计划难以受宠。投资艺术品本身风险很高,流动性较差,还需要考虑存放、运输、安全等问题。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承担艺术品保险业务,因为保险公司对艺术品的价值认定、真伪鉴定也缺乏专业研究,为艺术品投保同样需要时间。
随着通胀预期的升温,艺术品投资也逐渐火热了起来。但艺术品投资专业性较强、动辄100万元的资金门槛,很难进入普通市民的投资视野。不过,随着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出现,其投资的门槛得以大幅降低。据了解,哪怕你只有1万多元,也可以投资估价高..
2025-05-12“齐白石艺术国际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20世纪中国画的收藏与齐白石艺术作品的收藏、20世纪中国画的市场与齐白石艺术作品的市场”为主题展开讨论。主要从齐白石的海内外收藏状况、齐白石作品的市场演变及其与整个20世纪书画市场的相..
2025-05-12今年初,科学家研究发现,因为受到阳光的影响,梵高的部分画作里“向日葵”般灿烂的黄色,现在正细微地慢慢变暗。据悉,导致色泽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在画作上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梵高名画受到“威胁”的消息一出,为之..
2025-05-11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股票、地产市值缩水50%以上,泡沫经济破灭,日本陷入高速发展之后的长期停滞阶段,而以高价收购的西方艺术品也命运多舛。消失在炮火中的《花瓶与5朵向日葵》1919年日本大阪的山本高价购买了梵高的《花瓶与5朵向日葵》,..
2025-04-21今年以来,中国的拍卖市场继续异常火爆,6月6日在保利春拍场上,北宋黄庭坚的名画《砥柱铭》拍出了3.9亿元的天价,和今年5月5日以1.06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2亿元)刷新世界艺术品拍卖纪录的毕加索名画相比,差价仅低85%左右,大大缩小了中外艺..
2025-04-21虽说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步入了深度调整期,但相信只是运作模式上的整治,整体势头还是向好。这个市场发展仍在刚起步阶段,投资收藏此类作品的好处在于:它们未来升值空间大,投资门槛相对具弹性,而且回报率较高。毕竟中国新富不断增加..
2025-04-027月3日,一名参拍者在2010西泠春拍的首个专场拍卖会上举牌竞拍。当日,为期4天的“西泠印社201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杭州举槌开拍。这是香港佳士得2010年春季拍卖会预展上展示的艺术品。今年“春拍”不少拍卖行“大丰收”。游资把艺术品当成了..
2025-04-01上海美术馆11月18日的展览,在中国的艺术圈引起很大的反响。作为美术馆新中国60周年大庆的系列展的收官之展,却是一位私人藏家王薇女士的藏品,而这些藏品经过著名的“新中国美术史”专家陈履生的整理,认为其系统性与质量,足以与地方一级的..
2025-02-19(原标题:美国一行为艺术家当场吃掉售价12万美元的香蕉,还大呼美味)12万美元一根的香蕉是什么味道?据美国全国广播..
2025-01-23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31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33%,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还显示,去年全球艺术作品拍卖交易额排名前三名的艺术家分别是毕加索、齐白石和安迪沃霍尔,而排名前10位的艺术家中,中国艺术家占了4位。..
2024-09-09擦擦(tsha-tsha)的来源与宗教本怀“擦擦”(tsha-tsha)是藏语的音译,一般专指按印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也有少数制成品上面印制的是藏文或梵文经咒。制成的擦擦多作为佛塔的装藏而置于塔内,或供奉于寺院屋顶、玛尼堆上或修习岩..
2024-08-2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