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给皇帝下毒,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让普天下百姓都羡慕不已。然而,他们在权力的顶端也是孤独的。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位置。但是想要改朝换代也并不那么不容易,毕竟皇帝周围戒备森严,普通人连见一面皇帝都难,更别说刺杀了。既然硬来不行,于是就有人另辟蹊径,下毒!
我们在看古装剧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皇帝在用膳之前会有专门的太监用银针去试毒。如果食物有毒的银针不多时就会变黑,而银针不变色则说明食物是安全的。但实际上,检测皇帝的膳食安全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根银针就能搞定的,所以不要被电视剧里的银针所迷惑。
在古代皇帝吃饭的问题是皇家的机密,离我们最近的清朝,每一任皇帝、每一天、每一顿饭都有详细记载。甚至详细到从食材的采摘到食材运输到烹饪,最后将做好的菜品呈现的皇帝面前都会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任何一道御膳从食材准备到进入皇帝的胃,至少需要一百名的太监和总管协力才能完成。太监们按照既定的步骤,先是用银针试毒,然后是亲自试吃,一定时间后没有中毒,皇帝方能用膳。所以想要靠下毒来谋害天子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皇帝一般不去惹厨子
洪武十一年,朱元璋的三儿子朱㭎在去太原就藩的路上发脾气,打了身边做饭的一个厨子。朱元璋听说这事后,急忙差人他给朱㭎捎了句话:“我南征北战多年,我身边犯错的人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而只有徐兴祖跟了我二十三年,我从来没有动过他一次。”。徐兴祖何许人也,这么大能量?其他他只是朱元璋身边的一个厨子。在所有有可能毒死皇帝的人中,厨子可能是最有机会的了,所以古代大多数皇帝对厨师都很好。
但皇帝的命也并不是厨子说了算的,防范厨子下毒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让别人在皇帝吃之前先尝一尝。这事就由侍膳太监来干,也叫做“尝膳”。如果御膳有毒,牺牲掉一个太监保皇帝一命,那当然是值得的,这种方法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此外,御膳房规定每个炉灶必须配备三人:一人负责配菜,一人负责掌勺,一人负责打杂,各司其职。三人相互监督,每个工作流程都要用纸笔详细记录下来。炒菜、盛菜、传菜时,御膳房总管的眼睛会盯着每个人的每一个动作,每个菜的底部都有一本册子,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每个炉灶的三个人的名字和菜品的详细记录。
银器盛菜
银确实是清宫验毒的好方法,原因是由于古代毒药大多数都是砒霜。而银与硫化物接触会产生黑色的硫化银,而砷在提取时往往会与硫化物混合,所以银器用来试毒就非常有效了。如果光靠银针一百多个菜挨个试一遍,菜早凉透了,皇帝肯定会怪罪。聪明的人就想到了最简单的方法--用银器盛菜。
如果使用陶瓷或其他质地的器皿,会在器皿外悬挂一枚小银质牌子,专门用来验毒。用膳前,太监们会把银牌放在菜品里,当着皇帝的面挨个试一遍。这一点溥仪曾经证实过:每个盘子或碗都有一枚银牌,这是为了防止下毒。
溥仪曾经亲口说过,在他即位后一直吃的都是冷菜冷饭。好在吃不完的饭菜也没浪费,都赏给了下人。一方面显示圣恩,一方面再次确认无毒。看来当皇帝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至少在吃饭方面还不如普通百姓来得惬意。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朝农民起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如果你去看中国历史,你就会发现,在我国..
2025-06-17一文献资料简述唐代和宋代是我国黄酒酿造技术最辉煌的发展时期。酿酒行业在经过了数千年的实践之后,传统的酿造经验得到了升华,形成了传统的酿造理论,传统的黄酒酿酒工艺流程,技术措施及主要的工艺设备至迟在宋代基本定型,唐代留传下来完..
2025-06-11跪拜礼的尴尬我国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文化发达,可是在对外交往中,尴尬却不少。2000多年间,封建王朝在对外交往时,一直坚持外国来使必须向皇帝行跪拜礼。显而易见,施行这种礼节,有损尊严,常常遭到抵制。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白衣..
2025-06-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