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蜀汉自称是承袭东汉正统,以东汉合法继承者自居,而曹魏则是汉朝的乱臣贼子。蜀汉以汉朝正统取得了政权的合法性,并获得了儒家士人阶层的支持,这是蜀汉政权存续的基础。此时,北伐就有了必然性。蜀汉的口号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北伐曹魏是其汉朝正统的体现,更是为了堵天下腐儒之悠悠众口。而如果蜀汉偏居一隅,则失去了政权的合法性,也失去了天下儒家士人阶层的支持。因此,诸葛亮北伐具有必然性,不得不伐。
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北伐是属于“政治正确”的范畴。如果不北伐,蜀汉也就失去了合法性,不用等曹魏来攻,内部恐怕早就分裂了。刘备建立蜀汉时,就打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树立了坚决反曹的大旗。
配合孙吴的军事行动刘备死后孙刘联盟重新得到修复,达到一个新高度,双方的联盟不是一种形式,而有具体协定和联动机制,双方签订的《绝盟好议》规定:“汉国和吴国将戮力同心,同讨魏贼,救危恤难,共同分担灾祸,共同分享胜利,绝对没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汉国,吴国讨伐它;如果有人危害吴国,汉国讨伐它。”当孙权出兵曹魏时诸葛亮也从西线予以配合,最典型的就是陈仓之战,其实就是为了配合孙权的合肥之战。
一般人眼中的三国版图:一般人的思维:哇塞,吴国和蜀汉地盘好大,很强盛啊。二.然而,这才是真实的三国版图1.这是主要城市分布图:中原曹魏星罗密布,偏居蜀汉形单影只,三国地形图:曹魏尽占中原膏腴平原之地,而蜀汉只有可怜的一点点成都平原。平原有利于更广泛的种植粮食作物,适合经济发展。
从国力来看,蜀汉政权几乎没有战胜曹魏政权的可能,当时蜀汉90多万人口,10万军队,平均每9个人就要养一个兵,这还不包括大量的官吏,如此高的兵源比例,已经是对生产力和国力的巨大损害了。蜀汉每次北伐都是倾尽了全国之力,所以其打的就像一套七伤拳,杀敌1000自损800,打的到人还好,打不到,徒劳无功或者遭遇个大败仗那可就要命了。
无论是看《三国演义》,还是读《三国志》,我们都很容易发现,其实自刘备死后,蜀国的***面并不稳固。无论是在成都,还是在汉中,文臣与武将间都存在着重重矛盾。诸葛亮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通,有些问题他也化解不了,但他的精明之处在于:善于通过战争来转移众人视线,进而维系着表面的团结。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猛将如云,其中猛将最扎堆的是蜀国,五虎上将全部排进24名将之中的前十位。魏国多良将,吴国多儒..
2024-10-0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