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邑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有着雄才大略和治国安邦之能的姜子牙与周文王相遇的故事。一直隐居海滨的姜子牙在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钓鱼,以便与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相见,并辅佐其消灭无道的商纣政权。而姬昌在此期间外出狩猎前占卜的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出猎,果然在渭河之滨遇到姜子牙。姬昌与他交谈后大喜,还一同乘车而归,尊其为太师 。
姜子牙辅佐姬昌后,告诉他要积善修德、明道行仁,这使得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姬昌死后,姬发即后来的周武王即位。姬发尊称姜子牙为“师尚父”,“师”是三公之首太师的简称,“尚”是姜子牙的名,“父”是对德高望重的姜子牙的尊称。在其辅佐下,姬发成就了功业,建立了周朝。姜子牙因为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被封于齐地营丘(即今山东淄博)建立齐国。
不过,姜子牙不仅仅是辅佐大臣,更是周武王的岳父,武王的王后正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对此,史书业已确证。西晋初年的《春秋经传集解》里说:“邑姜,晋之妣也。”杜预的注说:“邑姜,齐太公女,晋唐叔之母。”比杜预稍早的皇甫谧在其《帝王世纪》中也说:“武王妃(一作纳),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于内,生太子诵。”
此外,清代王聘珍在《大戴礼记‧解诂》一书中也明确注曰:“后妃,武王邑姜也。”关于邑姜留下的史料虽然不多,但亦可从中窥见其品行。
关于邑姜的功绩,宋朝理学大家朱熹注释《泰誓》时认为是:九人主外,一人主内。《礼记‧婚义》有云:“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王后的地位跟王等同,她的职责就是管理后宫,保证王不至于后院起火。
显然,仁厚贤德的邑姜应该是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嫔妃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孩子教育也是毫不含糊,这让武王从来不必为家务事操心。
姬诵作太子时,为了保证他的根性纯正,邑姜请周公等三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他的老师,分别负责太子的身体、德义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为了让太子健康成长,还将其周围品行不端的人逐去,挑选天下品行端正、孝悌有学问的人和他一起生活。这样使太子每天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为了太子的成长,邑姜可谓殚精竭虑。
与文王、武王等一样,邑姜对上天也是非常敬畏的。她在怀第二个儿子太叔时,梦见上天对自己说:“我赐予你的儿子名为‘虞’,将把唐国封给他,让其在那里繁衍他的子孙。”等孩子降生后,邑姜发现他的掌心中有清晰的纹路,好像一个“虞”字,就给他取名为虞,亦称叔虞。
武王去世后,年仅13岁的太子姬诵即位,即为成王,周公旦辅政。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诸侯国唐国(唐国地处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有一百里)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周公旦率军平息唐国叛乱后,将周王室子孙迁到唐地。
成王在位22年后,因病去世,其子周康王姬钊即位。邑姜忍着悲痛,以先太后的身份教导康王,让他尊重大臣、爱护人民。康王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东夷叛乱,北征略地,西伐鬼方,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周成王至周康王时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没有使用刑罚,史称“成康之治”,这背后无疑也有着邑姜的功绩。
据说,坐落在今天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晋祠,有一座专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殿内圣母像为北宋天圣年间雕塑,已有了近千年的历史。这说明,邑姜的贤名并不曾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湮灭。
原标题:1.3亿请巨星、7亿嫁女儿,亚洲首富女儿的婚礼壕到跪了估计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两天印度首富的女儿结婚了,还请来..
2025-06-06据微信公号英国那些事儿(ID:hereinuk)12月11日消息,话说前几天美国歌手、演员Nick Jonas和印度女星Priyanka Chop..
2025-05-2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