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火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是我们在电视剧里面常见的打更人的经典台词,打更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打更给别人报时。除了报时之外,打更人还有一个职责,那就是检查城市消防安全,避免城市发生大规模的火灾,堪称是火灾警报员。
到了汉朝时期,除了打更人之外,又有了一个新的防火神器,那就是望火楼。我们都知道登高可以望远,望火楼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在汉朝望火楼有四层楼之高,这个高度在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古代,房屋往往只有一两层。四层楼高的望火楼,可以说是登高望远。而且望火楼不仅仅只有观测的作用,还有通信、指挥的功能(在古代没有即时通信系统,若发生火情,全靠口口相传, 等救援人员赶到时,势必会造成更大损失),望火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意在楼上设有大鼓跟旗子等工具,可以通过鼓声通知老百姓逃跑及救火,通过旗子可以更好地、有条不紊地指挥老百姓参与灭火工作。所以望火楼是古代较为有效的防火预警方式,算得上是古代的“消防警报”了。
宋朝时期,在唐朝的基础上对消防灭火团队有了更大的升级。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专业消防机构——“潜火队”。宋朝的“潜火队”配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消防装备,比如防虞器具、 桶索、旗号、斧锯、灯笼、火背心等器具,都是由政府出资置办的。除此之外,还配备了比较现代化的设备,如云梯,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救火;唧筒,即为最早的消防泵;水囊,即灭火时,盛水的器物,拥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准。元朝时期虽然没有关于消防团队的记载,但是它却发明了“法制长生屋”等耐火建筑材料,此举可从根源上杜绝火灾的发生。
清朝时期,消防更具现代化,在清朝可以看到现代消防车的雏形。当时的消防队伍发明了一种叫做“水龙车”的救火器具,它是由一个椭圆形大木桶、两个紫铜活塞缸以及一根横木杆组成,使用时启动横木带动活塞,用压力将水从输水带中喷出,这与现代的灭火器原理已十分接近。这种原始的消防车的射程可达到 20—30 米,是当时最先进的灭火神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