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占襄阳,包围京城。大明江山即将土崩瓦解,崇祯忍痛杀妻子和女儿。随后,他带着身边的太监来到煤山。望着战火纷飞的首都,他叹了口气,最后用一束白绸结束了短暂的帝国生涯。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不过我们今天讲明朝灭亡不去探究天灾等原因,单说明朝为何灭亡?只能说这是必然的,明朝并非亡于万历,也不是崇祯,崇祯只是一个顶罪者,生不逢时而已,明朝的灭亡从太祖时期就埋下了祸患。经济学有个广为流传的笑话“任何能用经济学来衡量的事都不是事”,事实上明朝要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具体来说是明朝的经济制度。
浅显点说,明朝最后是被穷死的,但是这个穷只是对于国库而言,明朝中后期国库就一直亏空,由以嘉靖朝始更为严重,至崇祯时期,国库已经完全发不出军饷了,竟落到崇祯皇帝亲自向大臣们募捐的地步。国库亏空的主要原因是宫中消耗无度以及大臣盘剥贪污,其中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明朝的税收制度,二是明朝立国之本即家天下,这两点都是太祖建国后定下来的,所以说一声崇祯是被太祖坑了也不为过,崇祯纵使勤政,然解决不了这从根本上就埋下来而发酵了两百多年的祸患。
明朝内库税收由盐业铁业等官方控制的工商业税收组成,而国库收入却由百姓承担,这是极不合理之处。且内库国库不分,皇帝只要强势就掌握了一切话语权,其经济制度错综复杂根源难以追究,然而即使不细究也能看出这制度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祸患,最终坑了崇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