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白彝妇女。
古老神秘的祭祀仪式。
载歌载舞的白彝男子。
白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达腊、念毕、者祥等村屯,他们依托众多的民族节日,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
农历二月初十,是白彝一年一度的“补年节”。这一天,白彝群众身着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祭祀祖先,共庆佳节。
“补年节”,就是补过年的节日。据说,当年彝家丁壮应召出征,直到翌年二月初十才回到家,彝家在这一天才得以全家团圆过年。此后,便把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定为彝家“补年节”,彝语称其为“麻龙火”。
节日当天上午,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团圆饭,然后由家庭主妇给自家男人敬一杯酒,接着全家共进午餐。到中午时,男人不论年纪大小,都要集中到两位“麻公巴”家喝酒。麻公巴,据说是祖先打仗时首领的化身。被称作“麻公巴”的这两家人,会花上一个月的时间来筹备节日,为乡亲们准备丰富的饭菜和酒水,让大家吃饱喝足。
酒席在德高望重的长辈的念诵经词声中开始。按照风俗,长辈们会给“麻公兄弟”送上钱财和礼品。酒席过后,众人要到竹技宫(过去为族祭宫)进行祭拜仪式。
在围着金竹的竹技宫前,“麻公兄弟”在“腊摩”(祭司)的带领之下进行祭祀活动,唱颂歌,祈祷来年能够平安、顺利。颂歌结束后,众人舞动花扇,吹起芦笙,敲起铜鼓,围着金竹载歌载舞,寓意为凯旋的勇士接风。舞蹈结束之后,众人还到“腊摩”家进行拜年仪式。
年年欢度“补年节”,这是白彝群众对战争胜利果实的怀念,更是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与歌颂。
“剁生”是拉祜族年节的必备菜肴。其做法是取公猪或公兽的新鲜脊肉及护心血,与生姜、辣椒,韭菜根、香茅草、花椒、胡椒、草果、薄荷、橄榄皮、香料及食盐等配料一起剁碎食用。剁生虽是传统菜肴,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小孩、未生育妇女和有病..
2025-07-05新年习俗客家人对于过年,极为重视,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对于人类象征看各种新的希望。所以先民就利用这一天来提倡礼教,如祭祖、拜年等,都在使每一个人均有表现礼的机会,俾在家庭和社会,均能保持礼貌,遵守秩序。其..
2024-09-22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