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华夏文化,三才参立、日月并明
天地为大,人立其中而参赞天地之大德,这是三才
皇天高远难邈,垂意于日,日为天,后土直方广大,托象于月,月为地
古华夏名义最为尊天,法天敬祖也好,敬天法祖也好,天列第一位
但暗地里,又似更垂钟地、月
比如历法,定正朔、春王正月,这是月的运行
比如人伦,华夏最敬重母亲母德
大概是虽然尊天道,但立足地却是因农业文明立国,所以地德最亲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也是月的运行为主
正月是一年第一个月,初一是第一天,所以叫元旦、元日、元正
元者,初始、第一、首先
正月十五呢,是一年里、正月里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也非常重视,叫元宵、元夜、元夕
不论是宵、夜、夕,都是说日落月升之意
那么也就明白为什么元宵的意象是团圆为主了
月为身,血缘、根子之所在也
汤圆,不就是圆月嘛
中秋月圆也是如此
元宵用水煮为汤圆而中秋用火烤为月饼,懂易理者也知为何如此
正月十五同时还是天官赐福之日,这个似乎是另一个来历了
网络上大多说是源自道教,上元天官大帝
不过再往前追,可能是来自汉代的太一信仰;太一,就是天道信仰的异名,就像也叫昊天、皇天、上帝
民间多叫老天爷、天爷爷、天公,平民化了;但没有叫天奶奶的
至于现在网络颇推崇流行的盘古,这个应该不是天的异名
说回汉代,史记里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正月第一个辛日去甘泉宫祭祀太一;干啥,向老天爷请求此年国民五谷丰登,所以要选辛日
这显然和正月十五元宵的意思不一样
后来,这个上辛日祭祀在历代皇家仍然举办,而在民间的道教,上元节可能就是据此再加正月十五而演变出;不是结论,只是一个看法
在正月十五,要叫个闹元宵,别的节日大概没有这样叫的
为什么要闹呢?十五,年节过完了,接下来就投入一年的劳动之中了,闹闹既是大尽兴,也是讨个意头,一年下来都这样红红火火
理上自然也对,春为生发,但正月初春尚寒,到十五过半,春气该积蓄够了,那么我们人呢,就帮帮大地母亲,一起使劲闹起来,把春气发动振奋出来,从此万物欣欣向荣了。
作者:东山高 公众号:灵光独耀万物全息
1、可以准备一份金钱衣纸,在传统保留良好的地区,有专门的[财神衣]套装。2、有些说法要求用三牲肉食,其实这违背道教原则。二千年前张道陵天师创教之初,就明确指出“神不受食”,道家不能以敬神之名伤害生命,想身心干净地接财神,不要往坛..
2025-07-24在恩施的部分土家族地区,每年正月十五,人们都要“赶毛狗子”,这种风俗在建始县景阳镇尤为盛行,且延续至今。所谓“赶毛狗子”,就是每年的正月十五这天,人们用树枝、茅草、竹子、松香等物,搭成一个圆锥形的毛狗棚,有房子一般高。茅草、..
2025-06-25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还是民族众多的国家,我们云南更是聚集了26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节日,这些也都是我们中华流传百世的传统呢!在云南的边缘城市丽江,住着一个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
2024-12-3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