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龙脉已断两条,若三条龙脉无缺华夏必将腾飞

2024-07-08 08:08探索发现

稍微了解一下风水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有三大龙脉,而且全都起源于昆仑山,所以昆仑才有万山之祖的称号。只可惜中国三大龙脉已断两条,不然这三条龙脉的气运叠加,华夏必将飞黄腾达。如今除了贯穿北京的那条龙脉之外,其他的两条全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切断。

中国的三大龙脉

1、北龙艮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北广大地区。西起昆仑山,向北延伸经祁连山 --贺兰山--阴山--转向大兴安岭山脉与长白山脉,长白山延伸至朝鲜的白头山从而入海。

2、中龙震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昆仑山,向东延伸经秦岭--大别山--转到江浙一带入海,从海里抬头就是日本。

3、南龙巽龙发脉: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这三大干龙发自西北,走向东南。西起昆仑山,进西藏,向南到云南贵州,经横断山脉向东到两广,广东、广西,经过湖南、江西、一路到福建武夷山。到福建下海,南龙抬头指出就是台湾玉山山脉。

此三大龙脉即是北龙,中龙,南龙。三大龙脉皆起自昆仑山,所以昆仑山自古就被称为万龙之祖,从山脉走向上看,昆仑山的确也是万山之始。但中国三大龙脉已断两条,这里两条龙脉分别是中龙和南龙。

被切断的中龙震龙发脉

可惜中国的龙脉断了两条,不然华夏早就腾飞了,而中龙震龙发脉早在千年前就被秦始皇给切断了,后来又因为修建三峡大坝将这条龙脉切成了三段。三峡切断龙脉早已有流传,这里便不再赘述。

据说秦始皇当政的时候,有术士告诉他说南京那地方有王气。古代中国人很相信风水一说,于是秦始皇很担心,是不是这意味着那地方将会出生一个未来的皇帝和自己抢夺天下,便命令术士想办法消灭那王气。

术士用了两个办法,一是挖断紫金山。在风水的说法上,紫金山龙盘虎踞,是王气的一个来源,而术士对付这情况的方法就是斩断龙脉,杀死猛虎,所以一定要挖断紫金山。同时,他们还在紫金山上埋了许多的金玉宝物,据说这些东西可以***住那龙虎,南京古称金陵因此得名。第二个方法是挖了一条秦淮河,据说这条河的作用是可以泻掉这里的王气。

据说这两个方法效果不错,以后的南京,虽然先后有很多人在那里建都,但是这些人从孙权到蒋介石最后都没有能统一中国。唯一的例外是朱元璋,不过他死后不久,由他指定的继承人建文帝就被推翻了,战胜了建文帝的永乐帝则迁都到了北京。在南京做都城的六朝除了东晋103年外,其他没有一个超过百年,所以南京是金粉之地,短命王朝。秦始皇觉得金陵王气盛,挖了秦淮河,楚威王也觉得金陵王气盛,挖了玄武湖,所以这样一折腾,南京的龙脉彻底掘断。

被阻挡的南龙巽龙发脉

南龙是一条沿着我国长江,通过了包括南京、重庆、四川、广西、云南在内的九个省份的龙脉。其中,南京、重庆、成都等五个城市都处在南龙上,分别诞生了不少皇帝。只可惜在南龙上,还有一个风水极好的城市至今还是没有回归中国,那就是台北。曾有风水大师说,中华台北是一块风水极佳的城市,如果回归,中国三条龙脉完整,中国必将腾飞,且让我们拭目以待回归的那一天。

  • 中国书法笔墨的简介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文房之名..

    2025-11-24
  • 中国毛笔的分类与性能

    毛笔的分类与性能不过这种笔与现在的不一样,它的笔头是用兔毛包扎在竹管外面,再裹以麻丝,涂上漆汁制成的;笔锋坚挺,宜于书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毛笔了。后来,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制笔工艺也随之发展。笔工们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曾试用..

    2025-11-24
  • 中国毛笔的分类和性能

    毛笔的分类与性能不过这种笔与现在的不一样,它的笔头是用兔毛包扎在竹管外面,再裹以麻丝,涂上漆汁制成的;笔锋坚挺,宜于书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毛笔了。后来,随着书画艺术的发展,制笔工艺也随之发展。笔工们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曾试用..

    2025-11-24
  • 中国古籍中的专业猫

    1布莱克诗云:“一沙一世界”。一猫呢?单是猫的双眼,就装得下整个宇宙,更别说猫爪子、猫尾巴、猫胡子和猫耳朵了。..

    2025-11-24
  • 中国现代画家:祁昆

    祁昆(1901―1944):字景西,号井西居士,斋号曰松崖精舍。中国现代画家。北京人。初以s卖颜色得识京城名家,刻励自学。因受民初追踪宋元之风的影响,专意摹古临古,尚北宗山水,所画理法精严,笔墨精致,枯润合度。在20-40年代的北京有一定影..

    2025-11-23
  • 揭秘中国第一战国女尸案,古尸被扒光损毁/盗墓贼逃亡23年被抓

    中国自古以来盗墓贼就不少,历史上有许多出名的盗墓贼,甚至盗墓贼们还认了盗墓的四大祖师爷,虽然那些历史名人不想当..

    2025-11-23
  • 揭秘中国国花是什么花,牡丹VS梅花谁才是

    植物开花是自然界循环不惜的象征,中国地大物博,自然也是百花齐放。不同的花有着不同的特色,并且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

    2025-11-23
  • 中国火龙有毒吗,1毫克毒液秒杀一个成年人/野外稀少成保护动物发现

    龙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比较神圣的一种生物,许多人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甚至为什么国家要隐瞒龙的问题在网络上大火。虽然..

    2025-11-22
  • 蛇类祖先厚针龙图片,身躯像蛇长有双足神似中国神龙

    随着现代科技社会的发达,许多人都认为神话传说中的龙都是虚假的,不存在的。但是古生物学家在挖掘化石的时候,却发现..

    2025-11-22
  • 中国第一神山昆仑山为什么驻军,昆仑山出现虫人/巨兽/死亡禁地

    昆仑山是中国的祖山,是龙脉汇聚之地,也是各种神话传说的起源之地,也是许多知名神仙的居所和到场,因此从古至今昆仑..

    2025-11-18
  • 利玛窦为什么要向中国传授西方的知识呢?

    利玛窦与张养默的第二次翻译是在王肯堂的主导下进行的,但具体开始和结束时间都十分模糊。年后于1599年2月6号乘坐王应..

    2025-11-17
  • 中华饮食礼仪综述 中国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在这自古为礼仪之邦,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礼仪自然成为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

    2025-11-14
  • 中国面相术,先森之所见

    早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人类就带着好奇心,对人脸进行了较为长久的“研究”。这种好奇心源于渺小的个体对于浩瀚世界的..

    2025-11-13
  • 外星人帮助中国抗日,外星人暗中帮忙中国打赢日本

    中国抗日战争长达15年之久,在抗战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被日本人占领。最后凭借聪明的智慧和团结,将日本人赶出了中国..

    2025-11-13
  • 闲话中国的敬酒文化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

    2025-11-10
  • 中国啤酒大麦产业发展状况

    全球碑酒大麦供不应求大麦具有生育期短、早熟、丰产、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又因营养价值高,兼有食用、饲用、酿造等多种用途,因而在发达国家或干旱地区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谷物之一。上世纪全世界大麦种植面积增长翻番,面积和总产仅次于..

    2025-11-10
  • 中国笔画最多的汉字,总共有172画(一种面食的名字)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发展到现在,一共有八万多个汉字,在这些汉字当中,有些汉字..

    2025-11-10
  •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中国的重庆只能排在第二位

    随着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也非常的快,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世界上..

    2025-11-07
  • 中国各民族的文字类型都有哪些?中国民族文字简介

    1、象形文字纳西族东巴文2、汉字及其变体汉文、方块壮字、方块侗字、水书、白文。3、音节文字纳西族哥巴文、彝文。拼音文字(一)印度字母体系——藏文、傣文。(二)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吾尔文、老哈萨克文以及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

    2025-11-06
  • 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中国胥河

    南京高淳区,有一条胥河,它是公元前506伍子胥开凿的人工运河,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这条中国胥河已经有两千多年历..

    2025-11-06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