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强调的是所谓的无用之用,没有具体的功能,当然中国把艺术定义为纯教化、助人伦,统治阶级加强教化,也是文人修身养性的部分。中国作为文物大国,其中最重要的品类就是中国字画,这个意义来说它和史前玉器、三代青铜、唐宋陶瓷等我们熟悉的考古文物系统并列,都是国之重宝。
在国之重宝中,从我们的博物馆收藏和市场流转角度讲有一个特殊的门类―宋元绘画。
宋元绘画和其他的艺术类别完全不一样,我国文物规定宋元绘画由于它的稀缺性、纸质材质的脆弱性,一般宋元绘画不出国展览,即使在博物馆展览也要定期定季,重在保藏,同时宋元绘画又是当代绘画的源流和基础,可以说也是后世绘画不可企及的高峰,受到了国家文物系统、博物馆系统、收藏家极力追捧和呵护的特殊文物类别。宋元绘画和明清绘画的流转政策、文物政策,乃至传统收藏史当中的价格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讲这个时期的绘画之前,我们要简单说下五代的绘画,唐以后五代大概五、六十年时间,是中国绘画史发展转变极快的历史时期。接下来是宋元两个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它的大流派、大画家和大景观和线索。
北宋南宋差不多300年,北宋是山水画长足发展的年代,继承了京观北派的传统,一个是李成,一个是范宽,李成是属于南唐贵胄,不太愿意给别人作画,所以现在画已经很少了。他的子孙后代有做开封府尹的,把他的画都收回去了。所以到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就有了哀叹,说他的画已经见不到了。
现在零散有争议的还有,《早春图》和《溪山行旅图》就是中国早期的代表作。
国外对于绘画技法的追求基本是在以人体为中心的线索来进行的,从技法来讲,他们有两个技法体系,在文艺复兴的过程中不断演进,一直到大家都熟悉的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菲尔文艺复兴盛事时的再现式的真实。中国有它自己的一套技法和逻辑。西方基本在一个焦点透视来表达视觉纵深感和比例关系,还有一点是明暗法,把任何一个绘画当做一个雕塑,把一幅画当做景观的窗口一样在明暗上塑造我们视觉的幻觉。这一套技法在文艺复兴达到了高峰,画出了栩栩如生的有纵深感的境界。
中国画从早期魏晋时期(四世纪―五世纪)所谓的树大于指,河不容舟,很执著、很幼稚的一种表达方法,但是也充满了情趣。比如说著名的《洛神赋》,也是中国传世的名记,当时的技法还是非常的简单,但是充满了天真的智趣,到《早春图》《溪山行旅图》已经成熟了,《溪山行旅图》上有赶驴的人,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谓雨点皴,倒逆做的山石的描绘,使得其栩栩如生,但是中间用一片云气给隔开了,这叫做空气式的透视法。所以,也表达了一种距离感,避免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方法。
我们的画需要一种清晰的视觉效果以提供一种感受,形成一种判断。即使是西方的美术史工作者也都认为中国这样一种对宇宙充满了敬畏之心的再现式表达,在北宋时期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个高峰。这个高峰在以后也再没有出现过,所以,成为了后世楷模。
我们讲关仝,范宽、李成三家鼎势,成为了后代的楷模,李成的画留下来的很少,现在留下的更多的是李成这一系的一个学生――郭熙。郭熙的《早春图》,篇幅非常大,三拼整卷,三米多高,整个画面表达了春天的气息,把一座土质山脉描绘成充满了气韵蒸腾,生机勃动的,好像水已经解冻了,树木要萌发了,把早春充满了躁动不安又充满了生机的东西,在一种非常抽象但是又浑然一体的表达中表现了出来。
时下,许多人已经渐渐从关注收藏到参与其中,并开始尝试着将收藏当作个人理财的一种方式。我把我自己在收藏方面的浅显体会总结了一下,提醒刚刚“上道”的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私人收藏艺术品方面,我认为应追求以下“六品”:第一是“真品..
2025-08-27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
2025-08-27收藏不能满足于“收”和“藏”。作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对藏品进行再创造,使收藏活动增添无穷乐趣。诱人的“奇石宴”安徽池州奇石收藏者龙旺路从多年来收集的池州石中精心挑选,根据石头的色、形、纹制作出一桌拥..
2025-08-27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收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当收藏变成了可以升值保值的投资时,一切就都变了。从过亿的拍品,到过亿的赝品,国内的拍卖市场似乎永远不缺少“眼球”。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条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同样赚足了眼球,当然它的代价便是赝品..
2025-08-26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
2025-08-2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爱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个基本技巧..
2025-08-26近几年,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一些机构投资者涉足收藏,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给传统收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据笔者了解,这些金融资本的“操盘手”或是以上市公司为后盾,或是某个行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携带..
2025-08-26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
2025-08-26在民族众多的云南,自古以来,半数以上的民族都信奉佛教,佛寺、佛塔遍于各州各县。佛寺里、佛塔上的诸佛菩萨的金身妙像各现异彩,有金、银、铜、锡铸造的,有彩塑、木雕、石刻、绘画的,众多的造像均严格遵照佛经中的记述严肃认真地塑造,因..
2025-08-23藏品真与假困惑着人们,赝品否定着真品,道德堕落者不断在制假,藏者的乐趣和智慧便在这真与假的辨识中得到满足和挥发。自信是在智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收藏需要自信,但更需要智慧和眼力。所以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有心人更将票证时代的..
2025-08-04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地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
2025-08-04收藏一直是投资的热门话题,进来艺术品投资火速升温,更有专家认为,高档的艺术品可以称为软黄金,比黄金还有价值。因为艺术品不但可以投资,还可以提高人的美学和精神的境界。那么,面对艺术品投资市场,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眼光来对待?应该..
2025-08-04居室挂字画,可以宣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但是,挂字画相当有讲究。下面教您窍门1.装裱加框俗话说“人要装,画要裱”,一幅画装裱、加框后,即显露出高雅的魅力。中国字画、源远流长,字画的装裱,也要相益得..
2025-08-04中国画市场突然繁荣所形成的市场冲击波让许多人一时蒙住了理智的眼睛,往往凭耳朵就开始了中国画投资。于是,一些所谓的老年书画家、速成画家纷纷粉墨登场,而那些早已失去艺术生命和创造力的所谓“大家”也在不断地重复,年复一年地“艺术”..
2025-08-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