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书院位于江西铅山县鹅湖山麓,山为武夷支脉,因山上有鹅湖得名。书院占地8000平方米。书院前面有石山作屏,山巅巨石覆盖,石尖耸立,千姿万态,突兀峥嵘。左右两侧山势合抱,重峰叠峦,苍翠欲滴。其左侧山顶,还有飞瀑倾泻而下。书院所在的山谷小平川,更是古木参天,曲径流泉,幽静无比。
南宋(公元1127—1279年)时期,儒家学者风行讲学,书院发达。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会讲鹅湖寺,各持己见,“相与讲其所闻之学”,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这次辩论中所显现出来的思想火花照亮了理学发展的前途。后人在他们聚会的地方建祠纪念,因名“四贤祠”。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改名为“文宗书院”。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又增建“会元堂”。明代景泰(公元1450—1456年)年间,又重修扩建,并正式定名“鹅湖书院”。
这所书院,自南宋至清代,八百多年来,几遭兵毁,又几次重建。其中尤以清代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新筑山门、牌坊、大堂、浮池、拱桥、碑亭、御书楼;两侧更修建厢房数十间,作为士子读书之所。康熙皇帝还为御书楼题字作对,门额题为“穷理居敬”,联语为“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至今牌坊、泮池、后殿、厢房等建筑保留尚完好;泮池两侧的厢房内,尚存明、清两代古碑13块,是研究这座书院历史的珍贵资料。
中国网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白鹿洞书院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
2025-09-13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隋唐时名嵩阳观,五代后周名太乙书院。宋代赐名太室书院,宋太宗赐书院匾额和九经印书。北..
2025-09-13岳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面的山脚下,湖南大学校园内。书院依山傍水,前临湘水,后枕岳麓山,四周林木荫翳,环境幽静雅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高度协调。岳麓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
2025-07-0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