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生角(包括末角)由于年龄和性格的不同,老生、武生、小生(包括娃娃生),在面部化装上是有所区别的。
老生(包括武老生)多捞演正派的中年人或老年人。中年人物(像蔺相如、邹应龙)面部化装应端庄稳重,气宇轩昂。脸上略敷脂粉,画眉抹彩,挂黑三髯。
扮演老年人物(像宋士杰,张广才),脸上不宜过多的涂抹脂粉,须容颜老迈(挂白髯)。扮演年老的英雄武将(像黄忠、萧恩),面部化装应于苍老中带有英雄气概(挂白髯或参髯)。
小生扮演的是青年人(像傅朋、张君瑞、许仙),脸上敷脂粉,描眉画眼。面部化装应眉清目秀,容颜俊美。
武生扮演的是青年英雄武将(像赵云、武松、高宠),脸上略涂脂粉,印膛抹红彩,眉眼吊的较高。使得眉宇之间,显露出勇敢顽强的英雄气概。
娃娃生扮演的是小年儿童(像《汾河湾》的薛丁山),面部化装和小生差不多。不过,为了表现儿童的容貌特征,须在印膛上涂一红点。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面部美饰,凡是未成年的儿童,多在额间画一红圆点,叫做“点额”。)
生角的髯口??我国古代以长须为美,戏曲角色扮演中年或老年人所挂的髯口(又名“口面”),更要长一些。这种须髯的夸张,和角色的表演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几百年来,先辈艺人运用髯口创造了理髯、推髯、抖髯、甩髯、吹髯等表演程式(髯口功)对于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帮助。
生角的髯口,由于年龄和生理上的不同,分为“三髯”和“满髯”两种。三髯是三绺长须,有“黑三”、“参三”、“白三”三种。像《打严嵩》的邹应龙,《乌龙院》的宋江,《群英会》的诸葛亮都挂黑三。老年人物,像《盗宗卷》的张苍,《空城计》的诸葛亮戴参三。《连营寨》的刘备,《捉放曹》的吕伯奢都戴白三。“满髯”是胡须连鬓落腮,非常丰满。生角一般只挂“参满”和“白满”。像《打渔杀家》的萧恩挂参满,《跑城》的徐策,《碰碑》的杨继业均挂白满。
另外有“五绺髯”,是扮演关羽所戴(也有带黑满的)。“二涛髯”比满髯稍短,大都扮演院子、中军(现在已不多见)。此外,剧中人有当场变髯口的,像《文昭关》的伍子胥,因为过不去昭关,焦急万分,把胡须愁白了。由黑三改挂参三,再改挂白三。
近几十年来,不少新编的历史剧,采用了改良髯口。但在传统剧目中,是很少戴用的。
1.洗脸?用肥皂将脸上的油垢洗净(用热水),以免皮肤上的油腻,不粘水粉。2.上白粉?把白铅粉放在手心上,用小指浇水研化。然后台掌研开,再往脸上拍匀,眉要一齐盖上。这一道手续,要快做,不要使洗脸后的热气完全消失,便要拍上。否则粉不易..
2025-09-16据英国《每日星报》6月30日报道,近日,一名叫安娜塔西亚(Anastasiia Pokreshchuk)的乌克兰女模特因沉迷脸部注射走..
2025-08-24现代人(左)与尼安德特人(右)的头骨对比。(图片来源:Dr Mike Baxter/wikimedia)与尼安德特人等古人类相比,我们..
2025-03-1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