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教你唱的沪语童谣吗?
这些深深映在儿时脑海里的沪语童谣是童年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10首沪语童谣,请转发与小伙伴一起回忆阿拉的童年辰光吧!
卖糖粥
笃笃笃,卖糖粥,
三斤蒲桃四斤壳。
张家老伯伯,请侬开开门,
问侬讨只小花狗。
落雨了
落雨喽,打烊喽,
小叭啦子开会喽,
廿四路电车打弯喽,
人民警察逃特喽。
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
一摇摇到外婆桥,
阿婆叫我好宝宝,
娘舅给我吃块糕。
哭烛包
一歇哭,一歇笑,
两只眼睛开大炮。
一开开到城隍庙,
城隍老爷哈哈笑。
炒黄豆
炒啊炒,炒黄豆
炒好黄豆炒青豆
炒好青豆翻跟斗
从前有个老伯伯
从前有个老伯伯,
年纪活到八十八,
一日早浪八点钟,
屋里老小八介头,
搭上八路电车乘到八仙桥,
叫了一桌八宝饭,
用脱八块八角八分八,
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八……
起床歌
叠好被头,摆好枕头,
轻轻讲句,夜里碰头。
蜜蜂叮癞痢
蜜蜂叮癞痢,
癞痢背洋枪,
洋枪打老虎,
老虎吃小人,
小人捉公鸡,
公鸡吃蜜蜂。
十字歌
小巴腊子,白相石子。
侬打弹子,我滚轮子。
侬造房子,我顶柱子。
侬跳绳子,我抽陀子。
侬掼结子,我套圈子。
侬扯铃子,我飞蜓子。
洋媳妇
大红囍字贴上门,
砰乓砰乓放高升,
张家今朝真闹猛,
海归儿子要娶亲。
猜猜新娘啥卖相,
猜来猜去猜勿准,
金黄头发蓝眼睛,
哈罗哈罗外国人。
沪语,上海方言的传承一直备受关注,是申城珍贵的“非遗”土壤,上海的沪剧、独角戏、滑稽戏、上海说唱艺术都是以沪语为基础。充满童趣的沪语童谣是传承上海话的载体之一,有原汁原味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都是祖祖辈辈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是申城文化特有的风情。沪语童谣用最朗朗上口的方式接近孩子的生活,同时也让生活在当下都市里的人们仿佛回到了老上海的旧时光。
▌作其实是斫(zhuó)?斫是石制的斧头,斫刀并不是一种锋利的刀,而是刀口较厚的砍刀。斫刀砍人,犹如钝刀子割肉,见血不见痛,使人有苦说不出。但是这个字,后人难以理解,于是被改为了作。现实生活中,不就是大人被小囡斫、老公被老婆斫吗?哈..
2025-01-02笑疼肚皮的上海话笑话常言说笑一笑,十年少,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从医学角度看,经常笑有助于身体健康,充分调动你的身体肌肉,放松你的神经。下面是我最近搜录的一些上海话笑话,令人捧腹,读完放松,消除紧张,带来无限的乐趣。1、搂搂抱抱上..
2025-01-021、搂搂抱抱上海某大学,有个外地同学进电梯后,跟进来一个上海mm,张口就说:搂搂抱抱亲亲好么?外地同学大惊,以为上海姑娘开放到这种程度,匪夷所思不敢妄动,姑娘随后白了他一眼。这哥们儿后来把事情告诉室友,一上海室友沉思良久,缓缓道..
2025-01-02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