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集录》作者宋慈和包青天包拯,哪个才是名副其实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我们先来看名头最大的包青天。在我们印象里的包青天,大多来自各种小说,以及相关的影视作品,尤其是金超群老师的包青天,更是深入人心。(据网友统计,仅金超群版的包青天,就已经超过了500集了)。
不过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发现,有关包青天的传说,很多都是杜撰,比如他面黑如墨,脑门上还有一个月牙,在他存世的画像中,这些都是不成立的;而有关他的身世,史***载和小说演义区别也很大,在小说中,包青天是由嫂子抚养长大,但在《宋史》等资料中,包青天毕业参加工作多年以后,他的父母才去世。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包青天曾老来得子,因为他去世得早,所以他的幼子是由其嫂子带大。而包青天最出名的两个案件“铡美案”和“狸猫换太子案”,其实也都是杜撰,其实就连展昭、公孙策,以及那三口铡刀,其实也都是杜撰。而有关包青天的案件中,真正需要抽丝剥茧去破案的,几乎都没有正史记载,那么包拯为什么后来会成为“神探”呢?
骆驼认为这主要和两个原因有关,第一是包青天本人比较廉洁自律,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口碑都算不错。第二包青天在大宋最出名的事,是“反腐倡廉”,据《宋史》等正史记载,包青天曾在工作中,对朝廷中的贪腐行为深恶痛绝,并曾多次向贪官开刀。而贪官被严惩,最开心的是文人和百姓,因此这些人就非常愿意为他传名,以至于包青天这个“纪检委***”慢慢就变成了破案高手。
说完了包青天,咱们再来聊聊宋慈,如果不是前几年的《大宋提刑官》热播,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宋朝还有宋慈这么一号人物,不过电视剧毕竟是文艺作品,它虽然源于生活,但是往往又高于生活,因此《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和正史中的宋慈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为了更好地了解宋慈,骆驼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宋慈这人的人生经历。
宋慈所处的时代,是儒家分支理学的强势期,而且理学的奠基人朱熹还是宋慈的老乡,因此根据史***载,宋慈受理学的影响很大。宋朝的理学除了在哲学上有着非凡意义之外,它在实务上也非常有意义,比如理学强调的“格物致知”,这个词的意思有很多,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要求学习理学的人,要懂得探究事物的内在道理。这个观点对于宋慈后来的工作,应该也有一定的影响。
宋慈最初的工作本来是文职,但是因为他上任的地方有匪患,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进行平匪,不知他从哪学来的本事,竟然在和山匪的作战过程中,他还荣立了“军功”,除了他跟着宋巩接触刑狱之外之外,他还在荣立军功之后,跟着江西提点刑狱使叶宰接触过刑狱,不过当时他的身份只是一个幕僚。
宋慈除了给叶宰做过幕僚之外,他还给很多人做过幕僚,从他在这一阶段,收获了“忠勇过武将”的评语看,宋慈胆气应该不小,而且可能还是练家子。公元1240年,年过知天命之年的宋慈,才真正开始接触刑狱,而在他掌管刑狱的第一年,他就处理了200多名案犯,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断案天赋,因为他当时从事的几乎都是管理协调工作。
后来他虽然辗转各地,但是主要工作还都一直是司法口,不过从他的工作履历上看,他在此期间,从事的也多是管理工作,在各类文献中,并没有过多他亲自破案的正史记载。那么他又是怎么成为“神探”的呢?这还要从一本书说起。
宋慈在司法口工作时,曾编纂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洗冤集录》,骆驼之所以用编纂,而不用写,是因为宋慈在这本书的序中,写得很明白,这本书是他“荟萃厘正”(收集整理),并增加了他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得,并非完全是他原创。这一点从他多年从事司法口的管理工作来看,应该是可以说得通的。
因为根据史***载,宋慈是一个对于刑狱非常审慎的人(史***载他:于狱案,审之又审),他既然敢于把这些刑狱相关的资料编辑成书,那么就说明即使书中的一些案例最初不是由他而来,但他极有可能做过相关验证,要不以他的为人,他不会弄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到这么重要的书里(不过以当时的科学条件,可能定也不会毫无瑕疵)。
三国演义中,两支军队要想分出胜负,各自派出武将骑着战马先到中间空旷地带单挑,一方击败另一方,战败的那一方继续派..
2024-11-18天龙八部中,一共有三位主角,分别是萧峰、段誉、虚竹,号称“天龙三兄弟”。天龙八部前期,天龙三兄弟中只有萧峰(乔..
2024-10-22吕布武功高强,号称三国第一猛将,那么有哪些人能够在吕布手下坚持100招呢?是否有人能够击败吕布呢?事实上,吕布虽..
2024-09-15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生从无败绩,强悍异常,令人佩服!那么问题就来了,赵云如此之厉害,那么三..
2024-08-1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