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亡国后,周平王沦落至迁都。王室的形象可谓是一落千丈。再加上战败后整个国家处于极度萧条的阶段,百姓民不聊生,对朝廷更是失去了信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就在内忧外患之时,各诸侯国也都摩拳擦掌想借此机会扩张自己的势力。各诸侯渐渐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一个个嚣张跋扈,周天子忌惮他们联合起来对付王室,也不敢有大动作,君臣关系更是名存实亡。
齐国却与其他诸侯国不一样,他没有轻视周天子,反而刻意与王室拉进关系。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丞相后,管仲向齐桓公分析了如今的局势。虽说各诸侯国都已经不把王室放在眼里,但目前还没有哪个诸侯能彻底取代周天子。
他们的实力虽强却还没达到那种程度,而且他们也缺乏胆量。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和周王室交恶,为之后买下祸因,不如借此亲近周天子让他明白齐国还在拥护他。管仲也借此机会,趁着周王室的势力,在齐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改革。
一、尊王攘夷 稳固齐国地位
为了获得周天子的信任,一来可以向周天子表示自己的态度,表明自己一直是支持王室的政治立场;二来这样做如果能取得周天子的信任,齐国在政治上就从主动变为被动,就比其他诸侯国高出了一个台阶。齐桓公听了管仲的分析,认为他说的十分有道理。在管仲的建议下,他派出了一支精良的部队去保护王室,平定叛乱。齐国也就获得了周天子的信任和重用。
二、大力发展经济 夯实国力基础
“尊王攘夷“获得周天子的信任,帮助诸侯国抗击匈奴等一系列措施让齐国地位大大提高,国力迅速增强,称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齐桓公也在管仲的帮助下,从一个小小的诸侯变成了只手遮天的春秋霸主。
实施改革,大力发展经济也是齐国国力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管仲有自己的一套治国理念,理念的核心就是大力发展经济。他认为经济是一个国家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经济发达国家才会强大。当时齐桓公被眼前的大好局势迷惑,一心只想对外扩张来稳固自己霸主的地位,但管仲却制止了他。
他劝说齐桓公,现在的重中之重是发展经济,经济一旦快速增长,统治其他国家岂不是易如反掌?在管仲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齐桓公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他也深深明白,无论是国防军事还是民生大计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于是,一场有关经济的改革,在齐国开始了。
三、宏观调控经济 各方招贤纳士
分析管仲经济改革的措施,可以发现管仲有十分超前的经济改革理念一些措施和方针甚至和现在的经济制度不谋而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将铁和盐的管控权交给政府,由政府出面管控,避免市场哄抬物价,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在古代,铁和盐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资源。谁掌握了铁盐的交易,就等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战乱时期,不仅要满足部队的需要,还要保证百姓的日常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铁和盐的生产销售,管仲将铁盐经营权交由政府。通过政府的妥善经营不仅保证了资源供应而且为国家增加了巨大的收入。市场与社会经济相结合,宏观调控的理念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古人应用,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大智慧。
除了经济上实施改革,在政治制度上管仲提出了地方行政区划改革。加强地方治理体系,以区域为中心,落实人员分工,便于中央的统一管理。同时,管仲还向齐桓公提议,在全国招贤纳士,广泛吸纳人才。为了平衡朝廷中贵族与平民的人数,在吸收人才是无论是平民出身还是贵族血统,只要你有才华就能在齐国施展拳脚闯出一番天地。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周平王迁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八百年周王朝共分为..
2025-07-0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