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东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东吴作为三国之一的国家,东吴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东吴的实力有那么差吗?
东吴缺乏在进攻性战争中打硬仗的能力。公瑾文武兼备才能优秀,但是在攻坚的时候也难免四处迂回,难道说是周公瑾才能不足吗?很明显是整个东吴的实力并不支持东吴去打硬仗。我觉得终孙氏一族,从未少过贤良之臣辅佐,孙坚起兵就有程普黄盖韩当等大将辅佐,后孙坚战死,孙策投靠袁术,又南下江东,经历众多变故,手下诸多将领仍在,后孙策遇刺,孙权未至弱冠便执掌大权,更有张昭周瑜等良臣辅佐,立足江东。
终孙权一世,每次危难之时总有人站出来,赤壁之战曹操军队压境,有周瑜站出来。夷陵之战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有陆逊出来擦屁股。后来孙权如此对陆逊,陆逊儿子陆抗仍对孙吴忠心耿耿。包括孙权后期诸多作死行为,孙权死后宗室之乱,都有忠臣出来平乱,延长孙吴国祚,不得不说,运气真的不错。魏军从未涉足长江南岸,因此灭吴绝非想象的那样轻松。
晋国政坛内部的钩心斗角形成了掣肘,支持灭吴的羊祜和杜预长期担任荆州统帅,发动灭吴战役必定以荆州军团为主力,灭吴后杜预等人将会进一步巩固地位,这是贾充荀顗等人所不愿看到的。所以晋国内部一直都存在巨大的反对伐吴的声音,并且对司马炎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是否对吴开战这一话题在晋廷争论了十几年,迟迟不能拍板。外部局势不稳,也就是西北叛乱影响了司马炎伐吴的态度,这一点其他人也回答了,这里不再赘述。
孙刘都为击退曹操出了力,按理说应该各得一分地盘,而孙吴是联盟主导方,出兵多,多分一点顺理成章。但实际上,孙吴只占据不完整的南郡和江夏,刘备则占据了荆南四郡。我觉得这可能是种临时性安排,荆州地盘还需要进一步分配。周瑜死后,南郡易手,这又是一次交易。此后,孙权只拥有江夏和长沙分出的汉昌郡,如果这是最终分配,孙权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此这次协议应该还是临时性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