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蜀汉实力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巅峰时期的蜀汉实力有多强?蜀汉能不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
如果单论实力的话,巅峰时期的蜀汉,依然没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能力。毕竟,刘皇叔仅仅只占了个“名分”的优势。抛开这一点,蜀汉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是比不上曹魏和东吴的。
经过这次打击之后,纵然诸葛亮还是数次出兵讨伐曹魏,但是却从来没得到过真正的利益。同时,历史的走向也证明,蜀汉终究还是没有匡扶汉室的能力。
皇室后裔,蜀汉崛起
提到蜀汉这位开国皇帝,很多人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那个爱哭的男人。比起曹操和孙权,刘备的眼泪确实是多了一些。然而,历史的那个大器晚成的刘备,怎么只会是个爱哭的男人呢?
毕竟,跟曹操有家族帮忙、孙权有父兄奠基相比,刘备还是处于弱势的。他不占天时和地利,所以他只能对外号称自己皇室之后,以占人和。
不可否认,皇家之后的身份的确是给刘备带来了不少优势。但是真正促使刘备走向成功的,还是他自身的义气和性格。作为一个在民间流亡过的皇室之后,刘备比别的君主多了几分豪气和真诚。
也正是在这几分豪气和真诚的支持下,一穷二白的刘备还真的拉起了一支队伍。比如,后来数次在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他们都是在刘备式微的时候就已经追随于他了。
随着强将良臣的加入,刘备这支队伍的势力,开始逐渐变强。直到后来又请出诸葛亮当军师以后,刘备的队伍算是整编得差不多了。蜀汉的巅峰时期,还得从曹操败于赤壁之战说起。
此战之后,天下局势逐渐清晰,刘备在“皇室子弟”这块旗帜的拥护下,占到了“名正言顺”这个优势。这四个字可不容小觑,古代打仗最先干的事儿,就是出榜文讨伐敌人,以求先在气势上把对方骂倒。
所以,实力强悍如曹操,也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就不一样了,人家直接用的就是“匡扶汉室”这块大匾。所以,在赤壁之战后,蜀汉的各方面实力都先后达到了巅峰。
尤其是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后,蜀汉实力达到了顶峰。内有诸葛亮、法正等人出谋划策,外有关羽、张飞等人带兵打仗。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蜀汉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被人看不起的弱鸡了。
同时,蜀汉在占据汉中和益州的全部地区,以及荆州的重要位置以后,刘备在三家势力当中已经有了很大的话语权。蜀汉的强势崛起,让曹魏和东吴深感不安。
要了解,在汉中之战前的几年,蜀汉还是三家之中垫底的那个,在赤壁之战以前,根本没人认为可以成为三分之一。可是,汉中之战后,蜀汉实力暴涨,令曹魏和东吴感到如鲠在喉。
樊城之战,水淹七军
樊城一战对于东吴、蜀汉和曹魏来说,意义都是不可言喻的。此战之前,东吴和蜀汉的联谊虽然已经只剩下面子情了,但是好歹没有彻底撕破。那时候,东吴和蜀汉碍于曹魏的强盛,不得不牵手联盟。
但是,当曹魏势力退去之后,东吴和蜀汉之间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一点,从东吴和蜀汉双方对荆州的争夺就可以看出。荆州作为军事要地,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尽管关羽在樊城之战中拼尽了全力,打得曹操人仰马翻,但是他的败势也是不可避免的。《三国演义》中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这并不是大意不大意的问题,而是蜀汉实力能不能跟上的问题。
樊城之战的情况是,关羽在没有解决好荆州官员内部问题的基础上,又招致东吴、曹魏两大强敌。尽管关羽利用天灾灭,水淹曹魏七军,打得曹操欲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
但是,东吴在背后的偷袭,关羽却是没能躲过去。东吴不仅招降了蜀汉集团在荆州内部的留守人员,更是堵住了关羽求救的路线。尽管刘备后来收到了消息,但是因为距离遥远救援不及,导致关羽丧命。
也就是说,就算蜀汉处于巅峰时期,他们距离“匡扶汉室、还于旧都”这个梦想,依然有很大的距离。况且,蜀汉在进步,东吴和曹魏也并不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更别说,三家本就是互相牵制的状态,这是一个平衡。任何一家过于强势,都将打破这个平衡,进而引起其他两家联合打击。赤壁之战、樊城之战、夷陵之战,都是这种情况。
所以,要想在其他两家不知内情的情况下迅猛发展,对于蜀汉来说还是太难了。同时,历史也向人们证明了一件事:要想崛起,不仅军事实力要跟得上,其他各个方面也都要跟得上才行。
结语
虽然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能力和蜀汉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但是蜀汉的弱势也是众所周知的。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蜀汉不仅先天条件差、后天营养也是明显有些跟不上。
比如关羽、张飞等猛将,以及法正等谋臣的先后离世,蜀汉大军的统帅质量就明显不如从前。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蜀汉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