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露天瓷雕“渡海观音”现身瓷都福建德化

2025-10-28 09:08历史文化

世界最大露天瓷雕“渡海观音”落户"中国瓷都"福建德化。该瓷雕高六点二米,重六吨,以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大师的作品为范本,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领衔打造,历经两年始竣工。王双季摄

二十九日,记者在“中国瓷都”福建德化的瓷都广场,见识了最新亮相的世界最大露天瓷雕、德化首座瓷城雕“渡海观音”。该瓷雕高六点二米,重六吨,以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大师的作品为范本,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领衔打造,历经两年始竣工。

六米“渡海观音”刷新瓷界纪录

在德化瓷都广场西北侧,只见巨型瓷雕“渡海观音”屹立在高零点七八米,宽二点一六米的宝座上,胎骨坚实匀称,釉面滋润晶莹,美如脂玉,尽显明代瓷圣何朝宗大师的“象牙白”瓷质。 

据了解,“渡海观音”高六点二米,重六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瓷雕观音,刷新了瓷界纪录。坯体高七点五米,底座宽二点一六米,制坯时将其无规则地分解成一百三十九块,其中身体一百三十四块,头部五块,然后从头到脚对每一块进行统一编号。接着,创作人员参照模具雕制出每一块坯体,坯体的厚度均在三厘米至五厘米以上,最厚的达二十厘米以上,是平常烧制艺术瓷的一百倍。脸部是完整的一块,高一点二米,宽一米,厚三十厘米,重一百公斤,得四个人同时出力才能翻动它。坯体烧成后,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将其拼合成巨型瓷雕,身体各个部件以开片釉的形式结合得浑然天成,达到自然古朴的艺术效果。

观音头部烧成难度最大

“这已经是烧制第十三个了。”据窑炉设计师、巨型瓷雕观音技术人员王金堆介绍,制作观音头部难度最大,要攻克成型、烧成、安装三大难关。

在艰难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人员发挥了集体智慧,反复试验,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掌握了雕制要领。后来采用传统的“打饼”烧瓷法,即在坯体成型时也用同样的瓷土制作一块“瓷饼”,把瓷坯附在瓷饼上一起烧制,在高温状态下,瓷饼作为底座托住坯体,使其不易变形;冷却时,瓷饼又能与坯体同步收缩,使坯体不易开裂。

王金堆进一步介绍,巨型瓷雕观音能烧制成功,还得益于当今的现代化科技。他说,他们根据观音头部坯体的大小“量身定做”了两个窑炉,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专门研制了计算机自动化程序控制系统,设置各程序段时间、温度目标值,升降温度速率自动运算,达到窑炉自动运行、匀速升温、匀速降温、声光自动报告的效果。

头部的安装也是一大难题。高大的坯体,在空中作业更是难以移动,工作人员只能借助起重器,慢慢调整坯体的位置,还要对坯体进行适当剪裁、修整,直至各个部分接合起来相吻合为止,最后将其固定下来。

制作模具如建一座三层楼房

回想两年多来的创作历程,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感慨万千,他总是说这个工程凝聚了多个部门和诸多工艺美术师的集体智慧,但还有许多的“意想不到”:“本来估计打模所用的黑土是五吨,而实际却用了十八吨;原先在宁昌瓷厂选择八米高的车间进行创作,后来模具切开后无处摆放,又搬到鹏祥工业区一千平方米的车间内……”

据苏清河介绍,创作模具时师徒五六人齐上阵,有时还要另聘四五个工人。先用木头、铁棍等作支撑,光基座就用了二千块的砖头,有如建一座三层楼房。创作人员再也不像往常的“精雕细琢”了。在搭好的台架上“高空”作业,爬上爬下,辛苦自不必说,还要考虑整体塑造的艺术性和准确性。苏清河凭借自己多年创作观音的丰富经验,有时在台上雕刻,有时站在远处仔细端详,再进行反复修改,直至把造型塑造到完美为止。

“渡海观音”千年瓷都最具代表性

德化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已有上千年辉煌的陶瓷制造史和外销史,却长久以来没有城雕。早在一九九三年十月举办首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期间,就有陶瓷界和文史界知名人士郑重提出要有德化城雕。直到几年前德化县委、县政府在规划建设瓷都广场时才将城雕建设纳入项目规划之中。

在设计以什么主题作为广场的巨型雕塑前,德化县委、县政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苏清河、邱双炯等八位当地著名瓷雕大师,对瓷都广场主题雕塑的题材方案进行讨论。

有人认为,在德化陶瓷史上,数明代“瓷圣”何朝宗最为出名。若做人物雕像,此人是首选。然而,由于历史久远,何朝宗的人物形象已模糊不清,历史文献中也没有详细记载,让后人无法考究。而他的瓷雕观音却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维纳斯”、“天下共宝之”,是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泉州海交馆还珍藏着他的代表作《渡海观音》。

经过多方论证,数易方案,最终确定“渡海观音”为瓷都广场的主题雕塑,并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领衔打造。据了解,瓷都广场于二oo五年动工建设,占地二十八亩。陶瓷文化成为广场的主要特色。文化墙、五行柱、特色栏杆与巨型瓷雕四大文化元素共同装点瓷都广场,不但彰显了瓷都的文化特色,而且提升了广场的文化内涵。

  • 烟台福建会馆戏楼

    烟台福建会馆戏楼戏楼为清代建筑。木质结构,背靠门墙。

    2025-10-06
  • 福建举办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

    表演“打抢担”郭筱彦摄 3月24日,由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省文化厅和宁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在福建宁德福安市隆重开幕。在福建,“三月三”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已经成为..

    2025-09-22
  • 福建老酒

     福建老酒采用百年传统工艺,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和以红曲为糖化发酵剂,精酿而成,经三年以上贮存,香气浓郁,酒味醇厚..

    2025-09-05
  • 农历“三月三”探寻福建畲乡民俗记忆

    畲族民众在现场捶打畲族传统小吃糍粑。公园里随处可见的畲族民众原生态对歌。24日下午,福建宁德福安市富春公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福建省首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民族文化游园活动”在此举行。畲族历史文化展、畲家小吃、畲族银器、畲族..

    2025-08-30
  • 福建土楼特色婚礼习俗

    土楼人家娶新娘一般都在下半夜进行。天亮到夫家,意在免受干扰。新娘出嫁一定要哭嫁,一者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要离开父母依依惜别情;二是哭好命,意味着到了夫家会有好运气。同时一定要有送嫁(伴娘)体现新娘人缘好。出嫁时一定要换上新衣服、..

    2025-06-27
  • 2004年福建强拆凶宅事件,恶鬼显灵吓死拆迁队队员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很多灵异事件,而福建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民间更是流传着数之不尽的一些灵异事件,要说到福..

    2025-04-06
  • 福建左海湖水怪外貌长相,一团带血丝的恶心微生物

    左海湖水怪是一团团像果冻一样的东西,不能称之为鱼,甚至没有眼睛鼻子嘴巴,最大的有八九十斤重,和尼斯湖水怪、天池..

    2025-01-26
  • 福建崇武的“夫人妈”

    在崇武的民间信仰中,“夫人妈”是一种引人注目的信仰。中外学者参观此地时,不少人对此至感兴趣。因为这种信仰起源甚早,现已无法稽考。但从目前相关资料表明,“夫人妈”系入闽汉人所奉祀,是汉族产生于殷商时代的鬼神崇拜的延续,移居惠东..

    2024-10-20
  • 佛跳墙是谁发明的,它是清朝福建菜馆老板发明的

    佛跳墙是一道广为人知却不被广被使用的一道菜,佛跳墙因为其较高的营养价值与食材的昂贵复杂所为人们所熟知,也因为其..

    2024-03-15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