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期刊,就是按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系统依次编号,意欲无限期出版的连续出版物。又由于期刊具备有时间性强、报道及时、内容广泛、集思广益,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和有年、有期、有总期号的标识,目前而被人们列为广泛的收藏对象。
对期刊的收藏,因为各人的收藏目的和爱好不同,有人只收藏期刊的创刊号和停刊号,有的则只从本身的工作特点出发,讲究专题收藏,为其工作服务。也有的是追求数量的收藏,这类收藏者属全集型,凡是期刊就收集。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的收集,都属收藏的范围。有收藏爱好,就得研究其收藏的历史和发展及作用。否则,收藏得再多,数量再大,放在屋里也只是废纸一堆,无从谈起。由于笔者有收藏期刊的爱好,且家中已创办了家庭收藏馆,但对各种收藏笔者都会静下心去潜心研究一番,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达到收藏的目的。
一、期刊的产生和发展
国外最早的“类报纸”是公元前59年根据罗马执政官凯撒的命令编辑记录的《每日记录》。近代第一份印刷型报纸是《关系报》,1609年在德国出版。
屈指算来,期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第一种期刊是1665年1月5日法国的戴・萨罗在巴黎创办的《学者杂志》。而第一种真正用于学术交流的期刊则是享利・奥尔登伯格等人于1665年3月6日创办的英国皇家学会汇刊《哲学汇刊》。该刊现名为《伦敦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分为A、B两辑,它是世界上创刊最早、寿命最长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性期刊。从17世纪到18世纪德国、丹麦、荷兰、瑞士、俄国等相继出现了期刊,到18世纪中叶,全世纪有50多种期刊。
早期的期刊以人文学科为主,科技期刊只占少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和科研项目的增加,学术论文猛增,加上印刷技术的发展,使科技期刊数量激增。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科技期刊已达10-12万种。而初期的期刊多为综合性的,只收录一次文献,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分工越来越细,陆续出现了各种专业期刊。由于文献量的激增,于是产生了检索类期刊,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计算机检索的研究更促进了这类刊物的发展,目前数量已达4000多种。近十几年来,期刊发展非常迅速,不但数量大,而且内容和出版形式多样,使其为在人类科学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二、中国期刊的起源及发展,中国期刊的起源。
1、中国古代的“邸报”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但是期刊的出现较欧洲晚一个半世纪。第一份中文期刊是1815年英国人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在中国境内创办的中文期刊是1833年广州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后来,陆续出版了《中外杂志》、《万国公报》等20种期刊。但这些期刊均为外国人主办。
2、中国近代期刊发展概述。从1933年到辛亥***的80年间,我国期刊仅出版200种左右。其中较著名的有1900年《中外红闻》。从辛亥***到“五四”运动,反映当时思想和文化的各种期刊纷纷创立,1919年到1923年***和进步的刊物创刊数达70种。据统计,1919年到1927年全国期刊出版量达526种。中国期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发展。1927年至1937年,***和进步刊物创刊数达460种,1936年期刊出版达1271种,出版业呈现出空前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长期混乱,加上***当局的查禁,使我国期刊出版受到严重摧残。但这时***的进步的刊物仍达900种,成为宣传***团结人民的武器。
三、期刊的收藏方法与途径
期刊的收藏主要通过订购、交换、赠阅和其他方式进行。要想知道期刊的发行情况及每年新增加的各种新型类期刊则必须参阅《全国邮发报刊简明目录》及《中国报刊大全》等工具,有些是属出版单位自办发行,而代办发行的期刊收藏者就要及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另外,还有外文期刊和港台期刊这些都要参阅《外国报刊目录》及通过光华科技资料中心和纪图公司收集。交换是获得收集期刊的一个最佳途径,因为目前上万种期刊,不可能收藏者都一一订购,可以通过复制,函索到旧书市场寻找等办法获得。期刊在出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改名、合并、改出分出等情况,这些中途的变化都应引起收藏者的注意。
综上所述,期刊的收藏与研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我们收藏期刊不仅仅是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对收藏的期刊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利用,从而达到收藏、研究、发展的目的,期盼藏界同仁能对期刊再做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书画辨伪的基本原则是“对照比较”,即俗话所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比照的主要根据是已被确认的“标准器”和“参照系”。面对一件书画作品,如何辨别真伪?只有鉴定者将作品与自己所掌握的“标准器”和“参照系”进行充分比对,分析之后,才..
2025-11-01一是忌污染,如油渍、汗渍、茶渍和灰尘等,灰尘常吸附酸性物质、霉菌孢子,使纸张酸化、生霉。二是忌生霉,特别是黑、黄、红、紫等各种产生颜色的霉菌,产生的霉斑极难清除。三是忌虫蛀,蠹鱼、烟草甲等害虫,往往能把书画蛀蚀得千疮百孔,惨..
2025-11-01从长远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难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
2025-11-01对于书画收藏爱好者而言,藏护问题尤其重要。因为书画作品使用的材料是纸、绢、绫等纤维材料和丝织材料,一旦保存不善就会导致书画作品易脆、易断,寿命减短。在长期的书画收藏过程中,彭成秋积累了大量书画保养经验,值得广大藏友借鉴。首先..
2025-11-01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之后,势必向往高级的精神生活。由于一幅好的字画对应的是一种很高雅的精神享受。所以,无论是出于艺术欣赏的目的,还是出于投资理财的理念,收藏名人字画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提高企业形象与知名..
2025-11-01字画是收藏的最重要门类之一。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中的字画,都有专人管理,存放条件也相对较好,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保护,是正在深入广泛研究的课题,这里且不深究。而个人收藏的字画如何保存呢?下面我就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
2025-11-01自明代中叶以来,篆刻的边款艺术成就与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并驾齐驱的。这一显著特点,说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秦汉印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发展产物,那么,明清卓有大成的边款艺术则是秦汉印苑里所未曾有的全新创作。鉴定一方印章是否为明清时代的..
2025-11-0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譬如喜欢收藏人民币。对于人民币收藏,不同的人群收藏的目的性是不一样的,不管是什么目的去收藏我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么对于刚刚接触人民币收藏的人,东方收藏给您几点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根据个人..
2025-11-01一、要避光、因字画一般都以纸、绢等为载体,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纸、绢的纤维变质或泛黄、褪色、发脆,造成字画的损坏,从而缩短字画的寿命。所以,字画应放置于避光、阴凉、干燥和清洁的地方妥善保管。二、要去尘、字画收藏前,最好掸去字画..
2025-11-01一、熟悉掌握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历史。熟悉中国书画的发展历史,是为了在鉴赏书画作品中,能够把握其艺术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风格特征,进而比较准确地对其创作年代、创作风格、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作出大致的合理判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经..
2025-11-01李荣先生(1985)考察认为,广义的胶东地区的方言跟辽东半岛的辽宁以及黑龙江一些县市的方言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最显著一致的特征是“古清入声字今读上声”,因此在其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上述地区划为胶辽官话区。贺巍(1986)、宋..
2025-10-14私人收藏字画由来已久。但如何保管好字画使其艺术价值长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介绍几种保管字画的简易方法。字画,不论是立轴、屏、对联、手卷、册页,还是扇面、斗方,基本上属纸质品和丝织品两种,因为都含纤维质,所以具有吸湿性。..
2025-10-12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亲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书法教育改革已成了时代的呐喊和教育的主旋律。要继..
2025-10-12著名工笔画大师郑乃的画作去年11月的市场价位约为2万元一平方尺,而前年年初仅为8000元一平方尺,上月25日大师仙逝,大师的画作价格也在稳步上升中。一位福州画界资深人士认为,收藏投资名人字画,应遵循宜早不宜迟的原则。名家辞世作品看涨因..
2025-10-11目前在国内,书画艺术品的投资是一个特殊的门类,许多人将“书画收藏”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其投资效益往往比别的项目更显著,其增值幅度也超过别的投资。它的特殊性在于书画艺术品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既..
2025-10-11北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武夫,与其弟赵光义在文化素养上有所不同,但当他得天下之初(960―975),即留意搜求书面,赵光义时(976―996)更有过之。赵光义以苏大参镇守金陵,即南唐旧都,命其就墨守成规区内访求名贤墨迹,“后果得千余卷上进”。..
2025-10-11收藏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人类为了装扮自己,就采集漂亮的贝壳、磨制出精美的玉器,将它们佩带在身上。战国著名哲学家惠施,藏书达五车之多,在当时可谓是大藏书家。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他并收天下碑帖,在书法界传为美谈。..
2025-10-11什么是收藏:收藏是把有价值的、可保值升值的工艺品及艺术品有序传承保护和研究的一种社会活动。什么叫书画收藏:指人们对书画的收集、保护、管理、研究、弘扬和交流。为什么要收藏中国书画?为了审美、经济、科学、归属。书画收藏的功能和作..
2025-10-11在古代,徽州地区由于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木雕通常选用当地所产的质地细美、纹理清晰、材质柔软、易于雕刻的木材,常见的如松木、杉木、梓木、樟木、柏木、银杏树等亚硬或软木。徽州木雕对材质没有过分的讲究,却很注重画面的题材和工艺的精美..
2025-10-1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