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必有佳泉。黑龙江玉泉镇是中国蒸馏酒发源地之一。早在850多年前,道教太一道创始人萧抱珍为报皇恩,将太一道制取药露的秘籍蒸馏法传给金皇室。金熙宗赦令在京郊玉泉建立皇家御酒坊,取当地玉泉水用蒸馏法酿制御酒,中国北方最早的蒸馏酒由此在玉泉诞生。自此以后,玉泉便酒坊林立,闻名天下而近千年不断。
玉泉产名酒,老百姓称其为“方瓶”。“玉泉方瓶不倒”则是老百姓对其品质的评价。
人们都知道,白酒分酱香、浓香和兼香型三类。前两者的代表是大名鼎鼎的“茅台”和“泸州老窖”,而兼香型的代表则是玉泉酒。论时下名气,玉泉酒比不了“茅台”和“泸州老窖”,而论历史,玉泉酒则源远流长,从金代道家发明蒸馏酒算起,玉泉酒已有850岁了。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喜饮酒也爱吟酒,他在《诚斋集·酒歌》中盛赞金国蒸馏酒:“老夫出奇酿二缸,生民以来无杜康……杜撰酒法不是侬,此法来自太虚中,酒经一卷偶拾得,一洗万古甜酒空。”诗中所言“此法来自太虚中”即是道家炼丹的蒸馏法,这种烈酒饮后像丹药一样,有“换君仙骨君不知”的奇效。《海陵集》中,也有描写金代烈性酒的诗句:“醉魂未醒盏未复,会看骨肉争相残。”
如果说诗文仅为“证言”,那么在阿城出土的“青龙蒸馏器”则是绝对的“物证”。据专家考证,“青龙蒸馏器”铸造年代约在1138年至1154年之间,正是金熙宗至海陵王迁都前,在金上京一带制作完成的。有史料记载:“蒸馏酒始于女真人居统治地位的金代,源于道家炼丹之法。金代道教独盛,太一教始祖萧抱珍最早来到金源乳峰(现松峰山)修炼,深得金熙宗厚爱。萧抱珍便将炼丹蒸馏之法传授给金廷,女真人依照此法造出蒸馏酒。”又传,金熙宗一次离开会宁府狩猎,追赶一头梅花鹿至南郊10多里处,鹿在一泉水旁消失,熙宗尝一口泉水,清爽无比,脱口而出“此乃神泉”,皇室便把酒坊建在这里。此后的数百年间,蒸馏酒技术从皇室流传到民间,从玉泉辐射到外地,并衍生出色彩缤纷的酒文化。
1959年,省政府投资决定建立白酒厂,又把厂址选在了山青水秀的玉泉镇,选在了熙宗发现的神泉旁。时过境迁,当年蒸馏酒的发祥地竟没有一个名牌白酒,所以玉泉酒厂一诞生,就肩负着创造龙江名酒的重任。
说到名酒,作为蒸馏酒的发祥地该有多少遗憾。东北人大碗喝酒,不醉不休,万丈豪情中为什么单单缺少精细和起码的市场意识?东北地区物产丰富,滚滚南下的“原字号红高粱”为什么却成了别人的蒸酿原料?当“八大名酒”扬威中外的时候,我们的饮酒品位还大多停留在“小烧”的水平上,并因此津津乐道甚至心满意足。当南方人的一瓶酒差不多等价于我们半吨酒时,我们才发现名牌的价值所在,顿时有许多企业以创造“名酒”为己任。但事实却是,没有几家企业及企业老板能担此重任,因为名酒的诞生过程,是一个考验企业品牌及企业老板人品的漫长过程。治理企业无方者要失败,急功近利者要失败,耍一时小聪明者要失败,投机取巧者同样要失败。
创造名牌的前提是学习,要学就学最好的。玉泉酒厂首先派人到茅台酒厂,学习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其后,又三下泸州老窖酒厂,学习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
如果仅仅是仿制,玉泉酒厂将永远在别人的后面爬行,而直立起来的资本就是自主创新。既然掌握了酱香和浓香型两种酿造工艺,为何不把两者结合兼而有之,创造出一个适合北方消费者口味的兼香型白酒品牌呢?经过多年努力,玉泉酒厂在1974年推出了兼香型白酒———玉泉酒,因为其选用方瓶打破了传统的圆瓶包装,玉泉方瓶一下子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30年间,历史风云不断变幻,市场经济潮涨潮落,但玉泉方瓶的优良品质从未改变,玉泉方瓶的创新之路从未停止。
玉泉酒的现任掌门人张庆毅,再一次将玉泉酒推向新高度。2004年,在茅台酒厂举行的全国酒类大赛上,玉泉酒以96.79分勇夺兼香型白酒第一名。2005年6月,玉泉酒又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名优特产品,稳坐黑龙江白酒第一把交椅。
中国白酒分香型,起初只有酱香、浓香、清香、米香4大香型,后来发展6个小香型。目前,中国白酒分11个香型,各个香型都有自己的代表酒。玉泉方瓶酒是浓酱兼香型的代表酒。
所获荣誉:2002年,玉泉方瓶酒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家标准研究中心定为“中国浓酱兼香型代表酒”,从而与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并列为白酒的香型代表酒。2004年,在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举办酒类大赛上玉泉方瓶酒被评为兼香型白酒总分第一名。2005年6月,玉泉方瓶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名优特产品。2007年8月,玉泉酒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国内9家白酒行业得此企业之一。2008年,玉泉酒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