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作为人体头部最重要而且最显著的部位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装饰的重点。因此,耳饰品具有悠久漫长的历史。科学考古证实,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各民族的先民们,就开始用玉、骨、石、玛瑙、象牙、煤精及绿松石等多种质地、形状各异的饰品来装饰耳朵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冶金技术以后,金、银、铜等多种金属质地的耳饰品又相继出现在各民族的生活之中。各类耳饰品的出土,尤其是佩戴各类耳饰品的人形器皿、军事器械、铜质女佣的相继出土,进一步证实了不同时期耳饰品的客观存在,并反映了当时不同民族的社会习俗。
纵观近现代我国少数民族的耳饰品,从质地上看,金、银、铜、玉、翡翠、珊瑚、玛瑙,应有尽有,不求一律;从造型上看,耳环、耳坠、耳筒、耳牌、耳挂、耳珠、耳针,形形色色,各具匠心;从使用者看,男女老少,各取所需;从规格上看,小的如豆,大的如盘,短的如扣,长的如串。
云南怒族、布朗族、西藏珞巴族都喜欢佩戴大耳环,尤以海南妇女的大耳环为最,直径可达30多厘米,因此被称为“罗活”(意为戴大耳环的人)。从前,蒙古族男子喜在左耳佩戴大耳环。苗族妇女不仅喜欢佩戴大耳环,而且每耳戴三四个不等。云南基诺族无论男女都以大耳垂孔为美,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在耳垂上穿孔,起初用细树枝,之后改用粗树枝,逐步将耳孔撑大,待成年时已达到将直径3厘米的耳挡嵌入的程度。广西龙胜瑶族妇女以佩戴银耳挡为美。它们佩戴的银耳挡中空,可存放针线。由于从小佩戴,所以耳孔很大,且下垂,有的甚至下垂及肩。
耳环,在所有耳饰品家族中,其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几乎各民族都广泛地使用耳环。有所不同的只是耳环的质地、大小、粗细、扁圆以及是否镶嵌、刻花而已。有些民族男子的耳环,讲究硕大,显得粗犷豪爽。有些民族女子的耳环,则讲究小巧玲珑,显得精致细腻。为便于佩戴,耳环多数为开口式,也有设暗扣的。西藏珞巴族男子佩戴的镶绿松石银耳环直径4.5厘米,单个重23.5克。云南彝族男子佩戴的大银耳环,直径9厘米,单个重41.5克。
耳坠,其实是耳环的延伸和发展,上部为耳环,下部为坠饰。其坠饰呈长方形、圆形、梯形、不规则形、铃铛、银片等多种造型,以及玉珠、翡翠串、银链等多种质地,琳琅满目。青海互助土族同胞佩带的白银耳坠,上部为挂钩,其坠饰为银须,长度达24.5厘米,单个重48克。甘肃肃南裕固族同胞佩带的白银耳坠,上部为大银耳环,其坠饰为珊瑚等彩珠,长度达20厘米,单个重81克之多。
耳挡,在所有耳饰品家族中,其历史是最为古老的,其最初的形态是以煤精制成。据科学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东北辽宁沈阳红山文化中已经用煤精制作耳挡。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各民族的先民制作、使用耳挡的历史至少有6000年之久。耳挡,又称耳筒、耳柱、耳塞,是一种直接塞入耳饰孔的饰品,及至近现代主要流行于贵州、云南、广西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相继出现过伞形、鼓形、花形、柱形、丁字形等不同造型、多种质地的耳挡。而且制作工艺也是繁简不一,有的精雕细刻,镶金镀银,镂花嵌珠;有的则简略许多。因此,名称也五花八门,各有不同。云南德昂族妇女佩带的耳挡多为柱形,有的以竹管为胎,外通体包银,银皮上再箍数道黑色马尾鬃,黑白相间,典雅古朴;另有一种银柱耳挡,柱头镶嵌珐琅花,柱顶孔内塞以彩色绒线须,柱身垂有十多条银链,银链下或垂银片或垂银泡,制作独具匠心,富有情趣。
耳牌,是曾流行于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的一种中年妇女使用的耳饰品,也是景颇族银饰工艺品之一。耳牌,呈长方形,长约13.5厘米,宽4厘米,银片上有精美图案,下端吊坠三串悬铃。
耳挂,硕长、精致,多为珊瑚、玛瑙、绿松石等名贵宝石制成,一般为男子右耳佩戴,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藏族地区,造型、规格以及用料在不同地区又有所差异。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藏族绿松石耳挂,长53厘米,重190克。这件耳挂,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圆形耳环,耳环上镶有15颗小绿松石,组成一个圆形;下部分为耳坠,耳坠从上至下依次镶有21颗不同规则的大绿松石,组成一个柱形。这件耳挂的佩戴方式是,将耳环套在右耳的耳饰孔内,耳坠部分则下垂到肩前,为防止过重将耳饰孔撕裂或减轻耳饰孔的压力,还特意在耳环上附加挂绳套在耳朵上。
佩戴耳饰品,是与穿耳的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穿耳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多数情况是一耳一孔,也有一耳两孔或三孔。云南德宏地区的景颇族妇女40多岁时蓄长发作髻于头顶,包头帕,两耳各穿两孔,上孔戴耳牌,下孔戴耳棒。而浪速支系的景颇族妇女则穿三孔,上孔戴耳环,中孔戴耳牌,下孔戴耳棒。清代满族宫廷中的皇后、皇妃也都有类似的传统习俗。最多的当数云南独龙族,以前曾有“耳穿七孔”的习俗。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
2025-11-10女真族酒宴:女真人是满族人的祖先,每天一项日常事务就是喝酒,每喝必劝,尽醉而归。景祖乌古酒时,女真人酗酒成风,世祖劫里钵曾醉后骑驴入定。他们喝酒的办法豪放到不用杯子,而共用一只酒桶,大家依次舀酒痛饮。每逢婚嫁,夫婿和亲戚到女..
2025-11-10在中国少数民族中,除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外,一般都有“无酒不成礼”的传统待客心理.少数民族在饮酒时很讲究敬老的礼节。苗家迎客酒:一有客人来到苗家山寨,村民便在崎岖的田坎路上设置拦路酒。苗家的拦路歌,拦路酒,少则3~5道,多..
2025-11-10全球碑酒大麦供不应求大麦具有生育期短、早熟、丰产、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又因营养价值高,兼有食用、饲用、酿造等多种用途,因而在发达国家或干旱地区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谷物之一。上世纪全世界大麦种植面积增长翻番,面积和总产仅次于..
2025-11-101、象形文字纳西族东巴文2、汉字及其变体汉文、方块壮字、方块侗字、水书、白文。3、音节文字纳西族哥巴文、彝文。拼音文字(一)印度字母体系——藏文、傣文。(二)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吾尔文、老哈萨克文以及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
2025-11-06少数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
2025-11-06已婚老外西拉斯梅纳德(silas Maynard)在中国疯狂猎艳偷拍中国女孩有一个老外,叫西拉斯梅纳德(silas Maynard)。他..
2025-11-05湖南是我国内陆地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全省有一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县区。此外,还7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半数的县、区,99个民族乡。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五普”统计数据,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达641万余人。全省55..
2025-11-04宣城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在宣城均有上千年制作历史,宣纸、宣笔、徽墨自古为翰墨名家推崇。宣纸,产于古宣州泾县,质地绵软、洁白,不腐、不蠹,有“千年寿纸”之誉。宣笔制作有..
2025-11-02对于很多人来说,海峡是中学学习地理时最头疼的事情,因为世界上的海峡众多容易弄混,但它们都非常的重要,除了世界上..
2025-11-01中国UFO事件:新疆ufo事件悬停5小时 央视披露真相1981年7月24日晚的螺旋状UFO,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陕西北部交界地区..
2025-10-317日,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当代最大规模的佛教造像艺术展上,百余件佛教艺术精品引发观展热潮。中国当代艺术手法与佛教传统造像工艺的创新“融合”,使古老佛教造像焕发出新的时代意义。佛教文化是人类最古老文化之一。公元一世纪,随着大..
2025-10-29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