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王国的风俗礼仪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面和我国西藏毗邻,东界锡金、东南、南、西皆与印度接壤。
尼泊尔王国简称“尼泊尔”。全国面积14.7181万平方公里。人口1750万(1987年)。主要为尼泊尔人及比哈尔人,其次还有印度斯坦人和尼瓦尔人等。尼泊尔全国分14个大区,大区以下设发展县、乡(镇)。首都加德满都。货币为“尼泊尔卢比”。国语是尼泊尔语,它通用英语。
尼泊尔国外由来的传说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有说是为纪念古代一圣人而得名的。古代曾有一个名叫“尼”的大圣人,扑灭了一场大火,防止了当地森林的毁灭。为纪念“尼”对国家的“救护”,故名为“尼泊尔”。“救护”即为“泊尔”之意。也有的说,在尼泊尔语里,“尼”的意思是“中间的”,“泊”的意思是“国家”,“尼泊”的意思就是“中间的国家”。因其地处印度和中国两国的中间,所以就被称为“尼泊尔”。还有的说,在藏语里,“尼”为“家”,“泊尔”为“羊毛”的意思。因其盛产羊毛织品,所以被和为“羊毛之家”,即“尼泊尔”。18世纪中叶,以廓尔喀地区为发祥地的廓尔喀王朝强盛起来,并于1768年统一了整个尼泊尔,因此廓尔喀就成了当时的尼泊尔的国名。
一、社交习俗
尼泊尔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尼泊尔人重礼仪,礼节多种分等级;大多信奉印度教,伸舌迎客表敬意;
热情礼貌心诚实,为人谦逊好客气;崇拜黄牛为“圣明”,保护国兽入法律;
“同意”头语用“摇头”,“点头”表示“不同意”。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尼泊尔人迎宾方式既独特又隆重。贵宾到来时,从机场到宾馆,一路搭起道道拱门,拱门两侧各置一个金光灿灿的黄铜罐,上面插满鲜花。宾馆内,到处点着古香古色的酥油灯。他们还有以童女迎宾的特有习俗。视童女为圣洁的象征,无论是国王出记还是迎送外宾,在机场上,总要安排5位童女敬献鲜花,以示吉祥。他们在贵宾临门时,一般都要举行点酥油灯的仪式。主持欢迎仪式者,在客人抵达之后,要亲自点燃油灯,以此象征着“温暖”、“光明”和“友情”。他们在秋、冬季节迎宾时,往往要燃起篝火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主人还要演唱民间歌舞,以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敬意。他们宴请宾客时,按传统礼节要在宴席上点燃许多红烛。认为这样可以使宾主之间更加亲切,是一种增加友谊的真诚表示。尼泊尔廓尔喀族人不论男子都喜欢戴鲜花。通常男子把鲜花戴在帽子或身上,而女人戴在头上。每逢节日,人们也以鲜花为赠品送给客人,以表示相互间的祝福。
尼泊尔人向客人、朋友或长辈递送东西时,都要用双手奉上,如双手递送不便时,则要用左手指尖抵住右臂。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惯于用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他们在与客人的交往中,有赠送礼物的习惯。他们在与朋友见面之时,总愿意送一顶尼泊尔小帽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与朋友告别之时,总习惯把一种手工精制的鞋送给上路的朋友,以表示祝愿朋友前程似锦。他们对黄牛极为崇拜,并尊黄牛为“国兽”。他们还视黄牛为“神牛”;视黄牛的两角为“两座圣山”;视黄牛的眼睛为“日月神”;视黄牛的奶为“圣海”;视黄牛的尿为“圣河”;视黄牛的屎为“吉祥之物”。他们在生活中离不开黄牛屎,平时要经常用黄牛屎来擦洗锅、盆及各种餐具等,以此来祈求和保障家庭的人口平安。他们对狗有着一种很深的感情。认为狗是最忠实、最可靠的吉祥动物。并视狗为勇敢、神圣的象征。他们对乌鸦颇为喜欢和爱戴。他们认为乌鸦具有为人类奉献的高贵品质。因此,人们都视乌雅为吉祥之鸟,并对乌鸦备加爱护。他们格外喜爱杜鹃花。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拉丽格拉斯”,并把杜鹃花视为美好的幸福之花,看成是吉祥的象征。人们尊杜鹃花为国花,并将其形象地绘制在自己的国徽上。
二、礼节礼仪
尼泊尔最常见的礼节是合十礼。施此礼时,双手齐胸合掌,同时口中道着“纳摩斯德”向你问好。“摸头礼”是国王对下属、臣民的礼节。一个尼泊尔人如果能得到国王的抚摸,那将是终生的荣幸。他们晚辈见长辈要施“吻足礼”(即跪下来吻长辈的脚,长辈在晚辈的头上拍一下以示还礼)。低种姓的人在拜见比自己种姓高贵的人时,或拜见上司、长辈时,则要施“掬手礼即是施礼人在俯首躬身的同时,双手呈掬水状,并使双手尖触到自己的额头)。随着社会的发展,握手礼在尼泊尔也开始命名用,在挚友相见时,常以握手来表示问候。在山区,人们初次见面时,都要伸出舌头向对方致礼。那里的人们,把这种礼节看成是以赤诚的心在欢迎你。尼泊尔妇女,除非同非常熟悉的人,一般是不握手的。
三、信仰忌讳
尼泊尔人大多信奉印度教和佛教。
尼泊尔人在敬黄年为神的习俗。不管是谁,是有意或无意的伤害“神牛”者,教要受到罚款或法律制裁。他们忌用毛皮做任何物品。他们认为动物的皮是不洁净的。他们忌讳水牛、公羊、公鸡。人们都把这些动物视作邪恶的象征。他们忌讳有人触摸他们孩子的头。认为这是极不礼貌的。
尼泊尔人在饮食上,一般不爱吃海参等类怪形食品;不爱吃姜。
四、饮食习惯
尼泊尔人每日一般习惯两餐,早晨通常是奶茶和饼干。晚餐为正餐,一般较为重视。惯以米饭或面食配上些菜肴。他们习惯吃西餐,对中餐也是极为乐于品尝的。他们用餐习惯使用刀叉或筷子,而习惯用手抓饭。
尼泊尔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用餐讲究实惠,注重菜肴的香、脆。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酸、辣、甜味。
③主食以米饭为主,时而也吃点面食。
④副食爱吃羊肉、鸡、鸭、鱼等;蔬菜爱吃西红柿、洋葱、辣椒、土豆、鲜笋、菜花、山芋等;调料爱用辣椒粉、胡椒粉、盐、醋、糖等。
⑤制法对炸、烤、煎、熘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川菜、粤菜、京菜。
⑦菜谱很欣赏什锦拼盘、香酥鸡、锅烧鸡、羊肉泡馍、北京烤鸭、青椒肉片、番茄肉片、辣子鸡丁、干炸大虾、酸辣丸子、糖醋鲤鱼、手抓羊肉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喜饮浓咖啡、红茶、果露汁、桔子汁以及矿泉水等饮料。
⑨果品爱吃香蕉、柑、桔、西瓜、青果等水果,干果喜欢核桃仁等。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节日礼仪春节拜年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欢迎阅读与借鉴。节日礼仪春节拜年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
2025-06-28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拜年礼仪常识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小编精心推荐:礼仪常识|饮食礼仪|个人礼仪|接待礼仪|敬酒礼仪拜年礼仪常识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
2025-06-28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礼仪常识的文章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与借鉴。更多关于礼仪知识的精彩文章敬请关注礼仪常识栏目。 礼仪常识栏目优秀范文汇总1什么是礼仪2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3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4面试礼仪常识5中国文明..
2025-06-28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下关于中国礼仪礼节内容由为您整理提供,欢迎阅读与参考。中国礼仪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碰见..
2025-06-28许多国家在举行大典或迎送国宾时,往往要行隆重的鸣炮礼。按照惯例,鸣炮21响为最高规格,每用于国家大典或迎送外国元首的仪式;19响为二级规格,多用于迎送外国政府首脑的仪式;17响是三级规格,多用于迎送外国政府首脑副职的仪式。有些国家的..
2025-06-28在一些重要场合,即使穿着套裙还是不能够表达郑重,这时候应该穿着礼服。作为我们中国女性的礼服有四种可以选择。中式礼服。最常用的中式女礼服为旗袍。作为礼服的旗袍最好是单一颜色,一般常在绸缎面料上刺绣或饰物。开衩不宜太高,以到膝关..
2025-06-28礼仪的作用概括地说,是表明大家不一样位置的互相联系和调整、处置大家互相联系的手法。礼仪的作用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的作用尊重的作用即向对方表明敬重、表明敬意,一起对方也还之以礼。礼尚往来,有礼仪的往来行动,蕴含着互相的敬..
2025-06-28彝族对“阿依德波堵”习俗特别重视。“阿依”即小孩;“德波”意指门外的世界、空间、“堵”即出露的意思。“阿依德波堵”可译为“出门见天日”。婴儿诞生三天后到月底这段时间内,要请毕摩选定婴儿“阿依德波堵”的吉祥日,行出户礼。这天,先..
2025-06-28裕固族人生性豪爽豁达、热情好客,在交友待客方面非常注意礼节。客人来了,主客居首位,然后按辈分、年龄依次就座。先用奶茶招待,在碗里放酥油、炒面、曲拉、奶酪皮,茶后用手抓羊肉、青稞酒招待。在招待大头目、活佛等人时,不仅献羊背子,..
2025-06-28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人口约20万,新..
2025-06-28作为黄种人一般以肤色白里透红为最易配色,正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将其作为标准肤色来简述服饰色彩的搭配。服饰色彩的搭配应遵循一般的美学常识。服装与服装、服装与饰物、饰物与饰物之间的色彩应色调和谐,层次分明。饰物只能起到“..
2025-06-28关于男士西装的穿着礼仪交际场合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是西装。因为西装在造型上线条活泼而流畅,使穿着的人潇洒自然,风度翩翩,富有健美感;在结构造型上与人体活动相适应,使人的颈、胸、腰等部位展舒坦,富有挺括之美;在装饰上胸前饰以..
2025-06-27宣暄者,应酬之语是也。问候,也就是人们相逢之际所打的招呼,所问的安好。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应用的情景都比较相似,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
2025-06-2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