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体诗歌一向讲究押韵。严格的押韵,就是韵脚字的韵母和声调都相同,以此来形成一种音律的回环美感。最早的诗歌押韵,自然没有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应该都是作者以母语方言为标准。在音值上,不同方言对某个字的读音会有差别,但对字音的归类,却可能相同。例如《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鸠”“洲”“逑”不仅在当时是押韵的,用今天的普通话和许多方言朗读,也是押韵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韵书》出现在魏晋时期,它首先按照声调标准将汉字归类;同一声调的字,再按韵母标准归类;同一韵母的字,又按声母标准归类。唐代以后,《韵书》成了人们写作格律诗赋的统一标准。这一标准是书面上的硬性规定,与社会口语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后来更是渐行渐远了。今天,人们并不知道一个字在《韵书》中的实际音值,只知道在当时的读音分类情况。
今天人们用普通话读古体诗歌时,常会遇到韵脚字不押韵的情况。例如白居易《续古诗》:“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拆?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为闺中妇,死作山头石。”诗中的“役、碛、客、隔、拆、迫、易、石”是一组在韵书中都属于同一韵的字,但用普通话来读,便不押韵了。
有些人不甘心于无法感受韵律的回环美,便采用了类推读音的做法。比如,“斜”在《平水韵》中归“下平六麻”,经常被用作韵脚。例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月红于二月花。”这些诗都用“花”“家”与“斜”押韵。而“斜”在普通话中读“xié”,与“花”“家”韵母的音值不同。于是有人主张用“花”“家”的读音类推,将“斜”读为“xiá”,以求和谐。这一做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流行。
但是问题来了,这种类推的做法能不能贯彻到其他诗歌中呢?
例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夏竦《廷试》:“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遇到这种情况,可不可以将其中的“奢”和“蛇”都读为“she”呢?再如,“下平六麻”韵中还有“车、邪、遮、赊、耶、嗟、蜗、爷、些”等字,如果它们出现在诗歌的韵脚上,是不是也要将韵母改读为“ā”呢?
汉字古音的音值确实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各种拟测都只能聊备一说。前人用当时的语音读《诗经》,发现韵律不和谐,就提出“叶韵”一说,受到后来的研究者诟病。实际上,将“斜”类推而读为“xiá”,和“叶韵”几乎是一样的。如果这种“类推”被容许,古诗韵脚的读音可就要乱成一锅粥了。
明代陈第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我们只能笼统推测诗歌韵脚读音在当时是和谐的。进一步深究的话,甚至在当时也未必和谐。因为中古以来人们按照《韵书》的规定押韵,并不照顾韵脚字在当时口语中的音值。笔者认为,在古体诗歌阅读中,知道这些韵脚字在《韵书》中是一个韵类,是具备韵律回环美的,这就够了,而不宜采取将“斜”读为“xiá”一样的做法。
到南北朝,文人开始注意并重视到,在行文中将字音的调节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其讲究已经十分细密了。这种对韵脚字以外文字的音律讲究,导致了律诗的产生。律诗的平仄模式,是古人在长期创作实践中获得的平仄最佳匹配状态,利用字音的平仄对立,营造了声律的起伏变化美感。
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所用的平仄模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其中“生”在第五个字的位置,可平可仄,其余字音都符合模板规定。这里的“看”读平声“kān”,才符合模板的规定,如实传达声律效果。“看”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多音字,读“kàn”时,指“使视线接触人或物”;读“kān”时,意为“守护照料”。因而,人们根据意义容易将“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看”读成去声“kàn”。
此外,像“过、思、听、忘、望、叹、论、醒、凭”等,在古体诗歌中都有平仄两读的情形,出现频率很高,应该引起注意,随时辨识。
古体诗歌有一套知识系统,教和学都应该尊重它;遇到有关问题,应当予以足够的说明,使循序渐进的知识积累保持一贯性。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下关于中国礼仪礼节内容由为您整理提供,欢迎阅读与参考。中国礼仪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碰见..
2025-06-28“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
2025-06-27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板画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
2025-06-22白伯骅,中国画家,1944年出生於北京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白恩佑,擅长书画,为清代咸丰年间翰林。1965年夏,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业学校。1972年师从着名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潜心研究中国人物画直至1986年蒋先生仙逝,深得先生..
2025-06-21吴休,原名吴衍休,1932年生于四川,1949年肄业于四川省艺专,196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调入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为研究生,1964年毕业后留任专业画家,1984年任副院长,1992年退休。历任北京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025-06-218月1日,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1日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被誉为“音乐教育领域奥林匹克”的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自1953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中国召开。简短的开幕式后,大型多媒体音乐舞蹈晚会《五彩丝路》在热情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上..
2025-06-18发生在中国真实的怪事有哪些: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双鱼玉佩1、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 1995年;哈尔滨猫脸老太太事件..
2025-06-1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