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理风水学看城市的变迁

2024-11-24 08:02术数

为什么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讲两句话,

第一句: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第二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因为生活的舒适度,

不要小看这个城市空间的舒适度,这个确定了一个城市的宜居程度。

两广和福建三地人是不知寒暑的,因为只有暑没有寒。关外地区(长城以北)则一年大半时间是寒天,夏天也是清凉的,所以有北京去承德避暑的习惯,因为相对北京夏季的温度,承德好像没有夏天。

当然时代在变,我小时候那会夏天北京很少能上30度,一般32-33度都叫热,最近20年动辄40度高温,究其缘故在于北京的城区扩大的太厉害,以前四九城也就是现在的二环内才叫北京城,现在六环外就是河北了。大面积的城市化造成绿化率消退,还有植物多样性的减退,都是北京城温度上升的缘故。

现在的城市概念和以往已经不完全相同了,以前古人建城讲究请钦天监堪舆地界儿在那,比如南昌城的城墙只在现在的八一大道,老福山,站前西路,至抚河桥,滕王阁序,转阳明路这一圈地,以往南昌市下雨,从不超过洪都大道这一圈位置,老南昌应该有印象,这是因为南昌的地界儿在今天洪都大道以内,这叫风雨不出界。出了洪都大道就不叫南昌城,算别的地界了。

我们小时候,八一桥那头,龙王庙一带,李家庄一带,到南昌都叫进城。而老北京城则是指二环内的四九城,出了二环都叫城外,现在通州等周边县都囊括进北京了,其实地界儿都不同,风雨也不同。以前出北京城去天津卫还有上百里路,现在北京和天津就隔着一条马路的宽度。

有句老话叫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为撒子啊?气候会产生差异,气候产生的差异就会导致风俗的不同,生活习惯就会各有区别。

现在城市扩张的厉害,中国的超级大城建设是人为强行改造出来的,把地填平修整出来,全部建成高楼大厦,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安置更多的工厂、单位。但也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因为自然的湖泊,森林,山丘都没了。这些自然生态的去除,也是导致北京城进入新世纪后夏季气温持续升高的缘故,特不适合人居住,夏天热死狗,冬天其实也冻死狗。最近几年北京开启外迁工厂学校的工作,就是上面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做出改变来调整现状。

国外的超级大城的形成与国内不同,是经过数百年时间的自然聚集形成的,比如说纽约,其实分成纽约州和纽约城,纽约城现在人口在八百万-九百万之间,但整个纽约在三千多万人口。有点像上海,上海的老城也就差不多千八万人口,但整个上海户籍人口二千多万,实际无户口的打工人也有这个数。但因为上海开埠比较早,在规划上各区功能承担很早就进行了分类,上海老城区和新区之间的自然地貌没有完全被填抹掉。不过其他城市就没那么幸运了,所以刚才也讲到北京城在前些年意识到自然生态的重要性,开始外迁学校和工厂,换取城市的空间舒适度。

我们再来看苏杭,苏州的特点是周边水多山多,杭州则是城在山水中。不论是苏州的金鸡湖还是杭州西湖都很大,大到人们不会想到去填平改造。象南昌八一大道以东永外正街那块原本有很多小湖,建国后就逐步填平改造建了房屋,城内的四胡,孺子亭公园内的西湖现在的水域不足我读书时的一半,北湖现在徒留了个名字,只有东湖和南湖贯通后还维持着原本的面积。

湖泊的作用是什么?相当于净化器,净化城市的空气质量。湖泊少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就会下降。

而树木则相当于城市的肺,吐故纳新增添空气里的氧气。城市绿化的减少和树木品种的单一,一度在九十年代造成城市酸雨,一下雨水滴入眼睛会让人疼痒难受,严重地区还会造成发炎红肿。

好在进入21世纪后国家和地方都开始重视起这些问题了,重新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率,一段连麻雀都看不到的南昌,在最近十年很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鸟类在身边飞翔,城市的环境品质和三四十年前我小时候差不多状况了。

那么从命理学的角度来看,以往古人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低,所以堪舆出的地方大小如何,只能依据地理环境设定。一般来说县这一级别才会修筑城墙,乡镇是不会筑建城墙的。所以有句老话叫皇权到县止,也就是说以前皇帝对国家的管理权到县一家就是力量极致了,县以下就靠县令和当地乡绅协调合作。

如何确定一个地方可以筑城安居?水源,气候,周边山势对交通形成的难易度,地貌的稳定度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都是堪舆先生要鉴别的。

你看山地整平后建筑的房屋与填湖后建造的房屋相比,理论上前者就强过后者,因为地质构造稳定度高,就不容易在遇到灾害是造成房屋的损坏。岩石山体就比土石山体稳定度高,你去看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山体多数是土石结构的山体,华山,泰山这类岩石结构的山,你去翻阅历史记录有过崩塌记载嘛。但这种岩体山脉附近难以耕作也不宜居只适合修仙,所以你看除了庐山上面有城市,其他名山大川都是佛道两家在上面修行。

什么地方适合居住?

最好的是大型山谷的中央,靠近河流或湖泊的高地。所以你看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长江以南虽然早在夏商周就有开发,但直到周朝春秋时期,吴越两国才登上中央舞台飙戏。而真正到了晋朝衣冠南渡后,中原的世家举族南迁开始,现在的江浙沪包邮区才得到深度的开发,那时最北边的扬州才成为重要城市,而后随着大唐帝国的盛世,苏杭才正式进入大众的眼界,成为最宜居的城市享誉至今。

小桥流水人家,才成为中国人最梦想的生活画面。

苏州园林,才是人类最理想的家园。

作者:明锦堂易学研究工作室

  • 揭秘金星古城遗址之谜,两万座城市遗址

    宇宙探索是现今人类的前沿科技,世界各国纷纷发射探测器或者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金星古城遗址之谜就是苏联探测器..

    2025-09-05
  • 命理关乎格局,改变须靠修行

    常有人问我,命理可否改变?我的回答是既可以又不可以。这并非故弄玄虚之言。不可改变是因为人出生之时的环境不同已经..

    2025-09-03
  • 命理 | 好运的源头

    中国有句祖训:三分命,七分运。所以,绝大多数人是相信运气的。然而,人生好运不是求来的,那么好运的源头在哪里?01..

    2025-09-03
  • 命理谈用神

    用神这一个术语,在命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用神的原始广义观点,在“玉井奥诀”文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如“善恶..

    2025-08-31
  • 春节见闻、命理小记

    春节,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家,难得过一个清净祥和的节日,期间多数都是走访亲友,见见老友。1见师兄,他是老家远近闻名..

    2025-08-31
  • 命理杂谈与些许感悟

    “甲木参天,脱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炽乘龙,水荡骑虎。地润天和,直立千古”。这段话是节选自命书古籍《滴..

    2025-08-30
  • 命理漫谈之缘分

    注:这是欠了朋友颇久的一篇文章,刚好今天等女儿上课无聊,看着星巴克窗外的人来人往,忽然有了点感觉,随性写几句。..

    2025-08-30
  • 命理学中的小福气

    昨天和朋友聊天聊到了身边一个朋友,27岁白手起家一年之内买了1千W的固定资产,5年前还租我们当地几百元一个月的煤屋..

    2025-08-29
  • 命理改运

    从踏足预测命理的漫漫途中,经常会遇到如何改运的话题。譬如一对男女预测婚姻,从八字来看是不合适的,即使强行走到一..

    2025-08-28
  • 命理调候感悟

    传统命理著作当中,“调候”用神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比如寒木喜向阳,夏木喜水润等等。而一个人的成就也与调候用..

    2025-08-28
  • 命理江湖——不怕技多压身,就怕一门认真

    我有师傅,我的师傅也有徒弟,他真正的徒弟只有一个,是我本家的叔,也姓付。算起来,我的师傅是我的命理启蒙老师,我..

    2025-08-27
  • 河南暴雨致洪带来的命理思考

    河南郑州,千年难见的暴雨导致商都沉沦。在感叹大自然的威力之余,我们应该也能发现自己身上存在许多问题。面对洪水波..

    2025-08-26
  • 你天天搞风水命理,不怕五弊三缺么?

    前些日子努力挣扎了一番,总算从疲惫的沉默中鼓捣出几篇公众号,算是对自己和读者,略微有了一点交代。偶尔看看后台大..

    2025-08-10
  • 命理学与风水

    今日与大家探讨一下命理学与风水。一. 命运与风水一个人的居住地的风水,是由命盘决定的。首先,通过一个人的命盘(无..

    2025-08-09
  • 命理的意义在哪里?

    学习易经命理这段时间,我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对待命理测算的问题上,大多数人都处在一个极度傲慢的状态,特别..

    2025-08-09
  • 证券交易+阴阳命理,是哗众取宠还是创新黑科技

    中午吃饭的时候,朋友神神秘秘地给我发了一份pdf文件,说我的福利和春天来了。收到文件的我大喜过望,还以为是色图,..

    2025-08-08
  • 命理分析贝壳左晖为什么去世的原因

    今日醒来就看到一条推送,链家地产创始人,贝壳平台董事长左晖先生因病不治于5.20逝世。然后在公司离职员工群也看到了..

    2025-08-06
  • 兵法+命理=胜利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历朝历代都在改革。而改革就离不开战争,往大的说是征城夺地,往小的说是矛盾护抵,故而..

    2025-08-06
  • 当命理师打开了经书

    命理到底如何起源?它最开始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总结出来的,还是发明出来的?最开始使用命理的人,又是谁?如果你开始..

    2025-08-05
  • 命理相克不要怕,也许是另外一种福气!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八字、五行、生肖甚至星座等等,可能存在相克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在一般人的印象..

    2025-07-18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