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绍基出入于阮元、程恩泽之门,通经史、律算,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他是近代提倡宋诗的重要人物之一。论诗主张“人与文一”、“先学为人”,而后直抒性情,“说自家的话”(《使黔草自序》、《与汪菊士论诗》)。他作诗“宗李、杜、韩、苏诸大家”,不名一体,随境触发,较为真挚为“宋诗派”重要倡导者之一。他有过讥刺时政的诗作,如《沪上杂书》“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对外国侵略者盘踞租界深为愤慨。但由于仕途挫折,性情拘检,他说“一切豪诞语、牢骚语、绮艳语、疵贬语,皆所不喜,亦不敢也”(《东洲草堂诗钞自序》),而强调“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诗作大都是登临唱和、书画题跋及抒写个人生活感受,很少涉及社会政治内容,如《沪上杂书》感慨外国侵略者盘踞之类很少。他的山水诗善于以平实自然的语言白描客观景物,颇有特色,如《山雨》、《望飞云洞》等。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很高。各体书熔铸古人,自成一家。草书尤为擅长。何绍基的楷书取颜字结体的宽博而无疏阔之气,同时还掺入了北朝碑刻以及欧阳询、欧阳通书法险峻茂密的特点,还有《张黑女墓志》和《道因碑》的神气,从而使他的书法不同凡响。何绍基的小楷兼取晋代书法传统,笔意含蕴,行草书融篆、隶于一炉,骏发雄强,独具面貌。他的篆书,中锋用笔,并能掺入隶笔,而带行草笔势,自成一格。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徘徊于颜真卿、李邕、王羲之和北朝碑刻之间,有一种清刚之气;中年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醇厚有味;晚年何绍基的书法已臻炉火纯青。济南大明湖历下亭楹联杜甫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即为他所书。历下亭东壁仍存其《重修历下亭记》石刻。
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着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初习颜,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史年作品传世较多。尤以篆隶法写兰蕙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何氏博学多才,尤工于诗。有《东洲草堂集》。何氏晚年寓沪,卒于吴县,归葬长沙南郊石人冲。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何绍基是一位大书法家,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在晚清宋诗派中他是一位健将,擅于描绘山川。如其七律《元象》中有“石根水怒水根石,天外山惊山外天”一联,上句比喻人世风波之复杂、险恶,下句又展示人类进步之不可限量,耐人咀嚼。
何绍基为官,因言事降调,于是远离官场,周游各地,以书法着作自娱,晚年倦游,在长沙生活,与黄道让、王先谦、王]运等人相唱和,成为长沙诗坛雅韵之一章。
《隶书七言联》何绍基曾曰:“如写字用中锋然,一笔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这事切要握笔时提得起丹田工,高着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当真圆,大难,大难!”,由此可见其对中锋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
我以为晚唐是中国书法史上佛教精神表现得最明显、最彻底的一个时期,它给中国书法艺术以深刻的启迪。 众所周知,佛教在晚唐时代,主要是禅宗,特别是主顿悟的南宗禅。南禅特色,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认为只要“本心..
2025-10-28杨凝式生活的时代,正是唐王朝走向灭亡继之以五代战乱的时期。这位才子,势必变为怪才,甚至要以疯子的病相求得免祸存身,而他借以慰籍心灵的书法艺术也自然端庄不起来了。他的表现其精神个性的行书也可以说正是他所遭遇的这个衰乱时代的在他..
2025-10-12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全篇开始一段用笔沉稳。速去援来,应规入矩,就象交响曲的引子,意和气平;中间写得兴起,笔势渐转放纵,点画相连,钩环牵引;到了后段,随逸兴遄飞而达到高潮,只见笔下生风..
2025-10-12据《旧唐书》载欧阳通“少孤,母徐氏教其父书。每遗通钱,绐云:‘质汝父书迹之直。’通慕名甚锐,昼夜精力无倦、遂亚于询”。由此可见,欧阳通的书法渊源家法,尽学父书,《述书赋》有“继美”之誉,并赞之曰:“父掌礼邦,子居庙堂,随运变..
2025-10-12书法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亲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书法教育改革已成了时代的呐喊和教育的主旋律。要继..
2025-10-12时下,名家书画因被人们视为“软黄金”而争相购藏,显得炙手可热。但是由于造假日渐猖獗,市场鱼龙混杂,买家常不免被投机者所害。当前在书画投资中主要存在以下五大误区,需引起广大藏家的警惕与注意。听故事一些造假者为了兜售他们手中的赝..
2025-10-11目前在国内,书画艺术品的投资是一个特殊的门类,许多人将“书画收藏”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其投资效益往往比别的项目更显著,其增值幅度也超过别的投资。它的特殊性在于书画艺术品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结晶,既..
2025-10-11北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武夫,与其弟赵光义在文化素养上有所不同,但当他得天下之初(960―975),即留意搜求书面,赵光义时(976―996)更有过之。赵光义以苏大参镇守金陵,即南唐旧都,命其就墨守成规区内访求名贤墨迹,“后果得千余卷上进”。..
2025-10-11面对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活跃,投资书画诸多益处的逐步呈现和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中国书画的爱好潜质亦不断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向往步入投资收藏中国名人书画之途,以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经济上的回报。但是,面对既丰富多彩又错综复..
2025-10-11近几年国内日益火热的收藏市场,已经让有着悠久历史的书画艺术成为了最为热门的收藏品种。对书画有爱好的人来说,除了收藏欣赏之外,书画也被当作了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成都广域鑫成艺术品投资部总监代成英向笔者表示,虽然书画收藏与..
2025-10-11尽管不少观点认为今年春拍艺术市场仍处于调整期,但一个可见的事实是部分市场正在渐渐复苏,“只有作品的好坏,没有市场的好坏。”一位书画收藏家在上周的朵云轩春拍后如是说。这从上海、杭州两地春拍中的书法作品行情或可见出端倪所在。曾有..
2025-10-11书法是汉民族经过数千年的积累,逐渐积淀、形成、完善的民族艺术,其历史渊薮决定了书法在未来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始终具有其相对清晰的发展轨迹。中国书法与其他国家、民族的“书法”虽然有共同之处,有一定的关联,但中国书法是沿着本民族的..
2025-10-11文徵明于书法则是博习专精的典范。文徵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文徵明小楷《真赏斋铭有叙》》的主要..
2025-09-20自魏晋以降,篆书一体逐渐走向了沉寂,擅长篆书的书家,已如晨星。直至清代,伴随着金石学、考据学的兴起,才迎来了篆书复兴昌盛的春天。乾嘉年间邓石如出,彻底打破了篆书低迷的僵局,开辟了新的生面。邓石如改变了过去几百年的作篆方法,充..
2025-09-20古人写作书画,一般是在纸或绢上。因此,如果能对历代绢、纸有所了解,对鉴定书画的真伪尤为有用。中国绢的发明在纸之先,用绢来作书画的年代也比较早。不过绢有一个缺陷,就是保存的时间不象纸那么长。无论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损伤,..
2025-09-19在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史上,有关书画同源这一话题,历代不乏论述,但多局限于书画之观象思维。其实,此处“源”字,应包含二义,其一为“象”,其二为“神”。本文拟就以上二义进行如下分析。所谓“象”,是指文字与绘画在远古时期均源于古人的..
2025-09-19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宇宙间一根芦苇,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王存臻先生就是一根燃烧着思想之火的芦苇。他的思想超凡脱俗,神游宇宙,催生了“宇宙全息统一论”这枝宇宙奇葩,一鸣惊寰宇。匠心独运,他又进一步提出了..
2025-09-19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一派繁荣,但同时局面又有些混乱,既有人谈其“文化盛世”,又有人评说其“乱象丛生”,令人亦喜亦忧。2011年,多家新闻媒体曝光了徐悲鸿之子参与“指鹿为马”,将中央美院油画系第一届研修班学生作品“指”为“先父徐悲鸿..
2025-09-19随着国内书画拍卖行情的快速升温,特别是古书画作品跨入“亿元时代”,各种五花八门、花样翻新的书画造假伎俩也相继出现。尤其是近一两年,一种以“高仿真书画印刷品充真”的造假手法在市场中屡见不鲜,许多印刷品已纷纷涌进大拍,以“书画印..
2025-09-19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