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的归宿都在六和寺,水浒传中的“六和寺”究竟在哪儿?

2025-01-01 12:36说文史的女人
旺夫女人缘分鉴定测桃花运月老姻缘
(仅限女性)
梁山大军平定方腊后,当年108好汉热闹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零零散散的二三十个好汉。在这些幸存的好汉之中,也有不少人没有跟随宋江回东京汴梁,接受朝廷封神,而是选择离开,如李俊、鲁智深等人,其中有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的归宿都在六和寺,那么“六和寺”究竟在哪儿?

鲁智深在六和寺圆寂

鲁智深在最后一战中,生擒方腊,立下不世之功。如果鲁智深跟随宋江回到京城,高官得坐,骏马得骑,然而他却拒绝跟随宋江回京。

鲁智深在六和寺中休息,有一天半夜突然钱塘江上潮声雷响。久在军中的鲁智深听闻涨潮之声,还以为战鼓之声,突然跳起来,拿起禅杖,准备厮杀。寺中僧人告诉鲁智深,并不是战鼓声,而是潮声。原来那天是八月十五日,三更子时会涨潮。鲁智深恍然大悟,想起他的师父智真长老曾赠予他四句偈语,最后两句是“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此刻便知道自己的大限到了,即将圆寂。果不其然,这晚鲁智深洗漱完毕,换了御赐的僧衣,留下偈语,坐在禅床上,便圆寂了。

宋江和卢俊义等人看了鲁智深留下的偈语,感叹不已,祭奠鲁智深,随后令大惠禅师在旁边的六和塔中火化了鲁智深。

武松在六和寺出家

武松看到自己的好哥们鲁智深在六和寺圆寂,又看看自己断去的手臂,再想想征讨方腊之战中战死的孙二娘、张青等好兄弟,心灰意冷,不愿跟随宋江回京,他于是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

宋江看到武松已经残废,没什么价值,于是没有过多挽留,任由武松在六和寺出家为僧,从一个假行者,成为一个真和尚。从此以后,武松再没从六和寺出去过,后被封为清忠祖师,活了八十岁,得道善终。

林冲病逝于六和寺

与鲁智深在六和寺圆寂、武松在六和寺出家为僧不同,林冲在平定方腊后,原本准备跟随宋江回京,重新进入官场。然而林冲的身体不允许,在大军驻扎杭州期间,得了风瘫,被迫留在六和寺中养病。武松恰好计划在六和寺出家,因此照顾林冲的重任便落到了武松身上。

因此,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的归宿都在六和寺,其中鲁智深在六和寺圆寂,武松在六和寺出家为僧,林冲在六和寺病逝,那么这个神秘的“六和寺”究竟在哪儿?

水浒传中的杭州六和寺,在现在的杭州六和塔旁边,始建于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在六和寺能够听到“十万军声半夜潮”,听涛比观潮更有意境,更能引发人的遐想,鲁智深就是在这儿听涛顿悟的。

为何三位好汉的归宿都是六和寺?

鲁智深和武松两人原本都是假和尚,都是犯了事,为躲避朝廷追捕,才不得已“出家”,其中鲁智深剃度为僧,武松以行者身份露面,但是此二人并不认可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念,奉行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有仇必报的江湖好汉作风。然而鲁智深和武松两人经过征讨方腊等一系列事情,已经厌倦了江湖上的打打杀杀,想要归隐山林,那么“真正出家”便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而恰巧梁山大军驻扎在杭州六和寺,因此六和寺便是此二人的首选。

至于林冲的归宿是六和寺,纯粹是一个意外,他在六和寺生病了,无法跟随大军返回京城。如杨志在出征方腊的时候,刚渡过长江便生病,被留在丹徒县养病。

鲁智深、武松、林冲三兄弟最后的归宿都是杭州六和寺,在天堂也不孤单,继续做好兄弟。

免责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jiuchisu@foxmail.com

最近更新

  • 《赛金丹》二卷.古本

    《赛金丹》,综合性医著。二卷。清·蕴真子集,刊于1847年。本书以介绍验方治疗为主。卷上杂论养生、病机、用药、炮制等,并附铜人图;卷下分列风寒、瘟疫、疟疾等多种病症的简易单方。pdf电子版大小:60MB,合计298..

  • 艺术品投资“雾里看花”当富豪投资艺术品

    佳士得曾推出的张晓刚作品2010年《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艺术品投资在富豪的理财投资方向上由第8位上升到第4位,相比其他城市,上海富豪更喜欢投资艺术品。大陆千万富豪们的收藏喜好依次是手表和珠宝、中..

  • 世界十大特种部队排名,中国神秘部队龙炎/成都军区特种部队上榜

    他种部队在一般人心中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些部队的军人各个都十分强悍。他们全部都可以飞檐走壁,就像是古装片里面的大侠一样,杀人于无形之中。他们打破人体极限力量,只是为了更好的保家卫国,接下来就有探灵网..

  • 古代科举制度对朝代的兴亡产生了哪些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为何说..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科举到底有多难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唐朝高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高考作为确定人生走向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疑都至关重要,榜上有名对于当下大多数人来说似乎都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在古代要想金榜题名绝..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