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称谓礼仪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
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
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例如,“陛
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
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拙荆”。
称自己的孩子为“*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事情为“*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古汉语中还有一类很突出的词,叫“谦敬副词”。例如“蒙、窃、幸、猥、辱、敬、
惠、谨”等等。
这些谦敬副词,和上面所谈的尊称、谦称以及委婉语、讳饰语等等,都是我国
古代的礼貌语言,体现了我国古代语言美的优良传统。
交友称谓
人总是要交朋友的。自古以来,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贫*交:穷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交:彼此没有作官而结交。
患难之交:同经磨练而成为朋友。
至交:友谊最深的朋友。
世交: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市道交:古时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而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人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常用客气语
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人给予方便。
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更新于:15天前-
巴基斯坦共和国的风俗礼仪
巴基斯坦共和国的风俗礼仪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theislamicreptiblicofpakistan),简解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面积79.6万平方公里。人口1,103亿,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首都伊斯兰堡。1951年6月21日与我国建交。巴基斯坦是穆斯..
2025-01-16 -
毛里塔尼亚国家的风俗礼仪
毛里塔尼亚国家的风俗礼仪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简称“毛里塔尼亚”。“毛里塔尼亚”得名于国内主要民族摩尔人。“毛里”和“摩尔”是一个名词的两种译法,译民族名为“摩尔”,译国名为“毛里”。意为“黑色的”,指黑皮肤的人。1958年定名..
2025-01-16 -
塞内加尔的风俗礼仪
塞内加尔的风俗礼仪塞内加尔共和国(therepublicofsenegal).简称塞内加尔,位于非洲最西部的塞内加尔河中下游。面积19.67万平方公里。国家不大,却是一个以生产花生闻名于世界的国家。塞内加尔是世界上第4大花生产国,也是世界第1大花生出口..
2025-01-16 -
尼日利亚国家的风俗礼仪
尼日利亚国家的风俗礼仪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简称“尼日利亚”。尼日利亚得名于非洲第三大河——尼日尔河。意为“尼日尔河流经的土地”。1961年10月11日,尼日利亚宣布成立联邦共和国。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东邻喀麦隆,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
2025-01-15 -
阿尔及利亚习俗礼仪
阿尔及利亚习俗礼仪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democraticpeople’srepublicofalgeria),简称阿尔及利亚。它位于北非西部,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人口2346万人。居民中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阿尔及利亚以逊尼派伊斯兰教为教,居民中穆斯林约..
2025-01-15 -
埃及国家的风俗礼仪
埃及国家的风俗礼仪埃及面积100.145万平方公里。地跨亚、非两大洲,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临地中海。埃及大部分领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埃及有约2900公里的海..
2025-01-15 -
埃塞俄比亚的习俗礼仪
埃塞俄比亚的习俗礼仪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东北临红海,面积122.3万平方公里,人口850万。居民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abeba)。货币:比尔ethiopianbirr.埃塞俄比亚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
2025-01-15 -
摩洛哥王国的风俗礼仪
摩洛哥王国的风俗礼仪关于摩洛哥国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有说西亚腓尼基人航海到达此地,被迷人的风光和景色所吸引,便赞此地为“摩洛哥”,意为“休养胜地”。又有说,“摩洛哥”源于阿拉伯语“马格里布”的转音,为“西方之岛”、“日落之乡..
2025-01-15 -
坦桑尼亚的风俗礼仪
坦桑尼亚的风俗礼仪坦桑尼亚位地非洲东部赤道以南,由大陆、桑给巴尔岛、奔巴岛和20个小岛组成。大陆东临印度洋,南连赞比亚、马拉维和莫桑比克、西邻卢旺达、布隆迪和扎伊尔,北界肯尼亚和乌干达。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两..
2025-01-14 -
日本茶道礼仪
日本茶道礼仪日本的茶道品茶是很讲究场所的,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茶室多起名为“某某庵”的雅号,有广间和小间之分。茶居室一般以“四叠半”(约为9平方米)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的称为广间;小于“四叠半”的称为小间。茶居室的中间设有陶制..
2025-01-14 -
中国古代礼仪:肃拜
肃拜,中国古代一种礼俗。“肃拜专行于妇女,雅拜,独行于夷狄,两者为礼,各具特性,解者多误。例如郑玄注《周礼》云:‘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撎是也。’郑注《少仪》曰:‘肃拜,拜不低头也。’《说文》撎下曰:‘举首下手也。’“《左传·..
2025-01-14 -
礼仪简述
礼仪如果分类,可以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但是五大分支的分类是相对而言,因为礼仪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各分支礼仪内容都是相互交融的,大部分礼仪内容都是相互贯穿的。礼仪的主要功能:一是礼仪..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