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都有很多关于锁龙井的传说,其中最出名的还要数北京北新桥,据说这里是海眼之所在,井里锁着一条老龙,它会让北京发大水,当年被姚少师降服,锁在这锁龙井中。除此以外,河南禹州、吉林、南京都有锁龙井。
一、北京北新桥锁龙井

北新桥传说桥下边有个海眼,桥旁有一座庙,庙里呢有一口井,锁龙井里面锁着一条兴元龙,北新桥就是为了镇住海眼的。这条龙是苦海幽洲的老龙,占了北京不知多少年了,燕王修了北京城后它就呆不住了,一生气就想出了个坏主意。让北京发大水,赶走了燕王他们就可以继续占着北京了,于是在北新桥这个海眼发起水。
姚少师得了令就立刻捉龙,姚少师抽出自己的腰带往空中一抛,化作一条长长的锁链,这条锁链直奔老龙,一下锁住了它的脖子。姚少师牵着老龙回到了地面,一下子把它锁在旁边的一口锁龙井里。将自己的宝剑插进井里,变成一根直立在锁龙井里的铁柱子,铁链就锁在了这上面。之后姚少师又在井旁修了一座桥,盖在了海眼上。
因为下面也没有水所以桥也没修桥翅,是座无翅桥。老龙自然不甘心被锁在这里一辈子,就问姚少师多久它能出去。姚少师想了想说:等桥旧了,你就可以出去了!老龙觉得桥旧了还不容易,没几年就可以了,就答应了。没想到姚少师给桥起名叫北新桥,总也旧不了。那老龙也再也不能从锁龙井出去了,也不会发水了。
二、河南禹州锁龙井
***期间,***破四旧,有一天跑到禹王琐蛟井边,把井盖上的大石板挪开了后,十几个人一起拉井口的铁链。拉出了十几米长后,井里开始往上涌出水来,还泛着血沫,像一口大锅里的水开了一样。红小兵都吓的不敢再拉了,也不破四旧了,赶快把井口又用石板封住了。
三、吉林旧水潭锁龙井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二龙湖旁的旧水潭,传说锁龙过。传说1943年日本人在那个地方修水库,在潭底挖到了龙骨很有神效,伤口出血了,把骨头研成末抹上一点立刻血就止住了而且连一点疤痕也没有,把龙骨研成末在水碗边抹上一圈,再向碗里倒水。即使水高出碗口几寸,水也不会从碗里流淌出去,只能看到水在碗上滴溜溜的打转。
四、南京仓巷锁龙井
仓巷最开始叫八爪金龙巷,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都,一天到朝天宫散步,偶然间抬头看见墙上有一片阴影在左右晃动,朱元璋定睛一看原来是两条八爪金龙在打架,朱元璋这下子吓坏了,他以为这是要来夺他的江山,从此犯了心病。善于察言观色的刘伯温看到之后告诉朱元璋,可以用七十二地煞之法镇住这条金龙,之后朱元璋在八爪金龙巷和附近八个小巷子里打造了七十二口水井,寓意是给金龙钉上了七十二枚地钉。
1、象形文字纳西族东巴文2、汉字及其变体汉文、方块壮字、方块侗字、水书、白文。3、音节文字纳西族哥巴文、彝文。拼音文字(一)印度字母体系——藏文、傣文。(二)阿拉伯字母体系——老维吾尔文、老哈萨克文以及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
2025-11-061934年营口村民暴雨过后发现龙尸事件 营口坠龙图片是真的吗1934年,营口在暴雨之后,村民发现了芦苇塘里龙的尸体,它..
2025-11-06少数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民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
2025-11-06已婚老外西拉斯梅纳德(silas Maynard)在中国疯狂猎艳偷拍中国女孩有一个老外,叫西拉斯梅纳德(silas Maynard)。他..
2025-11-05宣城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房四宝中的笔、墨、纸、砚,在宣城均有上千年制作历史,宣纸、宣笔、徽墨自古为翰墨名家推崇。宣纸,产于古宣州泾县,质地绵软、洁白,不腐、不蠹,有“千年寿纸”之誉。宣笔制作有..
2025-11-02对于很多人来说,海峡是中学学习地理时最头疼的事情,因为世界上的海峡众多容易弄混,但它们都非常的重要,除了世界上..
2025-11-01中国UFO事件:新疆ufo事件悬停5小时 央视披露真相1981年7月24日晚的螺旋状UFO,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陕西北部交界地区..
2025-10-317日,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当代最大规模的佛教造像艺术展上,百余件佛教艺术精品引发观展热潮。中国当代艺术手法与佛教传统造像工艺的创新“融合”,使古老佛教造像焕发出新的时代意义。佛教文化是人类最古老文化之一。公元一世纪,随着大..
2025-10-29藏传佛教是印度密教与我国藏族传统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性佛教。藏传佛教造像以藏传佛教特有的崇奉为表现对象,风格上以印度密教艺术为基本依据,同时融入了藏民族传统审美和表现手法,是雪域高原的一朵艺术奇葩。藏传佛教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
2025-10-29万里长城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有一条地下长城,沉睡千年没人发现,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2025-10-2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