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后,家属和亲友都十分悲痛。重要人士的逝世,还会引起社会的震动和关注。举行丧葬仪式,是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敬意与悼唁,寄托生者的哀思。
丧葬仪式各国不尽相同。许多国家的葬礼活动还带有宗教的色彩。
人去世后,其家属或治丧机构要尽快发布“讣告”,将逝世的消息尽早通知死者的亲友、同事和商业上的合作者,并说明葬礼将于何时何地举行。“讣告”可以以信函的方式发出,也可以用电话电报传递;如需要通知社会上广泛的相识者,也可登报。“讣告”所用的信笺、信封,往往带有黑色的边框。
接到“讣告”的亲友熟人,可以写唁函、发唁电给死者的家属,以示哀悼。在许多国家都有为殡葬服务的殡仪馆、丧葬服务社等,承办丧葬的有关事宜,根据死者亲属的要求,协助安排后事。
西方国家,葬礼一般在教堂举行。葬礼前,灵柩停放在教堂中,由亲友轮流守灵。举行葬礼时,参加葬礼人员在教堂入座,通常是至亲好友在前面,一般亲友在后面。葬礼程序包括祷千、虽赞美诗和牧师致辞等。葬礼毕,人们向遗体告别,然后用灵车将遗体送去墓地安葬。去墓地一般只是主要送葬者出席,他们还象征性地为墓穴掩土。非宗教性的葬礼,常常就在公墓的礼堂或墓地举行。
葬礼应始终保持庄严肃穆的气氛。人们深思默祷,向死者沉痛志哀。在西方参加葬礼一般不嚎啕大哭。参加葬礼,不要穿色彩鲜艳的服装,应穿深色或其他颜色暗淡的衣服。男子系无花黑领带,左臂可戴黑纱(也可不戴)。女子的饰物应当简朴。寡妇通常愿穿黑色服装。每人胸前可戴一朵白花。
参加葬礼当然是一件很悲伤的事,但人们倾向于不要过分流露悲伤,因为那会增加死者亲属的悲痛。当然也不应强作笑容或谈笑。同死者家属握手时,可以不说话,也可以低声说一二名表示悼唁可慰问的话,如“接受我深切的哀悼”、“请节哀”、“多保重”等。在葬礼进行时,不要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哀伤的死者亲属。
给葬礼送花,可在葬礼举行前,通过葬礼承办人或花店办理。如讣告上写明“敬辞鲜花”(noflower),则应当遵从,不必送花。送花时,应附上写有悼
唁字句或“献给xxx”字样的飘带,并附有赠花者的姓名。外国习惯不用纸花。也有的人写挽联、诗或文章以纪念死者。很亲近的亲友可以登门吊唁,并帮助家属治丧。但如死者的亲人哀伤不已,不愿接见亲友,则应当为他(她)着想,不去登门。对国家高级领导人去世,特别是对在职的主要领导人去世,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并下半旗志哀。有的国家还规定,志哀期内停止娱乐。在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遗体下葬时,停靠在车站码头的火车、轮船、军舰以及工厂等要鸣笛并挂半旗志哀。有的国家还要为国家领导人去世举行“国葬”。
在美国,总统、前总统、当选总统去世,或某些重要人物去世向遗体告别和葬礼等程序。总统去世的第二天中午12时以后,其遗体便安放在白宫或其他指定地点。举行安放仪式的当天中午12时,送葬行列从白宫或其他指定地点出发,乘汽车将装有灵柩的炮车护送到国会大厦。到达国会大厦后,三军警戒线哨兵和军人组成的护送队一齐立正,举枪致敬。乐队奏哀乐和圣歌,鸣礼炮志哀。灵柩从炮车上卸下,抬往国会中央大厅安放。遗体安放完毕后,三军仪仗队严整地守卫在周围。人们开始列队从遗体旁走过,向遗体告别。遗体告别仪式约持续24小时,最后一小时用于死者亲属向死者告别。第二天中午12时,死者遗体从国会大厦运到葬礼会场,举行葬礼仪式,然后送往墓地入葬。
1994年,当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逝世时,克林顿总统宣布葬礼的当天为全国志哀日。联邦政府停止办公,邮局停止投邮一天。葬礼在尼克松家乡约巴林达隆重举行。克林顿总统、共和党领袖多尔以及基辛格和加州州长先后致悼词。美国各界2000多人以及88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葬礼。正在美国访问的邹家华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葬礼。***主席、***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发了唁电。
灵堂的布置各国不同。在我国,领导人去世,灵堂布置庄严肃穆。在入口处上方,悬挂黑底白字的横幅。门边放置签名簿,并为吊唁者准备白花。大厅内下面墙上悬挂死者遗像,镶以黑边或黑纱,上边悬挂黑底白字横幅。遗体置于遗像下大厅中间,周围拥以鲜花和常青树木。遗像两侧放置各界人士送的花圈置于遗体前。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常有许多国家派政府代表团或特使前往吊唁。
1989年,日本裕仁天皇的葬礼,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密特朗、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等53位国家元首、15位副总统和平共处2位总理等14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葬礼仪式。1992年老挝***凯山·丰威汉的葬礼,我国派特使邹家华副总理前往万象参加。1994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逝世时,我国领导人发了唁电。邓小平、***给平壤锦绣山议事堂金主席灵柩前送去了花圈。
***等领导人去朝鲜驻华馆吊唁。沈阳、广州等市的领导和群众也向当地朝鲜总领馆或常驻机构吊唁。在追悼会当天,北京天安门、新华门与***下半旗志哀,广播电视停止播放娱乐性节目。对于外国代表要求来我国参加领导人丧葬仪式的,我国做法均予以婉拒。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其驻外代表机关亦应向驻在国有关单位和外交团发布讣告,设置灵堂和签名簿(驻外机构的灵堂布置一般比较简单。
有的只挂遗像和设签名簿)。在规定时间内,接受驻在国官方代表、各界人士及外交团的吊唁。驻在国官方代表前来吊唁时,治丧国使节应亲自守灵,接受吊唁,并表示感谢。其他时间亦均应有人守灵迎候驻外使节,如遇驻在国领导人去世举行葬礼仪式,应遵从驻在国礼宾部门的通知,参加各种吊唁活动,并视情况送花圈,致唁函。对于宗教性的活动,可视情况回避,或参加而不履行某些纯宗教性的动作如下跪等。
驻在国停止娱乐活动期间,应停止举行一般交谊活动,并按规定下半旗志哀。长期在我国工作的外国专家或友好人士如在华逝世,我国有关单位可参照死者遗愿或其家属的意见为其举丧,并表示悼唁。其骨灰或遗体,可按死者或家属的愿望,送回本国或在中国安葬。
我国驻外使节如在任期间去世,可接受驻在国官方、外交团和各界人士的吊唁,举行相应的吊唁仪式,并下半旗志哀。联合国对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去世,亦有志哀表示,联合国旗下半旗一天,同时不升所有会员国国旗。安理会和其他委员会开会时,由执行主席宣布默哀。
丧葬仪式过后,对于曾来信、来电、送花圈、送挽联,表示吊慰的国家、团体或个人,应以适当方式致谢。
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节日礼仪春节拜年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欢迎阅读与借鉴。节日礼仪春节拜年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
2025-06-28以下是由为您整理提供的关于拜年礼仪常识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小编精心推荐:礼仪常识|饮食礼仪|个人礼仪|接待礼仪|敬酒礼仪拜年礼仪常识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
2025-06-28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礼仪常识的文章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与借鉴。更多关于礼仪知识的精彩文章敬请关注礼仪常识栏目。 礼仪常识栏目优秀范文汇总1什么是礼仪2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3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4面试礼仪常识5中国文明..
2025-06-28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下关于中国礼仪礼节内容由为您整理提供,欢迎阅读与参考。中国礼仪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碰见..
2025-06-28许多国家在举行大典或迎送国宾时,往往要行隆重的鸣炮礼。按照惯例,鸣炮21响为最高规格,每用于国家大典或迎送外国元首的仪式;19响为二级规格,多用于迎送外国政府首脑的仪式;17响是三级规格,多用于迎送外国政府首脑副职的仪式。有些国家的..
2025-06-28在一些重要场合,即使穿着套裙还是不能够表达郑重,这时候应该穿着礼服。作为我们中国女性的礼服有四种可以选择。中式礼服。最常用的中式女礼服为旗袍。作为礼服的旗袍最好是单一颜色,一般常在绸缎面料上刺绣或饰物。开衩不宜太高,以到膝关..
2025-06-28礼仪的作用概括地说,是表明大家不一样位置的互相联系和调整、处置大家互相联系的手法。礼仪的作用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的作用尊重的作用即向对方表明敬重、表明敬意,一起对方也还之以礼。礼尚往来,有礼仪的往来行动,蕴含着互相的敬..
2025-06-28彝族对“阿依德波堵”习俗特别重视。“阿依”即小孩;“德波”意指门外的世界、空间、“堵”即出露的意思。“阿依德波堵”可译为“出门见天日”。婴儿诞生三天后到月底这段时间内,要请毕摩选定婴儿“阿依德波堵”的吉祥日,行出户礼。这天,先..
2025-06-28裕固族人生性豪爽豁达、热情好客,在交友待客方面非常注意礼节。客人来了,主客居首位,然后按辈分、年龄依次就座。先用奶茶招待,在碗里放酥油、炒面、曲拉、奶酪皮,茶后用手抓羊肉、青稞酒招待。在招待大头目、活佛等人时,不仅献羊背子,..
2025-06-28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人口约20万,新..
2025-06-28作为黄种人一般以肤色白里透红为最易配色,正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我们将其作为标准肤色来简述服饰色彩的搭配。服饰色彩的搭配应遵循一般的美学常识。服装与服装、服装与饰物、饰物与饰物之间的色彩应色调和谐,层次分明。饰物只能起到“..
2025-06-28关于男士西装的穿着礼仪交际场合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是西装。因为西装在造型上线条活泼而流畅,使穿着的人潇洒自然,风度翩翩,富有健美感;在结构造型上与人体活动相适应,使人的颈、胸、腰等部位展舒坦,富有挺括之美;在装饰上胸前饰以..
2025-06-27宣暄者,应酬之语是也。问候,也就是人们相逢之际所打的招呼,所问的安好。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应用的情景都比较相似,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寒暄的主要的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
2025-06-27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