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酒之神仪狄——河姆渡酒卮
作者:郭伯南
民谚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保护神”。大多的行业“保护神”,原本就是那一行业中的始祖或状元。如农神“神农氏”,就是传说中教民耕稼的始祖。木工的保护神“鲁班”,就是传说发明锯子、墨斗等工具的能工巧匠……他们的业绩有惠于世,受到百姓的崇敬,久而久之,渐渐被神化,由“人”而成“神”。
酿酒业,也有行业“保护神”吗?有的。江统《酒诰》中说: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一曰杜康。”
仪狄就是一位女酒神。杜康就是一位男酒神。
仪狄是什么人呢?《战国策》等古籍记载:“帝女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因此知道,仪狄是“帝女”,与禹同时代人,善于酿酒,堪称是四千多年前一位善于酿造甜酒的“女状元”。说她是“帝女”,是何“帝”之“女”呢?有人认为她是大禹的女儿,也有的说她是黄帝的女儿,莫衷一是。且不管她是谁的女儿,她是位聪明的“公主”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从而,我们想到西周王家的酿酒机构中,掌握酿酒技术的就是女性。《周礼》载:“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在这三百多人的酿酒作坊中,“奄”即宦者,也是管理者;“奚”是干粗重活的女奴;“女酒”是善于酿酒的女技术员。据专家考释,“奄”在当时仍为生理正常的男性,并未受到阉割。只是因他们和女酒、女奴一起从事造酒的事,才用这个缺少了男性特色的名称来称呼他们。从而佐证,从古以来就认为酿酒是女性的事情。
这位女酒神创造的酒是什么酒?《世本》载:“仪狄始作酒醪。”酒醪,今称醪糟,是以糯米为原料酿造的米酒。
考古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一种陶器。名为“酒卮”,就是饮用米酒的酒杯,距今约七千年。
米酒,是黄酒的前身。黄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黄酒的历史比以秫酒为前身的白酒古老得多。离河姆渡遗址不远的绍兴市,就是中国黄酒的故乡,“绍兴黄酒”曾被指定为国宴专用酒,因之,有“国酒”的美誉!仪狄,这位米酒始祖,也就被尊崇为中国黄酒业的女神了!
几千年过去了,至今中国南方家庭还多有自酿米酒的习惯,而酿酒能手,几乎都是家庭主妇。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的酒神为男性,而东方竟然出了一位女性酒神的缘故吧!
啤酒生产是采用发芽的谷物作原料,经磨碎,糖化,发酵等工序制得.按现行国家产品标准规定,啤酒的定义是:“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气、起泡的低酒精度饮料”。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古人..
2025-09-28中国的送礼秘诀礼轻情义重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可送..
2025-09-26陈少梅上承马、夏、郭熙、浙派戴进、吴伟衣钵,兼师周臣、唐寅、仇英,一生转益多师,能工能简,水墨与重彩并长,山水、人物、花卉和书法均有一定造诣,为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奠定了宽厚的基础。马、夏也好,浙派也好,他们的表现技法更接近于现..
2025-09-20红曲,又称红米,红曲米.红曲黄酒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为糖化发酵剂酿造而成.酒精度较低,清爽适口,淡雅宜人;适量常饮,可以调节血脂,舒筋活络,生津补血,解乏调体,男女皆宜.黄酒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酒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闽、江、浙一带民间惯用糯..
2025-09-05新春须知中国餐桌礼仪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驰名世界,中餐礼仪当然也声名远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文化正向多元化发展,西风东移的现象也日渐看涨,中餐中的很多古老礼节早已消失殆尽,但作为礼仪之邦,决不能只为了口腹之欲,而忽..
2025-09-04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汉代,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塔的建筑在后汉末年,就已经风行全国了。据《后汉书》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屠。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有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这些描述真实地记载了当时佛塔建筑的宏..
2025-08-2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