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现一世界级天坑群(西南岩溶地质遗迹调查)
新华社南宁11月16日电(记者赵曼君、胡正航)记者16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获悉,近日,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外专家,开展西南岩溶地质遗迹调查时,在广西西南边境发现一大型天坑群。
据介绍,此次新发现的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的城厢镇和龙合乡,系目前北回归线以南发现的最大天坑群。据调查,那坡天坑群大部分天坑容积在百万立方米以上,原始景观保存完好,人为活动痕迹较少,天坑与地下河及其洞穴系统相连。那坡天坑群形成于定业地下河流域内,地下河汇水面积486平方公里,地下河总长60公里,落差292米。 11月2日,探险队员站在弄羊天坑底部的董棕树林间。 新华社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供图)
这些天坑有的发育于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之上,有的顺着谷地地下河轨迹呈串珠状分布。那坡天坑群的发现对完善天坑演化理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蒋忠诚说。11月2日,探险队在坑底岩屋下休息。 新华社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供图)
那坡天坑群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植被群落,如董棕、蛇根草、爬树龙、香木莲、棕榈树等,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董棕群落,林木均高在30米以上。天坑中央香木莲树高50米,仅次于大石围天坑香木莲。 这是11月2日拍摄的弄羊天坑底部的董棕树林。 新华社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供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显示,此次调查是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的组成部分。调查结果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制定相关岩溶国际标准的样本。这是5月3日无人机拍摄的弄羊天坑和天坑中的高大香木莲。 新华社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供图)
据了解,我国的天坑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以及陕西汉中。其中,广西的天坑家族规模最大。国内位居前列的大型天坑群,有3个位于广西:最大的是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共有29个天坑;其次是此次发现的那坡天坑群;第三是巴马盘阳河天坑群,发现天坑15个;第四是陕西镇巴县的三元天坑群,发现天坑13个。11月2日,探险队员安装下降的单绳装备。新华社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供图)
11月3日,探险队员在甲羊天坑相连洞穴探测。新华社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供图)
这是11月5日拍摄的定业地下河出口洞穴石幔。 新华社发(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 供图)
3月7日(农历二月十五),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乡宝赠侗寨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祭萨节”。当天,乐江乡地宝片和相邻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甘溪、坪阳、传素乡近2千余侗族同胞欢聚一堂,唱起古老的侗歌,跳起传统舞蹈,摆上隆重..
2025-08-06遗产留给人类许多洞察生活的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身生成、传承过程中,记载和传承了生活中诸多人类生存的精神和思想,这才使其成为遗产。正像冯骥才所说,人类一边前行,一边把其创造的精神留在遗产里。但是每一项遗产的形成,往往都有着..
2025-08-06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总人口29万,其中瑶族占57%以上,在恭城瑶族中,有两个“婆王三姐妹”的传说:一婆王在嘉会乡唐黄村,二婆王在栗木镇欧寨村,三婆王在莲花镇势江村;还说:“唐黄婆婆最正直,势江婆婆最风流,欧寨婆婆爱哭涕。”在观音乡也..
2025-08-0619岁女孩龙其乐在广西涠洲岛失联:酒店留奇怪遗书 最后监控曝光镜头一晃,活蹦乱跳的姑娘就没了。从9月1日晚到现在,四..
2025-07-24壮族传说认为掌管风雨的是青蛙女神,并把青蛙称为蚂拐。红水河沿岸壮族村寨通过祭祀蚂拐,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蚂拐节一般从大年初一起至二月初二结束,主要内容有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等。壮族蚂拐节(..
2025-07-13夜色朦胧,远山近岫仅存剪影,宛若缎带般平静无波的漓江江面上,一只只点着渔火的竹筏忙碌穿梭。渔火映照江面,如天上星光,与两岸灯火交相辉映,形成一幅“一江灯火满江红”的绝妙佳景,引发游人阵阵赞叹。这是12月3日在桂林阳朔开幕的渔..
2025-06-0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