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是两栖类动物,整体的身长在一米左右,有些体态较大可以达到两米。其实大鲵就是我们常说的娃娃鱼,是比较珍贵的一种野生动物,在啼哭的时候有些像婴儿哭声,所以,老百姓对于大鲵俗称就是娃娃鱼,很多人都认为大鲵就是鱼类,其实不是这样。
一、大鲵的特点
前面已经说过,十种水下恐怖生物之一大鲵不是鱼类而是两栖动物。大鲵身体颜色会随着自己居住的环境而改变,大多时候背面是棕色,还有一些是红棕色或者黑棕色,在身上会有一些不规则斑点,腹部的位置是灰白色居多。由于现在环境被破坏,大鲵的遗传结构以及地理分化都出现变化。
大鲵是比较凶猛动物,喜欢吃肉,一些水中的生物都是大鲵美食。在捕食的时候,大鲵大多时候会以静制动,都是在守株待兔中,当发现猎物接近时会进行袭击,大鲵牙齿非常密,所以一般的猎物都无法逃脱。大鲵大多数会居住在时隙间,它的洞穴会离水源很近。
其实,大鲵的牙齿并不能够咬东西,一般都是直接吞下。然后在自己胃中进行消化,所以娃娃鱼具备不怕饿的本领。如果娃娃鱼在两三年之内不吃东西,绝对不会饿死,娃娃鱼属于暴饮暴食的类型,能够吃下自己体重1/5的食物,娃娃鱼的凶残有的时候会因为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与同类自相残杀。而且它长得比较吓人被认为是外表最恐怖的十大水下生物中的一员。
二、大鲵的营养价值
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营养价值非常高,并且药用价值也非常多。首先来说,使用价值是非常高,肉味很鲜美,是比较名贵佳肴,在香港或台湾地区比较受欢迎,并且是为珍品,在人们餐桌上所见到的大鲵,都是属于人工饲养,但是其营养价值一点没有流失,并且口感也非常好。
大鲵的肉里有17种不同氨基酸,并且富含蛋白质。这17种氨基酸里面有八种是人体必需,并且含量已经达到39.69%,并且还有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真是不错的一种营养品。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且还有如此多营养成分,可谓是老少皆宜人间佳品。
大鲵同时还具有一些医学作用,经常使用,能够抑制并且还能够延缓衰老,对于一些造血功能比较差的人群,使用之后能够提高很多,并且还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有一定疗效,并且对抑制肿瘤作用非常好,这些都源自于大鲵皮肤所分泌出的蛙皮素。
(一)大曲的特点大曲作为酿制大曲酒用的糖化、发酵剂在制造过程中依靠自然界带入的各种野生菌,在淀粉质原料中进行富集、扩大培养,并保藏了各种酿酒用的有益微生物。再经过风干、贮藏,即成为成品大曲。每块大曲的重量为2-3公斤。一般要求贮存..
2025-09-06佤族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佤族总人口为39.66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其主要居住区位于澜沧江与萨..
2025-09-02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
2025-09-01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
2025-09-01高山族对子女的教育特别重视。父母为使子女在成年以后成为生产中的能手和村社的保卫者,男女从小就要跟父母或兄长学习各种生产知识。男孩子在家学习制作各种日用品和修建房屋;在农田或山上学习耕种和打猎。住在沿海地区的要学习造船、织渔网..
2025-09-011949年前,佤族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只贯穿在生产、宗教等社会生活活动中,未形成专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极少的私塾或学校也未形成正规教育,学校教育机构和人员奇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逐渐兴起和发展。佤族在过去漫长..
2025-09-01基诺族有许多不成文的禁忌,如: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鱼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
2025-08-21布朗族的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漆齿”的成年礼仪式。届时男女少年相聚在一起,用铁锅片烧取红毛树黑烟,彼此为异性染齿。染齿意味着步入成年,可以公开参加村寨中的社交活动。“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布朗族青年的恋爱..
2025-08-20家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港湾,是心灵休憩的田园,而每个家庭里的床,是我们可以踏踏实实休息的地方,也是在人的一生中,..
2025-08-20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