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瑰宝:宋元绘画收藏现状

2025-03-10 08:28历史文化

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上有赶驴的人,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谓雨点皴,突兀巨石的描绘,使得其栩栩如生,中间用一片云气给隔开了――这叫做空气式的透视法,也表达了一种距离感,避免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方法。

宋元绘画是国之瑰宝,但因为宋代的靖康之难,皇帝都被劫掠北上了,画作大部分散佚,当年一些旧族的收藏在明末之乱时也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再加上明清之交的毁坏,所以一般认为传世的宋元绘画是很少的。集十年时间编撰的《宋画全集》显示,北京故宫有250幅宋画,上海大概有七八十幅,国内其他机构各省博物馆有的有一幅,有的两三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克里格兰博物馆各三五十幅,台北博物馆藏得最多,差不多400幅,全部的宋画加起来有1000幅左右。根据统计,两宋一代,团扇类的画加起来八百多幅。元画还没有进行统计,总体来说,宋元画加起来也就两三千幅,大部分也入藏各个博物馆了。

买宋元绘画,第一是鉴定难,第二是价格高。大家的眼力不够,在风险防范上购画的标的和心理承受价格就会相应调整得比较低一些。但是宋元绘画的鉴定永远很难,有高仿的问题,历代老仿的问题,还有历代话语权的问题。

传统交易模式中,画价的制定有三种模式,就是固定价格、谈判价格、交易拍卖中的竞争价格。宋画由于其稀缺性,一直没有一个固定价格,没有一个经常出现的可流通性的比例,所以很难形成标准,交易最后基本是在每次交易长期谈判的个案中形成的。

这里要提到三种不好的成交状态。一个是死亡,死亡在美国是必然要卖东西的,因为遗产税有50%~55%;一个是欠债,这些东西一定要套现;还有一个是离婚需要分钱。因此没事的时候是没有艺术品交易的。但是有事的时候有了艺术品交易,就完全要看你讨价还价的能力了。举个例子,当年张伯驹要买恭亲王家里的一幅画,开价20万,后来他母亲大丧,说5万也卖,最后我看过两种资料,一种说是4万大洋成交的,一种说是三万六千大洋或者是三万八千大洋成交的。

还有两种比较好的成交状态。一种是所谓的遗产规划,这种情况下就是不停地找报价人,你给我300万我就上涨到400万。

买一个好东西的时候,最后买的人买的一部分是不可比的价值,我们把这个价值叫做“象征性价值”,它是有不可交换性的。这个艺术品价值中有一部分价值是它的出身、来历,而不是物价,还有一部分是感情因素。宋元绘画最后是靠一个财富阶层上的排他性来维持它的价位的坚挺。

从博物馆采购政策来说,博物馆应当分清轻重缓急,要制定最适合你的价格话语权来为己所用,这就是注意力经济和话语权经济。注意力经济是你的藏品关注人越多,价值越高,这和所谓网络上的点击率一样。话语权经济就是说一个东西在洋人那里,一个东西在中国自己这儿,话语权和权威性是不一样的。

它的功能以及功能所衍生的财富和商业价值,在不同持有人、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社会法律环境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总的来说,在宋元绘画采购中,如果有实力和眼光,应当更有主动性、判断力和话语权,应当舍弃二流、三流,买最主要的,来实现最有价值的文物的回归。

  • 如何保护您收藏的油画

    收藏者的身份涵盖了优秀艺术文化传承的责任,收藏风尚变得意义凝重。油画的保养并非易事,现在给大家分享几招。油画在居室如长时间的陈列,地点的选择和陈列的方式颇有讲究。一般油画作品的放置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干燥处,避开阳光强烈照射的..

    2025-09-18
  • 书画收藏防霉防虫秘籍

    其实,与其等到书画破损、霉变了,请修复专家妙手回春,还不如在书画受损之前,对其进行完善的保护,延长它们的“寿命”。如何在成都这样酷暑湿热环境下保存书画?如何避免书画作品受到霉变等伤害?如何利用家庭条件保护书画?收藏收藏,藏家..

    2025-09-18
  • 中国书画收藏圈与当代艺术圈掐架

    “当代艺术为了几个臭钱谄媚西方、愤世嫉俗!”“书画收藏圈的人被洗脑很深!”……这场由中国书画收藏圈和当代艺术圈的微博“掐架”成为这个夏天最热闹的艺术事件,并在近日达到高潮,共有近百位艺术家、艺术媒体、艺术批评家卷入了此次骂战..

    2025-09-18
  • 艺术收藏买艺术 不买‘头衔’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风起云涌,大量原本对艺术品并不熟悉的普通收藏者蜂涌入市。但是,在具体的收藏过程中,不少人却屡屡失误,不仅没有品尝到收藏的乐趣,而且吞下了因错买藏品而自酿的苦果。对此,着名收藏家郭庆祥告诫收藏者:收藏艺术品最..

    2025-09-18
  • 教育返贫有哪些措施?教育返贫的现状

    教育支出对于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大多数家庭而言,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自2006年我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以来,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如沐春风。农民负担大大减轻,相比之下,面对高中以及幼教,农民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对此,有人曾用“头..

    2025-09-01
  • 艺术品收藏要盯住六品

    时下,许多人已经渐渐从关注收藏到参与其中,并开始尝试着将收藏当作个人理财的一种方式。我把我自己在收藏方面的浅显体会总结了一下,提醒刚刚“上道”的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私人收藏艺术品方面,我认为应追求以下“六品”:第一是“真品..

    2025-08-27
  • 书画收藏之“藏”的学问

    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

    2025-08-27
  • 品味收藏:再创造增添收藏乐趣

    收藏不能满足于“收”和“藏”。作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对藏品进行再创造,使收藏活动增添无穷乐趣。诱人的“奇石宴”安徽池州奇石收藏者龙旺路从多年来收集的池州石中精心挑选,根据石头的色、形、纹制作出一桌拥..

    2025-08-27
  • 国画收藏:由来久远 博大精深

    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
  • 浅谈宋元绘画的欣赏与收藏

    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

    2025-08-27
  • 我国书法收藏市场扫描

    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
  • 开放时代的新收藏观 收藏文化性的转变

    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
  • 早期油画收藏:价格与美术史地位不匹配

    “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
  • 收藏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

    收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当收藏变成了可以升值保值的投资时,一切就都变了。从过亿的拍品,到过亿的赝品,国内的拍卖市场似乎永远不缺少“眼球”。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条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同样赚足了眼球,当然它的代价便是赝品..

    2025-08-26
  • 书画收藏的技巧与评估

    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
  • 扇面书画收藏日趋升温

    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
  • 李国昌:学术是当代艺术收藏的基本支撑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

    2025-08-26
  • 书画收藏的五个技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爱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个基本技巧..

    2025-08-26
  • 金融资本为收藏市场增添新动力

    近几年,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一些机构投资者涉足收藏,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给传统收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据笔者了解,这些金融资本的“操盘手”或是以上市公司为后盾,或是某个行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携带..

    2025-08-26
  • 收藏书画作品的“门道”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

    2025-08-26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