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近年来持续火爆,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潮。国内也出现了媒体在鉴宝、卖家在藏宝、藏家在憋宝、买家在找宝的全民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空前火热局面。然而,《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认为,如此庞大的收藏队伍和壮观的文化事业,却被一个突出的问题困扰着:这就是藏品的真伪问题。
“鉴定师”多如牛毛并泛滥成灾,但人们仍为不能得到准确的鉴定而大伤脑筋。鉴定面临着空前的信誉危机。
伪专家欺世盗名
“以前我找过几位鉴定专家,他们都说我这两件藏品是真古董,可北京的专家却说它们是赝品,我究竟该听谁的?”不久前,在电视台组织的“民间寻宝记――走进武汉”大型活动现场,武汉市民余先生拿着两只精美的瓷瓶,一脸无奈。
而市民周先生的情况与余先生正好相反:他收藏了一件“青花龙纹高足杯”,此前有专家一口咬定是仿品,在活动现场却被专家当场判定为珍贵的元代青花瓷器。
不同的“专家”竟然“鉴定”出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不免心生疑虑:到底哪位专家能够让人放心?
参加武汉鉴宝活动的专家称:此前他们走了20多个城市,不少地方的赝品率达到了80%至90%。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说,文物真假掺杂的情况古已有之,普通收藏爱好者大多眼力有限,他们决定是否收藏某件物品时往往需要借助鉴定专家,此时鉴定专家的实力和职业操守就显得非常重要。
据了解,在这些所谓的鉴定师中,有的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比如,客户请他们鉴定,他们故意低估鉴定物,转手又将客户的鉴定物“骗取”到手;又比如,和有关拍卖公司、古玩收藏商人联手,将真品说成是假的,将赝品说成是真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坑蒙拐骗不懂行的消费者;还有的鉴定师看钱说话,只知道投客户所好,讲客户喜欢听的,结果吃亏的还是客户自己。据了解,目前我国各类收藏品鉴定机构有数百家,其中不少机构内的“专家”见了藏品就一律说是真的,还开具毫无用处的鉴定证书,每份证书收取上千元的费用。
还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鉴定家,有的本身就缺乏扎实的文物古玩鉴定基本功,只是略懂皮毛;有的上了几天培训班,混了一张证书,便开始自称鉴定家出来赚钱。
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介绍说,很多鉴定证书毫无法律效应,只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利欲熏心的产物。他们三五成群打着“著名专家”、“高级研究员”的旗号四处帮人鉴定,“名为鉴定,实为行骗”。如今这些“伪专家”所出具的鉴定证书已经受到许多拍卖公司和文物商店的抵制。
评估师资质难保
很多业内人士对冒牌评估师的案例保持缄默,但却都强调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评估师资质难以保证,拍卖公司的鉴定师不是独立的第三方。
文物专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杜耀西说:“随着国民经济逐步上升,老百姓日趋富裕,国内的收藏市场形势不错。但是,大部分投资者目前尚未意识到的一个巨大风险主要来自于艺术品评估机构的不完善。”
杜耀西说:“国内最权威的文物艺术品鉴定机构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他们主要是面向国家收藏的文物进行鉴定。但一方面不可能把所有的收藏品都送来北京鉴定,另一方面中国文物界历来的传统是让有经验的老者对民间传世文物进行鉴定,有时文物专家也很难作出公正的判断。”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指出,收藏行业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可依。由于文物保护法针对的是出土文物的管理,市场法律法规针对的是商品交易,而全国收藏业并无政府部门专管,整个收藏界的鉴定、评估和纳税长期处于法律真空地带。
法律真空有望填补
改革开放后,年轻的新生代收藏爱好者涌现出来,而且受教育水平较高,这为收藏业的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土壤。但是,当下最需要的还是“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念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他说:“我认为搞收藏应该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为主要目的,当然市场经济也不排斥投资。”
王立军同时提醒广大藏友切不可一味迷信专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谁是谁非。如果要鉴定一定要找一些长期奋战在藏界第一线的实力派专家,只有他们才能说真话、说实话。同时王立军严正指出,请那些“伪专家”尽快收手,不能再继续欺骗广大藏友了,不要再制造一场场悲剧,如果继续我行我素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近日,为了规范时下日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率先在四川和浙江成立了工作站。
“人们常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收藏行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神话,但神话总有被戳破的那一天。为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健康繁荣,我们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必须要出来戳破这些神话。”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坦言,收藏业的升温使得伪作泛滥情况越发严重,伪作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鉴定专家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商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并且将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鉴定纳入法律轨道,相信到那时那些“伪专家”们将无处藏身。
《宋人团扇册页》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上有赶驴的人,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谓雨点皴,突兀巨石的描绘,使得其栩栩如生,中间用一片云气给隔开了这叫做空气式的透视法,也表达了一种距离感,避免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方法。宋元绘画是国之瑰宝,..
2025-11-23收藏汉画拓片之风兴起,汉画拓片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亮点。尤其在山东、河南、陕北等地,如何收藏与投资汉画拓片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话题。许多地区汉画研究组织不断出现,并成立了很多“汉画研究会”,探讨汉画艺术,使汉画这来自古代的艺术更充满..
2025-11-23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再到后来的李..
2025-11-23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刚涉足这个行业时,往往有种左思右想的尴尬心境。想参与其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眼光的锤炼;又深怕买到假货和炒作虚高的作品,让自己血本无归。想在画家手上购藏原作,又怕画家不好商量,万一开出天价,会令自己尴尬不已。有人..
2025-11-23近年来,被誉为大众收藏佳品的连环画升值很快,一些新人也纷纷加入到连藏队伍中来。新手在初逛旧书市场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薄厚来评判连环画的性价比,实际上,一本薄的连环画价值可能会比厚的高出很多倍。需要提醒藏家的是,连环画..
2025-11-23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藏汉画拓片之风兴起,汉画拓片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亮点。尤其在山东、河南、陕北等地,如何收藏与投资汉画拓片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话题。许多地区汉画研究组织不断出现,并成立了很多“汉画研究会”,探讨汉画..
2025-11-23对普通收藏投资者而言,如果能掌握一定的书画收藏技巧,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收藏书画要懂得鉴赏。学习鉴定,首先要丰富知识。不论是喜欢古代书画还是喜欢现、当代书画,都离不开相应的知识。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的书画作品不..
2025-11-22一、防霉秘籍湿热是霉菌温床,书画要晾一晾。有不少收藏者错误地认为,应当用塑料布封存书画的方式来防潮,将书画锁在保险柜里防盗。但这样的结果必定会导致书画受潮、霉变,湿热正是霉菌的温床。成都画院的专家表示,古人就有风凉曝画的传统..
2025-11-222011年秋,一路狂飙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终于显现了调整的迹象,最能体现市场趋向的总成交额和成交率均出现下滑。“强劲上升”、“皆大欢喜”、“再创新高”等激扬用词被“交投一般”、“略显平静”、“成交尚可”等略微低调的评价所代替。接着,..
2025-11-22油画在世界范围内有着经久不衰的走势,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在中国也经历思潮上的历练,油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全新观念的艺术爱好者开始进入收藏家行列,如果您还不是收藏名家或者刚刚涉足油画收藏的行列,希望..
2025-11-22佛界有三宝:佛、法、僧。佛教有七宝: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玉髓。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佛教七宝是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而藏传佛教中的七宝则为玉髓、蜜蜡、砗渠、珍珠、珊瑚、金、银,称为“西方七宝”。所以可以..
2025-11-19笔洗形制各异,或素或花,工艺拟古,若是出身几大名窑,身价自然不菲。据了解,如今传世比较多的是瓷笔洗,像清代的青花笔洗,还有就是民国时期的笔洗比较多。笔洗的收藏,早在清代、民国时期就有了。收藏笔洗藏友一定要用心鉴别。作为一个种..
2025-11-0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难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不要做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资,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在起步阶段,谨慎为宜。拍卖市场售出的书..
2025-11-02“金榜”、“画心”、“卷帘”、“虎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宣纸品名有近百种之多,而宣纸生产的历史上也出现过众多的品牌,到民国初期,最多时有72个宣纸品牌。宣纸收藏作为一个冷僻的门类,随着收藏市场的升温,正开始进入一些收藏者的眼..
2025-11-02与其他种类的艺术藏品(瓷器、玉石器、紫砂器和铜器等)的保管相比,书画的保管养护更难,需在防火、防紫外线、防尘、防燥、防虫、防油烟、恒湿、恒温等方面做到万无一失。虽然博物馆保管书画的专业方法对市民家庭难以比拟,但通过专家传授秘诀..
2025-11-02一、字画收藏者多备一些字画工具书。学习字画鉴定,有关的字画工具书必不可少,如人们常用的《中国美术大辞典》、《近现代书画家印款综汇》、《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美术史》等等。这些工具书可以帮助人们查找有关的资料。比如名家..
2025-11-02字画是收藏的最重要门类之一。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中的字画,都有专人管理,存放条件也相对较好,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保护,是正在深入广泛研究的课题,这里且不深究。而个人收藏的字画如何保存呢?下面就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提..
2025-11-02第一、“平常心”不要时刻抱着“捡大漏子”的奢望,要“打硬仗”,要有超前意识,如收藏部分当代字画,“可以面向画家本人或者其亲属、朋友收藏和鉴定。”第二、“承受力”不能因为一两次膺品的打击,就放弃收藏,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真正..
2025-11-02书画辨伪的基本原则是“对照比较”,即俗话所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比照的主要根据是已被确认的“标准器”和“参照系”。面对一件书画作品,如何辨别真伪?只有鉴定者将作品与自己所掌握的“标准器”和“参照系”进行充分比对,分析之后,才..
2025-11-01一是忌污染,如油渍、汗渍、茶渍和灰尘等,灰尘常吸附酸性物质、霉菌孢子,使纸张酸化、生霉。二是忌生霉,特别是黑、黄、红、紫等各种产生颜色的霉菌,产生的霉斑极难清除。三是忌虫蛀,蠹鱼、烟草甲等害虫,往往能把书画蛀蚀得千疮百孔,惨..
2025-11-0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