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艺术品收藏近年来持续火爆,成为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潮。国内也出现了媒体在鉴宝、卖家在藏宝、藏家在憋宝、买家在找宝的全民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空前火热局面。然而,《工人日报》的一篇报道认为,如此庞大的收藏队伍和壮观的文化事业,却被一个突出的问题困扰着:这就是藏品的真伪问题。
“鉴定师”多如牛毛并泛滥成灾,但人们仍为不能得到准确的鉴定而大伤脑筋。鉴定面临着空前的信誉危机。
伪专家欺世盗名
“以前我找过几位鉴定专家,他们都说我这两件藏品是真古董,可北京的专家却说它们是赝品,我究竟该听谁的?”不久前,在电视台组织的“民间寻宝记――走进武汉”大型活动现场,武汉市民余先生拿着两只精美的瓷瓶,一脸无奈。
而市民周先生的情况与余先生正好相反:他收藏了一件“青花龙纹高足杯”,此前有专家一口咬定是仿品,在活动现场却被专家当场判定为珍贵的元代青花瓷器。
不同的“专家”竟然“鉴定”出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不免心生疑虑:到底哪位专家能够让人放心?
参加武汉鉴宝活动的专家称:此前他们走了20多个城市,不少地方的赝品率达到了80%至90%。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说,文物真假掺杂的情况古已有之,普通收藏爱好者大多眼力有限,他们决定是否收藏某件物品时往往需要借助鉴定专家,此时鉴定专家的实力和职业操守就显得非常重要。
据了解,在这些所谓的鉴定师中,有的虽然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比如,客户请他们鉴定,他们故意低估鉴定物,转手又将客户的鉴定物“骗取”到手;又比如,和有关拍卖公司、古玩收藏商人联手,将真品说成是假的,将赝品说成是真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坑蒙拐骗不懂行的消费者;还有的鉴定师看钱说话,只知道投客户所好,讲客户喜欢听的,结果吃亏的还是客户自己。据了解,目前我国各类收藏品鉴定机构有数百家,其中不少机构内的“专家”见了藏品就一律说是真的,还开具毫无用处的鉴定证书,每份证书收取上千元的费用。
还有相当一部分所谓的鉴定家,有的本身就缺乏扎实的文物古玩鉴定基本功,只是略懂皮毛;有的上了几天培训班,混了一张证书,便开始自称鉴定家出来赚钱。
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介绍说,很多鉴定证书毫无法律效应,只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利欲熏心的产物。他们三五成群打着“著名专家”、“高级研究员”的旗号四处帮人鉴定,“名为鉴定,实为行骗”。如今这些“伪专家”所出具的鉴定证书已经受到许多拍卖公司和文物商店的抵制。
评估师资质难保
很多业内人士对冒牌评估师的案例保持缄默,但却都强调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评估师资质难以保证,拍卖公司的鉴定师不是独立的第三方。
文物专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杜耀西说:“随着国民经济逐步上升,老百姓日趋富裕,国内的收藏市场形势不错。但是,大部分投资者目前尚未意识到的一个巨大风险主要来自于艺术品评估机构的不完善。”
杜耀西说:“国内最权威的文物艺术品鉴定机构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他们主要是面向国家收藏的文物进行鉴定。但一方面不可能把所有的收藏品都送来北京鉴定,另一方面中国文物界历来的传统是让有经验的老者对民间传世文物进行鉴定,有时文物专家也很难作出公正的判断。”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指出,收藏行业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可依。由于文物保护法针对的是出土文物的管理,市场法律法规针对的是商品交易,而全国收藏业并无政府部门专管,整个收藏界的鉴定、评估和纳税长期处于法律真空地带。
法律真空有望填补
改革开放后,年轻的新生代收藏爱好者涌现出来,而且受教育水平较高,这为收藏业的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土壤。但是,当下最需要的还是“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念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他说:“我认为搞收藏应该以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为主要目的,当然市场经济也不排斥投资。”
王立军同时提醒广大藏友切不可一味迷信专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谁是谁非。如果要鉴定一定要找一些长期奋战在藏界第一线的实力派专家,只有他们才能说真话、说实话。同时王立军严正指出,请那些“伪专家”尽快收手,不能再继续欺骗广大藏友了,不要再制造一场场悲剧,如果继续我行我素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近日,为了规范时下日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率先在四川和浙江成立了工作站。
“人们常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收藏行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神话,但神话总有被戳破的那一天。为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健康繁荣,我们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必须要出来戳破这些神话。”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坦言,收藏业的升温使得伪作泛滥情况越发严重,伪作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鉴定专家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商讨、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并且将艺术品收藏和艺术品鉴定纳入法律轨道,相信到那时那些“伪专家”们将无处藏身。
时下,许多人已经渐渐从关注收藏到参与其中,并开始尝试着将收藏当作个人理财的一种方式。我把我自己在收藏方面的浅显体会总结了一下,提醒刚刚“上道”的朋友们注意一些事情。在私人收藏艺术品方面,我认为应追求以下“六品”:第一是“真品..
2025-08-27书画收藏的“收”,主要是解决鉴定问题,多有人谈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论及书画收藏之“藏”。作为一个书画收藏者,倘若只知“收”,而不知“藏”,那将功亏一篑。书画属于纸绢类文物,纸绢类有机物的寿命有如俗话所说的“纸寿千年绢八..
2025-08-27收藏不能满足于“收”和“藏”。作为一个成功的收藏者,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对藏品进行再创造,使收藏活动增添无穷乐趣。诱人的“奇石宴”安徽池州奇石收藏者龙旺路从多年来收集的池州石中精心挑选,根据石头的色、形、纹制作出一桌拥..
2025-08-27国画在我国是一个由来久远、博大精深的画种,收藏的人也很多。笔者认为收藏国画需要注意3点。初涉国画收藏,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因为收藏和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幅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未必能在市场价位上得到相应的体现,只有那些..
2025-08-27艺术品收藏,艺术一般是以绘画、雕塑、建筑为正宗,所谓不是功能性的,这和陶瓷官窑、青铜器、玉雕都不一样,这些在美术史框架中一般被称之为装饰性艺术或者是实用性、功能性艺术。绘画、建筑、雕塑在西方的市场定义中是纯艺术或者是高端艺术..
2025-08-27人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惊艳登场。北京的“京”字被幻化成一个奔跑的人形印章,中间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出人意料地用毛笔书法的形式写成,书体风格脱胎于古老的敦煌汉简体,古朴稚拙..
2025-08-27收藏的动力来自何方?开放时代需要开放的收藏观:最高境界是为守护人类文明物证推动文化而收藏,其次是审美境界,讲究个人娱乐和修身养性,第三也要充分肯定投资的动力,但唯有投资而无文化,必然也走不远。我认为开放时代的收藏观要用开放的..
2025-08-27“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教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踽踽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来自明末清初时期姜绍闻的画史着作《无声诗史》中的一段文字,可窥见西洋画作为域外画种进入我国之始初。西画自明代传入,由..
2025-08-27收藏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当收藏变成了可以升值保值的投资时,一切就都变了。从过亿的拍品,到过亿的赝品,国内的拍卖市场似乎永远不缺少“眼球”。最近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条2.2亿元成交的汉代玉凳同样赚足了眼球,当然它的代价便是赝品..
2025-08-26收藏书画作品,已是很多私人和企业考虑的投资意向。确实,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收藏些美术作品,装饰在居室、会议室时时揣摩、观赏,既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又使资金保值、升值,进而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护了文化遗产,真是几全其美..
2025-08-26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过程。近年来,扇画行情水涨船高。2006年,匡时春拍扇子专场,齐白石的大尺寸成扇《红梅蜜蜂》和《蝴蝶兰》以46.2万元和44万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扇画在世界拍卖市场上的新纪录。..
2025-08-26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圈子里,李国昌是个响亮的名字。从注重学术推广的墙美术馆(始建于2006年),到全国首家创新性的“艺术银行”(2007年),到创建资本雄厚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2008年),再到具有良好学术口碑的“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2009年第一..
2025-08-2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艺术收藏力量不断增强,中国书画的地位及价值将无法估量,对书画有爱好的人,除收藏欣赏之外,还作为一种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书画收藏与许多投资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关键在于要掌握收藏书画的五个基本技巧..
2025-08-26近几年,资本市场发育迅速,一些机构投资者涉足收藏,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给传统收藏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据笔者了解,这些金融资本的“操盘手”或是以上市公司为后盾,或是某个行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携带..
2025-08-26我们现在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通常是指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阶段的书画作品。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中国画坛可谓风云际会、群星璀璨,产生了多位划时代的艺术巨匠,如人们比较熟悉的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
2025-08-26藏品真与假困惑着人们,赝品否定着真品,道德堕落者不断在制假,藏者的乐趣和智慧便在这真与假的辨识中得到满足和挥发。自信是在智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收藏需要自信,但更需要智慧和眼力。所以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有心人更将票证时代的..
2025-08-04当今社会多有观点认为目前的艺术品市场以投资为收藏目地的成分太大,艺术拍卖难以体现艺术品真正的艺术价值或文化历史价值。甘学军先生在这一点上持赞同态度。他认为现在国际上却有此潮流。现在的艺术市场已经不是传统收藏的感觉,已经成为一..
2025-08-04收藏一直是投资的热门话题,进来艺术品投资火速升温,更有专家认为,高档的艺术品可以称为软黄金,比黄金还有价值。因为艺术品不但可以投资,还可以提高人的美学和精神的境界。那么,面对艺术品投资市场,我们究竟应该拿什么眼光来对待?应该..
2025-08-04居室挂字画,可以宣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但是,挂字画相当有讲究。下面教您窍门1.装裱加框俗话说“人要装,画要裱”,一幅画装裱、加框后,即显露出高雅的魅力。中国字画、源远流长,字画的装裱,也要相益得..
2025-08-04中国画市场突然繁荣所形成的市场冲击波让许多人一时蒙住了理智的眼睛,往往凭耳朵就开始了中国画投资。于是,一些所谓的老年书画家、速成画家纷纷粉墨登场,而那些早已失去艺术生命和创造力的所谓“大家”也在不断地重复,年复一年地“艺术”..
2025-08-04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