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藏绣,民间俗称“针线”,是雪域藏区农耕文化和藏传佛教结合的产物。凝聚着藏族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是优秀的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一,承载着青藏高原厚重的农耕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贵南地区传统藏绣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全县六个乡镇中沙沟乡、茫曲镇、茫拉乡和过马营镇四个乡镇是贵南藏绣主要分布地区。全县目前有藏绣艺人约400余人。有丰富的藏绣艺人资源和浓厚的藏绣文化基础,被称为“藏绣之乡”。贵南藏绣被青海省文化厅列为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南藏绣传统针法有平针、串针、跳针、回旋针等十余种针法,贵南藏绣创作的各种图案色彩艳丽、线条流畅、人物活灵活现,做工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贵南藏绣的内容除了唐卡和传统图案外,还有山水、人物、动物等,是我国少数民族刺绣派别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
近年来,贵南县委、县政府把贵南藏绣的开发作为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增加投入,有序引导。目前,桂南藏绣以贵南县藏绣协会和贵南县藏绣研发中心为龙头,正在走向产业化、走向市场化。
贵南藏绣作为一种地方民族民间工艺,具有独特的制作针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自进入市场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贵南藏绣生产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以“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县研发中心用购置的各种现代设备,对产品提供统一设计、配线、装裱、包装及销售一条龙服务。藏绣艺人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图案并与中心签订合同,在自家按要求制作,中心专业人员全程指导,完工后交到中心,并当场付款,实行计件工资,约有300人。另一种是在藏绣研发中心制作车间统一集中生产,研发中心有培训室、精品车间、超大幅作品制作车间等,实行日工资制度,约有70余人。随着藏绣技能技艺培训规模的增加,贵南藏绣从业人员将会进一步增多。
贵南藏绣主要作品有《百獒图》(超大幅作品,宽1.2m,长36m)、《白度母》(藏绣唐卡,被省博物馆收藏)、《和谐四瑞图》、《吉祥八宝图》等。
即墨老酒的传统工艺自盘古开天地,炎黄子孙刀耕火种,辛勤劳作,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温使分浆,甘美醇香,醪酒名扬。历经沧桑,大公精酿,唐朝骷髅,宋代干榨,传至今日,即墨老酒,千古名酿。欲解其秘,请看其祥。历史篇—从“酉..
2025-07-23在卓尼县洮河沿岸的半农半牧区及农区的藏族青年男女婚姻,虽有自由结合的习惯,但仍然施行着"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古制。某家的女子被男家父母看中,愿为儿子娶来作妻时,便请一个女媒人,向女家父母去探询,女家若同意,便再请正式男媒拿着..
2025-07-1710月11日农历八月廿三,是我市(莆田)民间信奉的田公元帅忌日。这一天,各地的信众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来纪念“戏神”雷海青。 笔者慕名来到涵江区江口镇石狮村,在供奉田公元帅的凤来宫,只见站立着的田公元帅,红脸红袍,头顶打两条辫子,..
2025-07-14节日时段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七举行盛行地区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节日来源俄喜节是四川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人民的古老节日。关于俄喜节的由来,当地民间传说颇多,其中有这样一种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从西藏、云南等地先后迁来阿哲、让甲..
2025-07-14山东省东阿县姜楼镇邓庙村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当地有座武当庙,是一座小庙,如果不注意真会将其当成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庭院给错过了。当年邓庙村有以围绕武当庙的祭祀“社会”。古时为了便于祭祀,产生了以祭祀为中心的组织形式——社。..
2025-07-08藏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全国境内藏族总人口目前约超过480万,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约占一半),其余分布于青海省的玉树、海南、黄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
2025-06-25藏族人都爱吹笛子:牧羊人爱吹笛子,流浪的人爱吹笛子,出家的喇嘛也爱吹笛子。为什么人人都爱吹笛子呢?有这么一段故事:很久以前,藏王朗达玛统治西藏的时候,苦差役像石块一样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瘟疫、山洪、风暴,接二连三侵袭着人民。..
2025-06-25故事一 这个故事是后来听说的,虽然我亲历过,可惜我没印象了,是被我妈抱着看热闹的。那是一个年轻农村妇女,结婚没两年,生了个儿子,可惜得了场病,没有躲过去,就撒手而去了,留下的孩子没人照看,就由孩子的姑姑收养了,姑姑家也有自己的..
2025-06-16据说,清朝初年香火鼎盛时期,瞿昙寺是禁唱“花儿”的。有一年,土匪包围了寺院,当地群众被围困寺内,情况越来越危急。有一位老汉就率领大家唱起了“花儿”,歌声像风一样传向四面八方,在黑夜中越传越远。附近的香客、脚户甚至方圆几十里的..
2025-06-03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