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发现了两个七星巨棺,全部被三合土包裹的严严实实,开棺后发现是一对夫妻墓,两人的棺材底板上都刻有北斗七星图。有专家猜测在这两个巨棺的两人很有可能与道教相关,民间传说北斗七星意指死者升天,象征着人间的七情六欲跟着一起升天。
一、巨棺女主人身份成谜
2008年10月15日,广西上思县思阳镇广元村发现了一座罕见明代中期墓葬,古墓中有一大一小两个用三合土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七星巨棺。经考古专家初步推断,此古墓距今约400多年,巨棺主人应为迁居到上思的贵族。专家表示,广西出土巨棺较为罕见,而像这样用三合土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巨棺更是首次发现。
由于巨棺盖板与棺体并没有黏合,现场技术人员轻轻用力就将内棺盖板掀开。记者在现场看到,棺内只有一堆较为凌乱的黑色骨骸,主人的身体软组织已不复存在,但头盖骨上的白发与眉毛仍清晰可辨,头发用发簪盘在后脑勺,面上还蒙着一层网状麻布。
专家从颅骨、盆骨以及服饰等判断,墓葬主人为一名年纪较大的女性。棺内一件相对保存完好且带有金黄色花纹的服饰却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件服饰质地为丝绸,尽管同样沾满了黑色的草灰泥,粗看如一堆泥,但仔细查看,服饰上的金黄色花纹仍然鲜艳。
当内棺底板与骨骸被抬出放置到工作台后,让专家惊讶的是,在棺底板上居然有一个北斗七星的图案。底板上有7个直径约2厘米的小孔,按照北斗七星的勺子状排列,小孔之间还有线条相连。在对内棺进行清理时,专家发现了散落在棺内的三枚古铜钱和一把竹骨纸面折扇,墓主人可能与道教有关。
二、七星巨棺北斗七星象征
专家对大副七星巨棺的三合土封泥进行切割,在椁盖中心的位置上,有呈发散状的丝网状的白须。按当地民间的说法,这种丝状白须被称为龙须,可能是由真菌引起。民间传说,亲朋好友在送葬时,会感动棺内的死者,死者因受感动而喷出一口唾沫,龙须就是由唾沫在棺盖板上挥发形成。
在灯光下,黑色的内棺发着漆亮的光,而且能清楚地看到有根须状真菌稀疏地盘绕在棺外。七星巨棺的内底部呈现的北斗七星墩的排列形状与上次发掘的小副七星巨棺中出现的北斗七星板排列形状基本一致。女主人使用的铜钱是开元通宝应该有七枚,男主人用的是乾元重宝,而且两种钱币都是唐朝的。
七星巨棺上的北斗七星有两层含义,一是北斗七星能指引死者升天,二是构成北斗七星的7个孔6条支线象征着人世间的七情六欲,人死之后,人的七情六欲也跟着升天。专家开启内棺盖子后,发现一具保存比较完好的尸骸,尸骸外包裹着多层纺织品。由于纺织品是半干的状态,所以还能清楚地看到纺织品原有的鲜艳色泽。
七星巨棺主人是明朝人,为什么要用唐朝的钱币放在七星垫板上,而不用宋朝或明朝的钱币。尽管上思三合土棺椁的墓葬形式奇特,似乎不同寻常人家,但专家并没有在七星巨棺内发现如金、玉等陪葬品。另外,棺椁内也没有发现记录主人身份与生活时期的墓志铭,让专家对墓葬主人的身份年代一时难以下结论。
地处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西南方约18公里处的达腊屯是一个彝族村寨,这里有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魅力四射的服饰和饮食文化。近日,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里,达腊屯榜上有名。据资料记载,达..
2025-04-28禁风节上,瑶族青年唱起瑶歌,传情言志。 在禁风节吹响牛角号的瑶族师公。 2月11日是农历正月二十,在广西临桂县宛田瑶族乡,一万多名瑶族同胞迎来了禁风节。当地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此起彼伏的山歌,伴着阵阵吆喝声在高山峡谷间飘荡。禁风..
2025-04-23“想你是挝啰,爱你是挝啰……”,峨山火一样的花腰彝围着火堆唱起了民歌,跳起了左脚舞。如果你到了这里,你就会知道彝族有多能歌善舞。滇西独有的彝族民居土掌房也错落有致地分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这里居住着美丽热情的花腰妹,上演着古..
2025-04-04山东青岛的崂山风景区管理局30日透露,近日,在崂山仰口游览区发现刻有“北斗七星阵图”的石刻,据专家估测,该石刻或刻于唐宋年间。该“北斗七星阵图”刻于崂山仰口游览区太平宫西侧的“犹龙洞”上方的“混元石”上。据传说记载“全真七子”..
2025-03-29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