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岩画多表现狩猎、游牧、战争、舞蹈等,图形有穹庐、毡帐、车轮、车辆等器物,还有天神、地祗、祖先、日月星辰、原始数码以及手印、足印、动物蹄印等。依题材划分,北方岩画主要分为类人面像岩画、狩猎岩画、生殖岩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类人面像岩画
以其数量的丰富,风格的多样,在世界岩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我们将类人面像岩画分为无轮廓型、半轮廓型、全轮廓型、头饰型四种类型,其中头饰型是指除凿刻眼睛、纹面之外还包括带有头饰的人面像。
例如大量分布在原始艺术品之中的型类人面像,经过我们比较研究得出:它在原始时代首先是历法冬至日的标志,后来衍化为商族祖先崇拜的标志;而内蒙阴山岩画中的类人面像,除了有着祖先崇拜的含义外,人面像面部或额头之上刻划的直道,还有着古代先民“嫠面”习俗。运用民俗学、原始宗教方面的知识,看到隐匿在类人面岩画背后的原始文化的奥秘。
类人面像是岩画中的重头戏,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也是中国国岩画中出现最早的题材。现在还不能对所有类人面像岩画作出较为符合情理的分析。对人面像的研究将是岩画研究的一大课题。
2、狩猎岩画
即被表现的动物,它是被猎杀的对象,又是受敬畏的对象。在中国北方阴山乌拉特中旗发现的“猎鹿”岩画,充分显露出创作者的心理动机。整幅画面突出野鹿的地位,它虽身中数箭,却依然屹立不动,体现出远古先民对野鹿存有的巫术情节。
狩猎岩画是狩猎者的艺术,其目的是为了狩猎的成功和动物的繁殖。新疆新源县岩画中,狩猎者手中的箭,已被意化为长长的一根线,表现出狩猎者对动物的占有欲。这种实例在中国北方岩画中有很多。
“道”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承载了丰富内容的字,是指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而酒道就是以“酒”为媒介的综合文化体系,包括了美酒之源、造酒之技、容酒之器、赋酒之篇、饮酒之道、敬酒之礼、品酒之艺、体验之妙、祭酒之仪九大体系。【中国..
2025-07-22母婴博主米卡斯托弗Myka Stauffer领养中国自闭症男孩Huxley后来源:英国报姐昨天,报妹关注了好几年的一个油管母婴博..
2025-07-12梅纯一(1906.4―1997.11),安徽宿州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宿州师专艺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红叶书画研究社理事长、宿县地区文联名誉主席,以中国画驰名画坛。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美术..
2025-07-12曾先国,1956年出生于山东青州,现任青岛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副主席,青岛市美协副主席。其作品《暮秋山雨》和《江南烟雨》分别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和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并分获佳作奖和优秀奖。作品刊登于..
2025-07-11程大利,1945年生,江苏徐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美展评委,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获奖。2009..
2025-07-11十字山圣地是位于中国陕西省眉县青化镇跑窝村秦岭山麓的著名天主教朝圣地,被称为“东方的加尔瓦略山”。古时因山多豹窝故名“豹窝山”。十字山所在的地方,昔有陕西城固县刘嘉录氏,于1771年毕业于意大利那玻利城圣家学院并晋铎品。回国前谒..
2025-07-09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下关于中国礼仪礼节内容由为您整理提供,欢迎阅读与参考。中国礼仪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碰见..
2025-06-28“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
2025-06-27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板画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
2025-06-22白伯骅,中国画家,1944年出生於北京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白恩佑,擅长书画,为清代咸丰年间翰林。1965年夏,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业学校。1972年师从着名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潜心研究中国人物画直至1986年蒋先生仙逝,深得先生..
2025-06-21吴休,原名吴衍休,1932年生于四川,1949年肄业于四川省艺专,196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调入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为研究生,1964年毕业后留任专业画家,1984年任副院长,1992年退休。历任北京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025-06-21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