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其中最知名的代表作有哪些?

2025-04-05 08:34文史百科

岩画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岩画可分为南方、北方两大系统。遍布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及江苏等地。

中国北方的岩画,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国西部的新疆、宁夏、甘肃和青海地区,作品风格写实,技法主要是磨刻。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西南地区的岩画,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表现内容主要是宗教活动,作品技法以红色涂画为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岩画,主要反映人类与出海活动有关的事件,内容以抽象的图案为主,都采用凿刻的技术。目前大多数发现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岩画,很多是古代少数民族艺术家的创造。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大麦地岩画带遗存的史前岩画。经岩画专家考证,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大麦地岩画带遗存数量惊人的史前岩画,是中国迄今惟一的“岩画主要地区”,其早期岩画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至3万年左右。大麦地坐落于黄河北岸的卫宁北山,在方圆6平方公里的原始环境中遗存岩画个体图像达8532个,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个体图像1422个,超出了国际公认的世界岩画“主要地区”规定标准的140多倍,堪称世界之最。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岩画分布在贺兰山全长250余公里、从北到南的十多个山口中。在贺兰山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门沟、双龙山、黄羊山、苦井沟,发现岩画群20多处,画面总数约在万幅以上。

将军崖岩画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在南北长22.1米、东西宽15米的一块混合花岗岩构成的覆钵状山坡上,分布着三组线条宽而浅,粗率劲直,作风原始,断面呈“V”形,面壁光滑,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的岩画。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时代岩画,是东南沿海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是惟一反映农业部落原始崇拜内容的岩画,距今约4000年。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称之为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

宝镜湾岩画位于高栏岛宝镜湾,于1989年10月被发现,共4处6幅,散布于海湾所在的山腰、山麓200米范围内,其中最大的一幅长5米、高3米。岩画阴刻于大平整的石面上,图案密集而复杂,形状如船、波浪、龙蛇、舞蹈人等,经专家考证,是距今二、三千年前青铜时代的产物,是南越先民生活的写照。

在岩画附近的沙丘和山冈上采集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和石器,证明很早便有人类在此活动。此岩画为广东仅见,与中国北方、西南岩画风格迥异,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研、旅游价值。1989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具茨山岩画具茨山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岳嵩山东南麓,地跨新郑、新密、禹州等市,主峰风后岭海拔1160米左右,距新郑市西南15公里。具茨山岩画就分布在400~600平方公里的具茨山上,记载着史前人类的历史。

云南岩画有,怒江流域岩画、澜沧江流域岩画、南盘江(珠江)流域岩画、红河流域岩画、金沙江流域岩画等。

  • 母婴博主米卡·斯托弗Myka Stauffer领养中国自闭症男孩Huxley后

    母婴博主米卡斯托弗Myka Stauffer领养中国自闭症男孩Huxley后来源:英国报姐昨天,报妹关注了好几年的一个油管母婴博..

    2025-07-12
  • 中国画家:梅纯一

    梅纯一(1906.4―1997.11),安徽宿州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宿州师专艺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红叶书画研究社理事长、宿县地区文联名誉主席,以中国画驰名画坛。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美术..

    2025-07-12
  • 中国画家:曾先国

    曾先国,1956年出生于山东青州,现任青岛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协副主席,青岛市美协副主席。其作品《暮秋山雨》和《江南烟雨》分别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和全国首届山水画展,并分获佳作奖和优秀奖。作品刊登于..

    2025-07-11
  • 中国画家:程大利

    程大利,1945年生,江苏徐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全国美展评委,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参加历届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获奖。2009..

    2025-07-11
  • 元四家是哪四家?元四家的代表作是什么?

    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明代董其昌《容台别集・画旨》中,指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四人。清代王原祁评黄公望的画风:“以平淡天真为主,有时傅彩灿烂,高华流丽,俨如松雪,所以达浑厚之意、华滋之气。段落高逸,模写潇洒,自有..

    2025-07-11
  • 中国乡村天主教

    十字山圣地是位于中国陕西省眉县青化镇跑窝村秦岭山麓的著名天主教朝圣地,被称为“东方的加尔瓦略山”。古时因山多豹窝故名“豹窝山”。十字山所在的地方,昔有陕西城固县刘嘉录氏,于1771年毕业于意大利那玻利城圣家学院并晋铎品。回国前谒..

    2025-07-09
  • 中国苗疆八大蛊术有哪些 苗疆真的有人会蛊术吗

    中国苗疆八大蛊术有哪些 苗疆真的有人会蛊术吗中国苗疆八大蛊术有哪些 苗疆真的有人会蛊术吗 蛊术是中国古代遗传下来..

    2025-07-09
  • 中国百年老字号,盘点五个历史悠久盛名的老字号

    大家在买东西的时候,对于一些著名商标品牌十分钟爱,比如买牛奶就会选择蒙牛、光明等一些知名品牌;平常喝的饮料比如..

    2025-07-05
  • 在司马炎的太康盛世背后,西晋隐藏着哪两大社会顽疾?

    西晋早期经济快速发展,司马炎的年号是太康,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太康盛世。但是盛世背后,却隐藏着两大社会顽疾,加剧..

    2025-07-04
  • 中国八三年蛇灾真的有吗 历史上发生的蛇灾有哪些

    中国八三年蛇灾:历史上发生的蛇灾,近年来的蛇灾事件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蛇灾有哪些,盘点近年来的中国闹蛇灾事件。一想..

    2025-07-01
  • 揭秘中国通灵部队真的存在吗,研究超自然现象的749局507所

    超能力在许多人眼中只存在于电影之中,现实中是不存在这种拥有超能力。但揭开迷雾背后的真相往往令你不可置信,不仅仅..

    2025-06-29
  • 中国礼仪礼节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以下关于中国礼仪礼节内容由为您整理提供,欢迎阅读与参考。中国礼仪礼节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碰见..

    2025-06-28
  • 中国拜年礼仪

    “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

    2025-06-27
  • 中国最恐怖的鬼屋,上海黑匣子鬼屋/太恐怖导致关闭

    鬼屋是人们追求刺激的地方,要说世界上最恐怖的鬼屋,大家肯定会认为在美国。其实我们中国也有挺多恐怖的鬼屋,上海黑..

    2025-06-25
  • 中国艺术家:赖少其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笔名少麟,斋号,木石斋。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板画的主要创始人。解放后,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

    2025-06-22
  • 中国画家:白伯骅

    白伯骅,中国画家,1944年出生於北京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白恩佑,擅长书画,为清代咸丰年间翰林。1965年夏,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专业学校。1972年师从着名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潜心研究中国人物画直至1986年蒋先生仙逝,深得先生..

    2025-06-21
  • 中国著名书画家:吴休

    吴休,原名吴衍休,1932年生于四川,1949年肄业于四川省艺专,196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调入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为研究生,1964年毕业后留任专业画家,1984年任副院长,1992年退休。历任北京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025-06-21
  • 中国的三条龙脉是什么,分别为北龙南龙中龙

    何为龙脉,可能大家知道不是那么清楚。它就是一个风水术语,在实际中指的就是山脉,一般龙脉就是有生气贯通、有始有终..

    2025-06-21
  • 中国有吸血蝙蝠吗,没有/主要生活在北美地区

    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以吸血为生的恐怖动物,例如吸血蝙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常常在晚上出来活动,并寻找猎物来吸取新鲜的..

    2025-06-20
  • 中国三大鬼节盘点,清明节中元节中元节

    中国由于历史十分悠久,从古代就流传着许多节日。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每年作为后代子女们都会进行祭奠祖先灵魂,所以..

    2025-06-20

最近更新

月排行榜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