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对大丈夫所做的定义,不为眼前的利益多动,不因为身处困境而改变自己的志向,也不向任何人屈服,”穷且益坚“的决心和毅力,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在介子推的身上,我们无疑看到了这种精神的发扬。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我国的节日,只有两个是由于某个人而设立的。其中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屈原,因为他我们有个端午节。另一个就是这个介子推,这个失传的节日叫”寒食节“,准确的讲是后来演变成了”清明节“。”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对于他的出身我们不甚了解。
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于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狄。介子推就是当时跟随重耳流亡的人员之一,关于他的身份说法很多,根据《史记》晋世家的记载:”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 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是时重耳 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余不名者数十人,至狄。“从中判断,介子推应该是其余不名者数十人中的一个,是重耳的家奴或者家臣的身份。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这19年介之推是尝尽了辛酸,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所幸,最后介之推还是能够帮助公子重耳回到晋国,立为晋君,作为人臣,他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寒食是清明前一天。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介子推***是大家熟悉的典故,因为他的死,才有了寒食节,甚至是清明节的来源。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大臣。介子推曾在文公流亡时,为饥饿中的文公割股献食。但文公归国后封赏群臣,却偏偏忘了这个为自己割肉的介子推。介子推心灰意冷,辞官归隐山林,文公幡然醒悟,于是到山林中求介子推出来受封。但介子推已然被晋文公伤害,不愿接受文公的弥补。文公以烧山逼迫其出山,介子推仍然不出,最终烧死在山中。但是,《史记》里也没有记载文公为了把介子推逼出来,派人放火烧山,结果把他给烧死了。最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晋文公把烧死介子推的这天定为寒食节。
据说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为介子推被火烧死,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严禁烟火。严禁烟火的结果就是只能吃生冷食物。于是名之为寒食节。
1963年11月22日。在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千古奇案,这起案件上牵涉到遇害者美国总统肯尼迪,下牵连到上百名与该案有关..
2025-04-1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