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汉朝的故事。
第一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河西走廊一直都是连通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道。对于汉匈双方来说,谁能掌控这条要道,谁就能控制西域,进而在以后的战争中获取主动。但是自冒顿单于击败大月氏后,匈奴右贤王部便一直盘踞在这里,不仅控制了整个西域,还对大汉都城长安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夺取这条至关重要的河西走廊,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派霍去病接连发动两次河西之战。
在这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分别采用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术、大纵深外线迂回的战术,将盘踞于此的匈奴右贤王部彻底歼灭。随后汉武帝在此地设立了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四郡,并以此为基地逐渐控制了整个西域。
战后,为了表彰霍去病立下的大功,汉武帝除了将他的食邑增加三千九百户之外,还表示要他建造一座豪华的府第。
对此,霍去病当即拒绝,并说出了那句千古佳话——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汉元帝下诏,要求公卿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于是张勃就向他推荐了陈汤。但是由于陈汤违反孝道,没有为父亲奔丧、守孝,所以他一直没能获得官职。
几年后,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陈汤终于被任命为郎官。恰逢此时,早在汉宣帝时期就已归附的郅支单于因为怨恨汉朝偏袒呼韩邪单于,竟然将汉朝使臣谷吉等人杀害。
随后,汉元帝接连三次派出使臣要求郅支单于送还谷吉等人的遗体,而郅支单于不仅屡次拒绝,还派兵围住汉朝使臣并公然羞辱他们。这时,汉元帝想起了那个多次主动请求出使西域的郎官陈汤,于是在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陈汤就和甘延寿一起前往西域。
途中,陈汤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恣意妄为,不仅数次羞辱我朝使臣,还胆敢杀害谷吉等人,如此行径,若不惩处,我大汉天威何在?’对此,甘延寿也表示同意。
到了具体实行时,甘延寿却怂了,他害怕此举会在日后给自己带来祸患。但是没想到陈汤是个敢作敢当的人,他不仅矫诏调集在西域屯守的汉军和属国的军队,还按剑叱责了妄图阻碍他的甘延寿。
在陈汤的率领下,汉军与属***队一举攻破郅支单于的都城,并将其斩杀。战后,陈汤在给汉元帝的奏疏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驾崩。值此大汉国丧之时,小国莎车联合匈奴进攻驻守在西域的汉军。由于没有援兵,数百汉军在戊己校尉耿恭的率领下退守疏勒孤城,随即被尾随而至的匈奴骑兵团团围住。
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耿恭和几百名汉军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坚守孤城长达一年。直到汉章帝继位后,才开始讨论是否要去救回耿恭和数百汉军。最后幸得鲍昱挺身而出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才使得汉章帝下定决心派兵前去。
历经千难万险,只有耿恭和十二名汉军回到了汉朝,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十三将士归玉门’。
基诺族男女皆喜欢戴大耳环,耳环眼较大。他们认为耳环眼的大小,是一个人勤劳与否的象征,所以从小就穿耳环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如果一个人的耳环眼小,则会被人认为是胆小、懒惰。基诺族的耳环一般用刻着花纹的竹木或银器做成,精..
2025-09-12日月花饰是基诺族男子的背部装饰。每个男子在衣背中央均缝缀着一块彩色图案,基诺人称之为“波罗阿波”,意为太阳花或月亮花,即日月花饰。日月花饰呈圆形,直径约为10多厘米,用红、黄、绿、白等彩色丝线绣于18厘米见方的黑布上,再缝于衣背..
2025-09-12明代皇帝中,后世对于明仁宗和明宣宗的评价一直很高。继明成祖朱棣之后,明仁宗与明宣宗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国家出现盛世..
2025-09-06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