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魏忠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代晚期党派林立,沿海城市还有倭寇袭扰,内忧外患,国力大不如前,农民揭竿而起,起义也越来越多。崇祯年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身亡,明朝自此便是灭亡了。虽后来在江南地区建立了南明,但也最终覆灭,被清王朝所取代。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十几岁时便登上皇位,崇祯也是明朝最后一个年号,崇祯皇帝少年时即位,在位期间非常的勤政,有史料记载“上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从无宴乐事”,由此便可看出崇祯帝的勤勉。
明朝时多宦官掌权,当时崇祯帝在位时也不例外,明末时期有名的宦官魏忠贤在崇祯帝登基时便乱政,由于他在明熹宗时备受宠信,导致他专断朝政,建立党派,权利越来越大。朱由检继位以后,要肃清朝政,便把魏忠贤一派打压下去,然而很快明朝便衰败而亡。
不仅如此,就连当时的明熹宗朱由校在将皇位交由其弟弟崇祯皇帝时便也说过魏忠贤的忠诚,可以用此人。魏忠贤在历史上是被当做奸臣,玩弄权势,执掌大权,难道作为权宦的魏忠贤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可以维持一朝的稳定。
魏忠贤在天启年间非常受到明熹宗朱由校的重用,同时也也手揽大权,我们知道明朝有一个制度是由宦官执笔帮皇帝批红,魏忠贤自然是帮朱由校做这些的,渐渐地他得知的政事也就越来越多,他的权利也在蔓延。
然而以士大夫为代表的官僚政治集团与魏忠贤是对立的,他们是历史上所谓的“东林党”,魏忠贤的权力过大就容易得罪官僚士绅阶层。在天启年间,东林党和魏忠贤一派矛盾积压,直至崇祯皇帝登基后,肃清魏忠贤集团,那些士绅官僚便对宦官一派排挤报复。
此时,宦官的作用越发大了起来,与前朝的士大夫阶级的权力发生冲突,朝廷官员大多被排挤,甚至被替换。此现象到天启年间依然没有什么好转,宦官当权的局面愈演愈烈,崇祯皇帝将宦官集团清算后,大明朝又被东林党重新控制起来。
魏忠贤掌权时是将税负放在了江南富绅官僚中的身上,崇祯年间取消了商税,使得官僚阶级的税收负担转嫁到平民百姓身上,这肯定加大了农民的反抗情绪。而且当时魏忠贤对东林党雷厉风行,东林党忌惮魏忠贤,不敢不交付税收,从中克扣。
魏忠贤一派能够牵制东林党的势力,当时魏忠贤只手遮天,他将手伸向了江南富绅家族,并且可以将官僚阶级的财税收缴到朝廷,这便是加深了二者矛盾。东林党掌权没有魏忠贤一派的压制,将手伸向百姓,自然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使得明朝走向覆灭。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