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曹操的故事。
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大多出自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说。所以有人说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在京剧中,曹操也以白脸的扮相来示其阴险狡诈、老谋深算。
按照这个形象,在“衣带诏”事件后,曹操就应该杀掉汉献帝自立了,可是为什么这位乱世的“奸雄”,不但没有借此废帝自立,反而到死都没有称帝呢?
与曹氏、夏侯氏这些曹操的嫡系不同,在荀彧等人的心中,刘家汉室仍然是天下正统。他们为曹操效力,是因为曹操有能力“匡扶汉室”,帮助汉献帝实现“中兴”。在他们的想象中,一心扶汉的曹操在平定天下后,一定要还政于汉朝皇帝。
其次,曹操不当皇帝,是为了给儿子曹丕铺路。曹操作为一代雄主,被评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文治武功自然不在话下,再加上卓越的个人魅力,手下的这帮文臣武将自然是忠心耿耿。
但是,曹操压得住这帮打天下的人中龙凤,不代表曹丕压得住,更何况还有荀彧这样敢于直接跟曹操翻脸的重臣。因此,曹操把称帝的机会留给曹丕,让儿子接替他之后,以皇帝的身份对百官加官进爵,以笼络人心。“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正体现了曹操的这一政治智慧。
而且,皇帝的名头与其说是一种名誉,倒更像是个“活靶子”,最早称帝的袁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曹操绝不会蠢到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号,既在政治上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优势,又在军事上成为其他势力讨伐的目标。
综上,作为一名政治家,曹操不称帝一定有其考量。所谓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不称帝”绝不是意外,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势而为,才是这位政治家的大智慧。
很多人都不了解周朝最后一个天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周王朝虽然号称有八百年的历史,但是实际上从东周时期开始,周天子就已经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了,而且大家的关注点基本上也都不在周天子的身上,或许你知道其他朝代的亡..
2024-07-30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