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七位巾帼英雄,她们有哪些事迹?

2025-05-04 08:35历史解密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大家好,说起古代巾帼英雄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人们的印象里,带兵打仗,多是男人的事,少有听说女子为将,勉强能说出穆桂英、花木兰、樊梨花等人,也多是从小说、评书中得知。其实,古代有领兵作战经历的女子不在少数,很多人的成就也让男子汗颜,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其中的几位。

妇好

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因为妇好墓的出土,被广为人知。妇好既是王后,也是祭司,还曾经带兵打仗,先后与羌方、东夷等作战,降服四方,为这一时期商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妇好在当时很有威望,即使在她去世后,人们还认为她的灵魂能够退敌护国。

梁红玉

梁红玉在《宋史》中称梁氏,其名应是后人所加。她出身武将世家,功夫卓绝,因父亲死于方腊之乱,家族落寞。后结识韩世忠,并与之成亲,之后便随夫抗金。梁红玉因御敌有功,封为安国夫人。天不假年,梁红玉三十三岁时,遭遇伏击,伤重坠马,身死异乡。

冼夫人

冼夫人是百越岭南一带的部族首领,历经南梁、南陈、隋代三朝,被尊为“岭南圣母”。她自幼聪明机敏,能行军打仗,镇抚各部。丈夫是罗州刺史冯融之子冯宝结,她与丈夫共同治理部族。丈夫去世后,她携幼子冯仆主持政务。朝代更迭,时局动荡,岭南各郡共尊冼夫人,号称圣母,保境安民。

荀灌

荀灌是西晋人,擅长骑射,父亲是襄城太守荀崧。在她十三岁时,其父被胡骑困于宛城,形势危急,急需有人突围搬兵,但却没有人愿意冒险。最后,荀灌率领数十名死士趁夜突围,劝说平南将军石览等派兵支援,才解宛城之围。

折氏

北宋杨家,一门忠烈,世人皆知。杨门女将更是被小说、评书演绎得十分精彩,文学作品中,杨业之妻是佘太君,但历史记载,杨业妻子实为折氏,是将门之后。折氏帮助丈夫杨业立下战功,也是为忠义之人。

秦良玉

秦良玉生活于明末,胆识过人,文武双全。二十岁时与四川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结亲,夫妻二人一起练兵,守护一方。后马千乘被诬陷而死,秦良玉代夫处理政事,先后两次抵御清兵,护卫京师,成为唯一一个被正史单独立传的女子。

平阳昭公主

平阳公主是李渊的女儿,李渊起兵反隋之际,平阳公主筹集资产,招募乡勇,建立起一支军队,军队中虽多亡命之徒,但纪律严明,令行禁止,颇有威名,成为李渊手下重要的军事力量。平阳公主去世后,以军礼安葬,谥号为“昭”,她也是唐朝首位死后得谥的公主。

结语

在古代社会,女子为将终非正统。时势造英雄,女子肩负领兵重担,往往是也乱世中的无奈之举。妇好震慑四方,是辅佐商王统治;梁红玉沙场抗金,是随夫出征;冼夫人统领部族,因丈夫早逝;荀灌带兵突围,是救父于危难;折氏辅助杨业,是为丈夫破敌立功;秦良玉两救京师,也因丈夫不在人世;平阳昭公主养兵,是为父亲起兵。无论如何,英雄之名,不容质疑,凡能护国安邦,守护黎民者,都应该被敬仰铭记。

免责声明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jiuchisu@foxmail.com

最近更新

  • 世界十大特种部队排名,中国神秘部队龙炎/成都军区特种部队上榜

    他种部队在一般人心中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些部队的军人各个都十分强悍。他们全部都可以飞檐走壁,就像是古装片里面的大侠一样,杀人于无形之中。他们打破人体极限力量,只是为了更好的保家卫国,接下来就有探灵网..

  • 那时候的他们,都会多种方法一起用,才足以承担重任!

    徐灵胎这篇文章,重点在讲,作为一名中医,应该在明医道的前提下,借助多种方法治病。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分科教育,模仿西医的教育体系,搞针灸的搞针灸,搞中药的搞中药。我是民间中医再到科班,学校的教育固然都有..

  • 古代出家到底是什么样的 出家难道也有要求吗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出家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很多人以为只要自己想,寺院的大门是向外敞开的,认为入空门没什么好的,只要想来就可以。但事实上中国古代,乃至现在,出家都并不容易,有较..

  • 古代粮食不够吃土地又多 古人为何不去积极开荒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人种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话说,当今我国耕地处于紧张状态,原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锐减,同时,经济飞速发函各类基建层出不穷,又会占用大量耕地。以至..

  • 古代和尚平时都是吃素的 他们为何大多数都长得很胖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和尚身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便受到了中国老百姓众星捧月般的待遇。由于古代中国常年发生战乱,民不聊生,百姓们只得从佛教中寻求精神寄托来逃避残酷的..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Copyright © 2025 政卿事迹网 ICP 浙ICP备202301801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