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227年写完了《出师表》之后,又过了7年,经过6次北伐曹魏(其中第四次魏延领军),取得一定战场战绩,但对两国态势改变不大,最终在234年病逝,再之后蜀汉也走向了灭亡。既然诸葛亮的能力那么强,为什么蜀汉还是走向了灭亡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刘备在通过诸葛亮笼络住了荆州系人才的效忠,也通过法正等人安抚了益州系的情绪。但是这也给刘备集团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首先法正虽然是益州系官员,但是法正其实是一个外来者,他本来是关中人士,所以并不能完全代表益州的本土系。而之后的李严却也是荆州人士出身。等于占据刘备集团最大地盘的益州系官员并没有政治上的话语权。虽然刘备娶了吴懿的妹妹为妻,算是对益州系有一个交代,但是益州本土人士还是很缺乏政治话语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彭漾对此大发雷霆,甚至鼓动马超造反。而刘巴也落得一个恃才傲物的恶名。
但是就如小编之前所说,法正虽然出身益州系,但是本身是关中人士,而之后的李严也是荆州人士,都不能代表益州的本土系。而张松又是出卖了益州,孟达和黄权先后因为各自原因,不得已投降曹魏。等于益州系的几个主要人物都趴窝了。而法正身死后,益州系更是连名义上的代表都没有了。当刘备身死的时候,马超作为刘备集团的第四股势力,也是相对较小的势力。此时马超已经病死了,所以仅剩的马岱投靠了诸葛亮。元老系虽然话语权最大,但是自关羽张飞死后,元老系失去了最大的仪仗。
而益州系法正身死,孟达背叛,黄权无奈投降。仅剩一个李严,却也不是益州本地人士。那么造成的局面势必就成了诸葛亮为首的荆州系一家独大了。其实在刘备身死的时候也是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他留下赵云和李严抗衡诸葛亮。可是此时的诸葛亮已经早已不是赵云和李严对抗得了的。这也是刘备最后的无奈之举。赵云相对于李严,和诸葛亮共事多年,自然和诸葛亮更加亲厚。而且赵云年事已高,没过多久也病死了。等诸葛亮抓住机会后,立刻打击了李严,彻底摆平了政治对手,此时的蜀汉朝堂自然就成了诸葛亮一家独大了。
而从诸葛亮用人的举动可以看出,明目张胆的任人唯亲。先是力排众议启用自己的心腹马谡,以至于大意失街亭。再是,抛弃前线大将魏延的子午谷战略。姜维本来是魏国人,却因为成了诸葛亮的心腹而扶摇直上,火箭般提拔。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自己的长史杨仪居然想控制军队。按理说,诸葛亮作为军事最高领导人死后,应该由当时最高军事长官魏延借接过军队的指挥权。但是杨仪居然可以调动军队和将领杀了魏延,想想也是恐怖,可见诸葛亮对军队的控制情况。军队居然不听合理合法的最高军事长官,而是听命于相府长史杨仪。
而且在小编看来,蜀国早在刘备时期就埋下了另一个非常非常危险的政治炸弹。刘备从一出道就是高举着复兴汉室的大旗,一心维护汉室江山。但是当曹丕篡位后,刘备却是迫不及待的继位称帝。彻底的寒了天下所有心系汉室的士人之心。把刘备几十年积累的高尚形象撕的粉碎,彻底暴露出刘备的无耻野心。因为汉献帝只是被废为山阳公,甚至比曹丕活的时间都长。你刘备作为一个高举汉室大旗的英雄,此时却迫不及待的黄袍加身,至汉室皇帝于不顾,这是何其的虚伪?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