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刘邦出身贫寒,却凭借着个人魅力,让诸多能人异士为他效力;项羽出身贵族,自幼通读兵书、苦练武艺,力拔盖世可霸王巨鼎、勇猛无双可以一敌百。这两人争雄的故事也让后人大呼过瘾,最终这场纷争以霸王自刎乌江落幕,刘邦笑到了最后,建立大汉王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细算下来,足足有七次之多,如最早双方因为“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而反目,两军驻扎在霸下剑拔弩张,项羽放弃了以40万大军,立即进攻刘邦10万大军的机会;其次在鸿门宴前后,项羽无视掉了范增三次对刘邦下手的暗示,当时都可谓是绝佳的机会,项羽却熟视无睹。最后,樊哙来救刘邦或者他逃跑时,项羽都可以借“僭越”、“刺杀”等借口,直接派重兵将刘邦等人一网打尽,可他依旧无动于衷。
其次,刘邦占据道义,所以项羽找不到杀他的理由。各路诸侯间曾有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而刘邦正是率领破秦入主咸阳之人,按理说他因此封王也合乎情理,但他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将咸阳拱手让给项羽,并对他百般示好。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刘邦如此念及“道义”,项羽自然找不到杀他的理由,若一意孤行,免不了要被其他诸侯指责,所以项羽也迟迟未对刘邦下死手。
最后,刘邦深谙“韬光养晦”之道,他在将咸阳让给项羽之后,后者将混乱的“关中”分封给刘邦,后者也默默接受,没有任何多言。这让项羽觉得刘邦非常听话,自己不用武力都可以将他征服,根本没必要一定将其杀掉。正是由于这三点,项羽放弃了七次能杀刘邦的机会,但命运才是最好的编剧,谁曾想刘邦厚积薄发,直接将项羽逼上了绝路,成为笑到最后之人。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