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在清代历史上算不上是一个有为之君,他的治国理政能力是无法与乾隆相比的。不幸的是,在大清最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人物力挽狂澜的时候,偏偏出了这样一个平庸的守成之君。不过,责任也不能全推给嘉庆,至少在他亲政以后,有下面三个问题是乾隆的历史遗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吏治腐败。乾隆晚年陶醉于盛世景象之中,志满意骄,自以为是,对一些切责实弊,指陈自己过失的意见十分反感。各级官员为了迎合他的虚骄之心,刻意粉饰太平,报喜不报忧。
乾隆为此曾诛戮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其中包括不少皇亲国戚和督抚大员,但除此之外他并没有采取多少彻底的措施。乾隆惩治的贪官都属于为恶极大、罪行无法掩饰者,其他相互包庇、逃脱法网的人占了一大部分。
二是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始于康熙中叶,到了乾隆中期,土地集中的现象已经极为严重。当时的状况是:占有土地的人还不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二,其余的人,不是沦为佃户,就是变成乞丐或流民。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就拿和珅来说,他占有田地8000顷,甚至连他的奴仆刘全占田也达600多顷。
失去土地的贫苦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朝不保夕。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的一个夜晚,北京城就有8000多乞丐冻死在街头,其惨象触目惊心。与此同时,统治阶级的生活与贫苦百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乾隆皇帝喜欢炫耀,他先后六次南巡,再加上连年用兵,耗资无数,劳民伤财。在皇家婚丧寿庆的仪式和众多的园林工程中,乾隆也是大肆铺设陈,尽情挥霍。清初的社会风俗崇尚俭朴,官僚地主们的穿着多用土布、黄麻制成,冬天穿着皮衣的人也不多见。到了乾隆末期,社会风俗变化极大。官僚地主阶层无不沉浸在奢华的氛围中。统治阶级的纸醉金迷和贫苦百姓的备受煎熬,预示着社会的衰败和动荡。
三是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在官僚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下,社会矛盾激化了,下层民众反抗斗争接连不断。乾隆中叶以后,先后爆发了山东王伦起义、甘肃少数民族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湘黔苗民起义等规模较大的武装斗争。下层人民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如澎湃汹涌的波涛,强烈冲击着王朝的统治,使它日益走向衰朽。
此后,嘉庆帝也推出了一些新政,史称“咸与维新”,但整体来看,效果并不好,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加上持续数年的白莲教起义,让本已脆弱的大清元气大伤,尽管最终是扑灭了,但衰败之势已无可挽回。
嘉庆帝本意是想做一个好皇帝,他个人的确实也较为低调俭朴,但面对时局的艰危,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泡影,以致于后人对嘉庆帝的态度平平淡淡。从这一点来看,嘉庆帝无疑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为人处世的三大技巧1.如欲采蜜,勿蹴蜂房;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东西。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会飞会家里。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会反过来攻击我们,或是..
2025-08-12东北方言隶属官话方言的分支,说话腔调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明白,这就为近些年来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特殊性东北方言,是汉语方言。这种方言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它源头的特殊性。第一,..
2025-08-08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总人口29万,其中瑶族占57%以上,在恭城瑶族中,有两个“婆王三姐妹”的传说:一婆王在嘉会乡唐黄村,二婆王在栗木镇欧寨村,三婆王在莲花镇势江村;还说:“唐黄婆婆最正直,势江婆婆最风流,欧寨婆婆爱哭涕。”在观音乡也..
2025-08-06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
2025-07-29居住在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畲族人民在“二月二”歌会和平时空闲的时间里,都喜欢打“尺寸”。“尺寸”的打法是这样的:许多人在空场上围成一个大圆圈,一人站在圈内,手持一根一尺多长叫做“尺”的小木棍,还有一根筷子长短叫做“寸”的小..
2025-07-28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